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调查性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2020-05-29 11:04汪作琳孟献萍崔清松马梦婕高静全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蠕形毛囊化妆

汪作琳 孟献萍 吴 婷 崔清松 马梦婕 高静全

(1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2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安徽阜阳 236000)

《寄生虫学检验》中的实验室检查是重点,其中涉及到关于寄生虫分类系统、寄生虫样本采集、保存等与临床紧密相关的内容,对后续展开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寄生虫防治等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学习《寄生虫学检验》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寄生虫形态、致病、生活史、诊断方法等。学院教师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结合学生特点,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就面部蠕形螨检验章节设计成调查性实验,学生自己动手采样、镜检,结果统计,报告分析等方面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3个班)、2016级(3个班)、2017级(4个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二年级10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个班级平均35人左右,共389名学生,其中男97名,女292名,年龄范围为19-21岁。

1.2 研究方法

首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面部蠕形螨形态、感染途径、感染情况等资料,在教学平台上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将班级分成6组,每组6人,各小组长总结自己组员的收集信息,采用PPT的形式在理论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自己查询相关信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补充,让学生初步了解蠕形螨的形态、生活史、蠕形螨的分类、与疾病的关系、检查方法、传播方式及防止原则等。然后每人分发1份蠕形螨相关信息的调查问卷和三张载玻片及透明胶带纸若干。课前一晚采样。

1.2.1 调查问卷 针对入选检查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初步统计整理入选学生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问卷主要调查内容为受检学生面部皮肤情况,如皮肤为干性、油性还是中性,是否存在痤疮、丘疹等,是否化妆、护肤、化妆年龄等。

1.2.2 蠕形螨检查方法 对受检学生进行面部蠕形螨样本采集,采集方法如下:①准备2cm×5cm胶带3片,每位受检学生在晚上睡觉前,清洁完面部之后,将准备好的胶带分别贴于额头、面颊、鼻翼处,确保胶带紧贴皮肤;②第2d早晨取下胶带,将其平贴于载玻片上,写下编号;③将载玻片交由寄生虫学检验人员进行镜检,若有蠕形螨则记为阳性,无则记为无,记录后对其中前者展开蠕形螨形态进行鉴定,并记录蠕形螨感染分布情况。

1.3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此类调查性实验的接受情况,通过教学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组间交流汇报打分,掌握学生的实验综合分析评价能力。

1.4 面部蠕形螨感染程度划分

将受检学生采样获取的蠕形螨虫数,依照相关标准进行感染程度评定,评定标准如下:1-3只为轻度;4-7只为中度;>7只为重度[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89名学生均完成了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成功完成了蠕形螨标本采样、显微镜下检验、调查问卷及教学效果评价。

2.1 蠕形螨感染基本情况

参与蠕形螨调查性实验的389名学生中,蠕形螨阳性73人,总感染率为18.77%。其中2015级检验班级共118人,感染人数23人,感染率为19.49%;2016级检验班共123人,感染人数32人,感染率为26.02%;2017级检验班共148人,感染人数18人,感染率为12.16%。

2.2 不同性别学生的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

不同性别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男生总人数97人,感染人数17人,感染率为17.53%(17/97),女生总人数292人,感染人数为56人,感染率19.18%(56/292),x2检验显示男、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蠕形螨感染种类分析

单纯感染毛囊蠕形螨人数为61人,感染率83.56%(61/73);单纯感染皮脂蠕形螨人数为5人,感染率6.85%(5/73),混合感染人数为7人,感染率9.59%(7/73),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高于单纯皮脂蠕形螨和混合感染率。

2.4 不同皮肤类型与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

表1显示,不同皮肤类型中,中性皮肤占比最高,其次是油性皮肤;受检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中,干性、油性以及中性皮肤学生感染率分别为6.84%、27.11%、17.06%。依据不同皮肤类型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可知,油性皮肤学生发生蠕形螨感染比率最高,其与另两种皮肤学生蠕形螨感染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皮肤类型与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

2.5 面部异常疾患与蠕形螨感染情况的分析

面部有粉刺、痤疮、皮炎、毛囊炎等面部异常的学生与面部皮肤正常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经χ2检验,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面部异常与感染情况的分析

2.6 化妆与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比较分析

根据化妆会影响面部代谢物排泄困难,化妆品容易沉积堵塞毛孔等原因,将化妆与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分类比较,结果见表3。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化妆情况与感染情况的分析

2.7 面部蠕形螨感染程度比较

从不同皮肤类型中,选出73名面部感染蠕形螨学生,感染学生中不同程度比例为:轻度感染占比82.56%(60/73),中度13.95%(10/73),重度3.49%(1/73)。

2.8 面部蠕形螨感染不同部位比较

面部蠕形螨感染不同部位情况,详见表4。

表4 感染部位比较

3 调查性实验教学效果的比较

在全部学生完成面部蠕形螨调查性实验后,要求学生对该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成员的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汇报,并要求每组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详见表5。

表5 调查性实验教学效果比较表

4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类型中,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高于单纯皮脂蠕形螨和混合感染率,说明学生多以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为主,此调查结果与大部分报道结果相同[4-5],可能是由于毛囊螨容易爬出毛囊口,但是皮脂螨寄生的部位比较深,不容易爬出皮肤表面,在进行透明胶纸黏贴法取材时,夜间毛囊蠕形螨易于爬出,所以检出率高,也因此它更容易通过接触传播,导致感染发生。

对比干性、油性和中性皮肤可知,油性皮肤感染率最高,此调查结果与大部分调查结果一致[6-7]。这主要与油性皮肤中皮脂腺丰富,具备蠕形螨的生存条件相关。对比化妆情况,从不化妆感染率更低,经常化妆感染率高,可能是由于经常化妆的人群,化妆品堵塞毛孔,油脂分泌不易排出,从而导致蠕形螨感染普遍;该调查显示面部皮肤有疾患者的感染率高于面部皮肤无疾患者,此结果与胡缨等报道一致[4-8],说明蠕形螨感染与皮肤疾患明显相关。就面部蠕形螨感染程度比较,轻度感染率高,说明蠕形螨感染中轻度感染较为普遍,此结果与钟赛凤等调查结果一致[9];就面部蠕形螨感染不同部位比较,单纯鼻部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分析原因是由于鼻部鼻翼油脂分泌旺盛,为蠕形螨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感染率高。而多部位出现感染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一个部位感染后,蠕形螨出现接触性感染,传播到面部的其它部位,引起了多部位感染的发生。研究显示,学生对寄生虫中的蠕形螨虫形态、致病、生存环境等有更为清楚的认知,并进一步对如何检测、诊断蠕形螨虫有更清晰的方法体验。

研究显示,学生动手参与度、学习兴趣、综合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也非常高。在该次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寄生虫的相关检验有实践性操作,可加深学生对寄生虫的认知程度[10]。这说明,调查性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这是因为调查性实验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从调查实验中论证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且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有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蠕形毛囊化妆
蠕形螨睑缘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我国人体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839 例常见外眼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常见毛囊细胞角蛋白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研究
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给语言“化妆”
产后脱发怎么办
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