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河水库大坝变形观测分析研究

2020-05-29 09:02王其超王俊鹏章思亮
科技视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主坝观测点溢洪道

王其超 王俊鹏 章思亮

摘 要

通过对大坝埋置的观测点变形观测数据分析,得出大坝在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变形上的规律及大小,一方面能有效地监控大坝安全,在发生不正常情况时,可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避免因沉降、位移原因造成损失,为大坝管理和监控提供数据支持,保证大坝的安全;另一方面把大坝的变形数据及时反馈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后续其他类似工程的开发积累参考资料,优化工程设计。

关键词

大坝变形观测;垂直位移;水平位移

中图分类号: TV698.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1.064

1 水库大坝概况

白浪河水库位于潍坊市区以南9km,白浪河中游,总库容1.4456亿m3,大(2)型水库。白浪河水库大坝由主坝和东、西副坝组成,其中主坝长550m,为类均质多种土质坝;东副坝长2380m、西副坝长3750m,为均质土坝。

为进行大坝表面变形观测,水库在除险加固时共布设大坝位移观测点61个,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共用一个测点,同一断面观测点编号原则由坝前到坝后依次编号。具体分布为:东副坝D0+200、D0+650、D1+000、D1+400断面,每断面坝后2个、坝前2个。主坝Z0+000、Z0+200、Z0+400断面,每断面坝后3个、坝前2个。西副坝X0+600断面,坝后3个、坝前2个;西副坝X0+800、X1+200、X1+600、X2+000、X2+400断面,每断面坝后2个、坝前2个;西副坝X2+900断面,坝后1个、坝前1个;溢洪道闸Z1、Z2、Z3、Z4共4个,分别位于大闸桥墩上;溢洪道交通桥2个,分别位于东、西桥头;国土局在X1+600和X2+000断面中间西上坝路口坝肩处一个。

2 变形数据采集要求

2.1 精度控制

2015年11月共观测沉陷点61处。起点由BM(高程55.883m,位于水库管理局办公楼前绿化带内)点至坝顶国土局点,往测距离为610m、返测距离720m,往返闭合差为0.6mm。

由国土局点沿大坝坝顶向西X2+000(2#)、X2+400(2#)、X2+900(1#)至X2+900(2#)处共测量24站,里程为1.06km,返测39站里程为1.1km,每段往、返闭合差均小于0.5mm,每段往、返测前后视距差累计1m。

由国土局点向东沿大坝坝顶X1+600(2#)、溢洪道QX、溢洪道Z1、溢洪道Z2、溢洪道Z3、溢洪道Z4、溢洪道QD、X1+200(2#)、X0+800(2#)、X0+600 (2#)、Z0+400(2#)、Z0+200(2#)、Z0+000(2#)、D0+200(2#)、D0+650(2#)、D0+650 (2#)、D1+000(1#)、D1+000(2#)、D1+400(2#)至D1+400(2#)处,往测78站,里程为3.6km,返测82站里程为3.6km,每段往、返闭合差均小于0.5mm,每段往、返测前后视距差累计均不大于1.5m;闭合引点观测完成了BM点至各断面坝肩沉陷点的观测及计算。

2.2 断面观测

以东区、西区闭合观测时对坝肩的沉陷点为临时基准高程,分别对X2+400断面1~4#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26mm;X2+000断面1~4#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41mm;X1+600断面1~4#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41mm;X1+200断面1~4#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22mm;X0+800断面1~4#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21mm;X0+600断面1~5#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25mm;Z0+400断面1~5#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22mm;Z0+200断面1~5#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23mm;Z0+000 断面1~5#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41mm;D0+200断面1~4#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1mm;D0+650断面1~4#点往、返观测闭合差均小于0.41mm;观测闭合差均不大于0.5mm,精度满足规范相对于临近工作基點应不大于±3mm的要求[1]。

3 观测数据成果分析

3.1 垂直位移分析

根据所测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主坝3个断面有15处沉陷点,其中3处沉陷量超过3mm,分别是Z0+000(3#)3.92mm、Z0+000(4#)3.65mm和Z0+000(5#)4.45mm;西副坝7个断面有27处沉陷点,其中1处沉陷量超过3mm,是X1+200(3#)3.65mm;东副坝4个断面有12处沉陷点,其中2处沉陷量超过3mm,分别是D1+000(2#)6.45mm和D1+400(2#)4.21mm;最大沉陷量位于D1+000(2#)与去年比较沉陷量为6.45mm,最小沉陷量位于X0+600(1#) 去年比较沉陷量为0.02mm。

沉陷规律分析:沉陷量超过3mm的6处沉陷点分别位于背水坡坝肩4处,占总数的80%,另外2处位于主坝背水坡面和坡脚,占总数的20%。大坝迎水坡坝脚、背水坡坝脚沉陷量均不超过3mm,一般在2mm左右。说明白浪河水库大坝表面仍处于轻微不稳定状态,存在不规则变形,变形和沉降符合土坝变形沉陷规律。

3.2 水平位移分析

根据所测数据整理分析得出,所有点均有不同程度的位移量,本次最大平面位移点出现在D1+200(3#),平面位移量7.80mm,变化速率为0.021mm/d;最小平面位移点出现在X1 +600(4#)和Z0+000(1#),平面位移量1.40mm,变化速率为0.004mm/d。除溢洪道QX点位破坏,重新布点监测,其余监测点由本次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监测点位移量大小差距较大,本水库大坝表面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不规则变形。

4 结论与建议

大坝变形观测为大坝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该方法操作简单,技术手段先进,成果可靠、资料齐全、精度符合规范、设计要求,成本投入较小。

通过对大坝埋置的观测点变形观测数据分析,得出变形规律及大小,一方面能有效地监控大坝安全,在发生不正常情况时,可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避免因沉降、位移原因造成损失;另一方面把大坝的变形数据及时反馈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后续其他类似工程的开发积累参考资料。

今后应高度重视工程观测工作,切实做好观测点维护工作,尽量减少对观测点不利影响因素,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程(SL551-2012).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主坝观测点溢洪道
高速公路网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观测点布设方法研究
中国水利工程优质( 大禹) 奖获奖工程: 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主坝鸟瞰)
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实测研究
双塔水库主坝原防渗墙缺陷处理研究
双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坝段防渗体设计
高低堰竖井溢洪道的研究与应用
岸坡弯道式溢洪道优化设计应用
高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探讨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非常溢洪道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