白族扎染与友禅染结合的艺术语言表达与创新探析

2020-05-29 02:44余宏刚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扎染白族纹样

余宏刚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云南 昆明 650221)

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是喜洲镇周城村白族民众世代传习的一种民间纺染技艺,始于唐宋经丝绸之路所遗留下的文化精髓,经历千百年的锤炼与大理白族传统文化交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种白族文化符号。唐宋时期中日文化交流频繁对日本印染等文化影响颇深,随后扎染、型染、绞染、段染等工艺传入日本丰富了当地的印染工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日本逐渐掌握并丰富了印染艺术语言,在江户时代的京扇子画师宫崎友禅斋创建并延续至今的传统工艺友禅染[1]。大理白族传统扎染承袭了白族民众朴素淡雅、“清白”至家的美学思想,日本友禅染再现了日本传统文化中重视自然,讲究精致、恬静的意境之美。笔者结合多年对大理白族地区扎染技艺的田野调查和对日本友禅染技艺的探讨,从现实需要出发结合两种工艺文化特点尝试解读传统白族扎染与友禅染结合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借此契机探讨白族扎染艺术语言的创新方式,为从事传统印染同行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一、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特点和艺术特征

(一)构图特征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大理白族民众逐渐形成一套符合当地审美情趣的构图方式。以严谨的对称性构图为主要特征,具体是以中心对称四周使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设计手法营造一种主体鲜明的作品。大理白族扎染构图的程式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突出画面主体图案为构图基本特征,图案多以圆形或方形为构图原则;二是以点、线、面构成的具象图案为主,抽象图案较少(如图1 所示)。

图1 传统白族扎染

图2 日本友禅染和服

图3 具体细节图

(二)色彩观

白族是一个崇尚白色即朴素之美的民族,而传统扎染的蓝底白花正是他们为之追求的“清白”治家思想的体现[2]。蓝白相间的艺术效果是白族扎染最大的艺术特色,因白族扎染多采用蓝靛染色,蓝色的扎染占到整个扎染颜色的近70%左右。虽然白族扎染也有其他颜色,同时不仅仅只限于单色染,但整体来讲其单色蓝色染依然是他们最主要的染色方式。单色染主要受扎染工艺所限制,当地人已采用了吊染等工艺手法,但蓝白相间的单色染依然是客户最钟爱的产品之一。

二、日本友禅染工艺特点和艺术特征

(一)构图特征

友禅染构图特征有着严谨工整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具有潇洒、凌乱的诗情画意至美的艺术特色(如图2所示)。构图特征完全依照主体纹样的特点和画面需求而定,既带有工匠的程式化构图特征又带有艺术家随心所欲的创作精神。这种程式化的构图特征不仅受民间艺术所影响同时也受到日本图案设计的体系化和成熟化所影响。具有诗意化的构图方式不仅受艺术家审美思想的影响同时因友禅染工艺中绘画、刺绣、贴金(如图3 所示)等工艺的表达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上讲,友禅染构图突显了日本民族工艺的精细化和诗意化的美学思想。

(二)色彩观

日本传统的色彩观在注重感官直觉的基础上,以审美为主要内涵,以华丽与素雅并立为主要表现特征。这种“华丽”和“素气”并存的用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较朴素的颜色,而在隆重盛大的集会场合,则使用较华丽的色彩[3]。这种观念深深的体现在友禅染工艺中,部分友禅染色彩整体以素雅为主,部分又极为华丽,色彩明度较高,色相对比强烈。

三、大理白族传统扎染与友禅染工艺对比

(一)工艺异同

白族传统扎染主要制作工艺有:设计纹样、制作印花纸、印花、扎花、染色、拆线等。友禅染主要制作工艺有:设计纹样、绘制图案、对图案上色、涂防染浆、上底色(浸染),蒸染固色,清洗,再次对已经固色的图案上色、进行刺绣、贴金等。其中两种工艺最大的差异在于,白族扎染在印制好图案后便进行扎花工艺,友禅染在此基础上进行图案的颜色绘制;此外扎染在后期可能会根据作品的需要加入刺子工艺,以突显图案的装饰意味,而友禅染加入大量的绘制工艺和其他门类的技艺来丰富作品的层次感、视觉冲击力,提高作品整体的艺术韵味。

(二)纹样异同

由于中日文化交流的缘故,日本染织纹样在继承中国传统纹样的基础上逐渐将自己的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一套兼具中国文化特色和日本本土文化特征的纹样体系。纹样是扎染和友禅染作品表达和抒发各自美学思想的载体和表象符号。受白族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扎染纹样可分为动物纹、植物纹、自然风光纹、山水纹、几何纹、文字纹、人像、符号等几大类。日本的染织纹样可分为:植物纹、动物纹、天象纹、地象纹、风景纹、几何图案、文字、人像等几大类。此外日本织染纹样其由来多与中国文化有关,特别是吉祥纹样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如“唐松绞”和“鹿子绞”在唐代传入日本并成为日本最具典型代表性纹样,如今此纹样依然能在大理白族扎染中见到[4]。白族扎染规则的几何纹样以四方连续的网状纹最为常见,这种网纹缬又被称为“叠胜纹”[5]。日本友禅染纹样在表现手法上受绘画风格的影响,在遵循一定规律的情况下按画面需要进行布局。

从两种技艺的纹样种类可看出其基本相同,但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纹样的构图方式、表达手法层面上。如图4 和图6 两幅作品是用白族传统扎染表现荷塘情趣和飞天的作品,受传统扎染技法影响作品呈现以线条为主,主题明快,虚实结合,充满意境之美。图5 和图7 为日本友禅染制作的以花卉和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作品精致细腻、层次分明、色彩丰富、一块带面展现了友禅染表达纹样之美的审美情趣。从纹样构图上看,传统扎染纹样以造型取胜,以主体纹样为构图特征,抒发白族民众热爱生活的意境之美;友禅染纹样以图案为基本构图单位,突显图案之间的层次性和色彩的和谐性见长,以纹样或图案的精细工整性抒发日本民众的工匠精神和工艺文化。

图4 白族传统扎染动植物纹样

图5 日本友禅染花卉纹样

白族扎染纹样在恪守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受日本客户的影响也逐渐将日本文化符号融入到作品中,虽然日本传统染织纹样在母题、形式、内涵和名称诸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极大;这种影响以唐代和宋元为甚,明代以后日本逐渐自成一家[6]。日本是一个热爱和尊重工匠精神的国家,在受中国文化影响和熏陶下逐渐自成一派,现如今虽然依然在友禅染纹样上能看出中国文化的影子但却带有较为浓厚的日本文化在其中。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文化交流的流变性和文化自觉所反映的民族气节性。

四、传统白族扎染与友禅染工艺结合的艺术语言表达

(一)具象与抽象并存的韵味之美

传统扎染与友禅染最大的特点为防染,防染后颜色与布料产生可控制的具象图案之美和不可控制的晕染之美。两种工艺的融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扎与绘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形成有意识创造的具象和光影之美以及无意识创造的叠加晕染之美。

(二)工艺探索

白族传统扎染在工艺上早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制作方式,技术娴熟,艺术语言鲜明;日本友禅染的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二种印染工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白族扎染主要是以扎花最终完成作品图案的表现;友禅染工艺其最大的工艺特征在于,以绘画的方式进行表现作品的画面,以刺绣、贴金等加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语言的表达。两者工艺的融合,使得作品既能保留传统扎染的艺术魅力同时赋予作品画面语言的多样性。关于两者工艺融合的技法,笔者基于近一年半的尝试性创作心得,以8 种方式解读如何对两种工艺进行融合,以提高印染工艺的多元性,同时为传统白族扎染工艺的革新和创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染色工艺

在探讨白族扎染与友禅染工艺融合的过程中,笔者使用了新闻纸、棉布作为防染媒介,因最终的成品在染色过程中是使用的煮染工艺。白族扎染在染色工艺上采用冷染、煮染;友禅染在固色工艺上采用蒸染工艺。

具体染色工艺流程为:去浆;晒布;熨烫棉布;准备颜料、画笔;勾勒线条;上色;晾干画面;熨烫画布;放置新闻纸或棉布于画布上;用棉线进行捆扎;煮染;清洗画布;晾晒;熨烫;后期设计加工等一系列工艺所完成。此工艺最大的特点为先绘后染。先绘后染应注意的问题为:在绘制图案前,一定需要用热水带颜料完全溶解才能开始绘制图案,另外颜料不易太浓,适中便可。在完成图案绘制之后进入后期的染色工艺,常见的问题是绘制好的图案可能在染色之后变模糊不清,未达到保留图案的完整性和清晰程度。本文结合笔者长达300 次以上的染色实验结果分析如何将友禅染工艺融合到白族传统扎染艺术中。

如何提高手绘图案的清晰度和完整性。前提为所使用的颜料和染色染料完全一致(酸性活性纺织染料),确保在染色之前要做到绘制于棉布上的图案完全干透。下面就根据染色实验的结果逐一的分析不同染色工艺的方法和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1)染色方法一

结合友禅染工艺中的手绘方式,根据作品需要在作品局部进行手绘,手法为直接将绘制好图案的棉布从画面左下角进行滚卷,用棉线等距进行捆绑,最终将扎好的布放置于沸腾的染锅中进入煮染,最终的效果如图8 所示。此种工艺染色后,图案保留的清晰度只达到原有图案完整性的百分之40-75 之间,因此未达到设想的效果。此种方式的缺点为画面没加入任何特殊材料进行防染处理,因此直接进行整体煮染使得绘制好的图案遇水便溶解于棉布的接触面处,使得图案拓印到其他地方,失去原有图案的完整性。优点为能无意间产生一种较为朦胧的抽象艺术之美。

(2)染色方法二

将绘制好图案的白棉布,画面朝下,即从画面的背部进行滚卷,如图9 所示,是从画面的右下角进行滚卷,将完全卷紧的棉布用2 毫米左右的绳子进行捆绑,从布的一端到另一端,间距可大可下,间距的大小决定所呈现的艺术效果,线的间距控制在15 毫米时所呈现的效果为图案周边白色块面较大(如图8 所示),线的间距控制在2 毫米至4 毫米时所呈现的效果为图案周边会形成深浅不一的晕色效果,主体图案清晰度稍有降低(如图9 所示)。图8 与图9 最大的区别在于,图8 是从画布正面进行裹卷,图9 是从画布背面进行裹卷,从背面进行裹卷使得画面上的颜料一部分可以吸附到画布的背面,减少多余颜料拓印到画布正面的现象发生。

图8 山茶花

图9 大丽花

图10 山茶花

图11 示意图

(3)染色方法三

将绘制好图案的布,将整块布进行对折,对折不少于5 次以上,完成对折后用线从顶端开始进行绕圈捆绑,线与线的间距根据画面效果而定。在染色过程中可根据最终效果而设定是否对其进行整染还是部分染色。图10 效果分两步骤进行染色完成,第一步为将对折好的布用塑料袋将图案部分进行包裹,然后用线将其扎紧(如图11 所示),将B 段放入清水中进行煮染,大约煮染5 至8 分钟后取出布;第二步为把A段投放到有染料的染锅中进行煮染,时间控制在3 至5 分钟便可。取出已染好的布,对其进行清洗拆线,最终B 段保留了画面原有的图案,A 段部分有晕染的效果。

(4)染色方法四

拓印法——此方法主要用于对称性图案。因在绘制对称性图案时多数设计师往往在不借助拷贝纸的情况下,只有一部分设计师能徒手完成一个完全对称图案的绘制。因棉布具有很好的吸附染料的特性,因此在绘制过程中只需绘制对称图案的一半即可,将布的另一半沿图案边缘对折,将对折后的布进行裹卷,用线绕圈扎紧,进行整体染色,其效果如图12 所示。此种方法的优势与劣势并存,优势为完整拓印了图案的另一半,劣势为拓印图案可能存在没有另一半图案清晰,但呈现虚实并存的艺术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方法只适合棉布不大于80cm,因布料越大在对其进行裹卷的时候出现裹卷不均匀,有个别小褶皱出现,它们的出现会影响图案的完整性。

图12 白族民居装饰图案

图13 麒麟(原图)

图14 麒麟(拓印)

图15 猫咪

(5)染色方法五

拓印法——对于仅仅突显一幅作品主体图案的染色工艺。此种情况主要是基于图案细节较多,防止图案细节在染色工艺中出现过多的重影而影响整体的艺术效果。将一块同等尺寸的白棉布放置于绘制好图案的棉布上,将两块布从边角开始裹卷,然后用线以绕圈的方式将其扎紧进行煮染。此种方式会得到保留事先绘制好的图案的清晰度和完整性,同时还会把图案拓印到另一块白棉布上,缺点为第二块作品图案稍有模糊的现象,展现印染工艺染色环节中所谓“意外”韵味的美感。图13 为原图,图14 为拓印作品。在使用此种工艺的过程中,一定得将两块棉布均匀的裹卷,如裹卷的过程中存在褶皱,最终第二块布上面的图案会存在错位的现象。

(6)染色方法六

此种方式为较为准确的表现事先绘制好的图案的精确性。在事先绘制好图案的棉布上覆盖一张大于画布的新闻纸,然后将两者从一端开始裹卷,然后用线对其绕圈扎紧,投放到染锅中进行煮染,时间为大约8 分钟左右。放置新闻纸的作用为,纸张能够有效的将画面多余的染料吸附于纸上,防止画面重影、交叠(如图15 所示)。此种工艺的特点为,画面既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图案原有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能在画布边缘展现扎染的晕染效果。

(7)染色方法七

以图16 效果为例。图16 作品分为三步染色完成。第一步,先绘制画面中心的图案,将一张新闻纸放置于画布上,将两者紧密的裹卷在一起,用线扎紧,投放到清水中进行煮染,时间为5 至8 分钟,取出后进行拆线,去掉新闻纸,此时画面中心的图案便较好的保留与棉布上。第二步,将棉布展平,先折叠上眼皮,褶子的大小根据画面需求而定,图16 的褶子大小为0.5cm 左右,褶子越小画面效果越好,但考虑到所使用棉布的厚度和宽度,小于0.5cm 的褶子很难褶出,因此将褶子控制在0.5cm 左右便可。褶好后用线将褶起的部分用扎紧,将扎紧的部分放入有染料的染锅中进行煮染,时间控制在3 至5 分钟便可,此种方式类似吊染。第三步,折法与第二步工艺相同,只是需要将褶好的部分用线全部等距缠绕扎紧,然后对此部分进行煮染,时间与第二步相同。染好后将捆绑褶子的线拆掉,只保留上端的一部分,再次投放到染锅中进行煮染,时间约1 分钟便可,此时原来被线扎紧的部分留有大量的白色,对此部分进行再次煮染后,呈现的颜色层次更加丰富。

(8)染色方法八

为满足传统扎染艺术效果中对于精细图案不太好实施的情况而设定的工艺创新。传统扎染作品往往带有很明显的蓝白晕色效果,这也正是扎染的魅力所在,但对于复杂图案来讲,是很难操作。笔者结合此种需求根据实践情况而提出先扎染后绘制再固色的染色方式。根据设计稿先采用传统扎染工艺对其扎花和染色,待作品晾干后根据需求对其进行绘制细节,之后在通过煮染、蒸染或使用固色剂的方式进行固色(如图17 所示)。

图16 眼睛

图17 大鹏鸟

通过以上8 种不同的染色方法,从中发现如果不使用友禅染工艺中的涂抹防染浆,其作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染色,最终作品依然能得到两种工艺染色的艺术效果。以上的染色方法较适用于单色染,多色也可以实施,只是工艺步骤将增多。

白族传统扎染工艺和友禅染工艺的艺术魅力完全依靠其工艺特点所呈现,作品的好坏程度完全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即使偶尔会有意外的发生,最终产生的艺术效果可能更佳。但由于民间艺人长期的操作同一工艺所以其发生意外染色的几率并不大。根据笔者的经验,如不使用任何的防染浆将友禅染工艺运用于白族扎染中,可采取染色工艺方法(一)至(七)。几种染色工艺结合了部分的友禅染以及扎染工艺,作品呈现艺术创作的随意性和突显材料肌理的艺术韵味。所谓作品的“好坏”完全依照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工艺掌握的熟练程度而定。染色方法(八),完全是将友禅染的防染技术运用于扎染制作中,其作品呈现友禅染所带来的图案的精致性和规整性以及扎染本身晕染的艺术特性。在制作的过程中无疑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因此较适合个人创作不太适合各类大型扎染厂或作坊式生产模式。因而,白族传统扎染与友禅染的结合比较可行的方案可采用染色方法(一)至(七),操作工艺难度适中。以上的染色工艺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白族扎染晕染艺术特色的同时也能根据作品需要以及客人喜好而创作精致的图案,打破传统扎染固化的艺术模式,提高扎染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五、结语与展望

大理白族扎染属于民间防染技艺范畴,这种民间工艺带有普遍的程式化和本土文化特色,也正是因此而塑造了民间工艺的乡土气息和艺术美感。大理白族扎染历经千年的洗礼,在民间工艺特有的气质中渗透着浓郁的白族文化,不仅受到当地民众的追捧更是消费者首选的工艺品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各种风波但最终依然能较好的保留它固有的艺术特色,但从市场转型与接轨的层面看它依然需要大胆创新的精神。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应充分借鉴和利用符合国人审美情趣的表现形式去丰富与完善她的艺术语言。友禅染工艺特点类似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此种艺术表现形式比较符号国人的审美观念,友禅染与白族传统扎染的结合只是冰山一角。民族艺术之花应在坚守自己特色的同时兼顾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民族艺术在当地社会环境中发展道路艰辛而又明朗,当地民间艺人担负其重任,专家学者、艺术爱好者应根据其不同民间艺术之特色积极提出更适合其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望此方法能对扎染艺术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创新模式与思路。

说明:

① 图2 和图3 为美籍Tim Hansken 藏品,作者拍摄。

② 图8 至图17 为笔者设计与制作的产品。

猜你喜欢
扎染白族纹样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中国云南大理白族女子头饰文化研究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