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对策研究

2020-05-29 12:31王大业
商业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黑龙江省国有企业

王大业

[摘 要] 黑龙江国企改革取得喜人的成绩,国企改革释放的红利已经成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动力,黑龙江国企国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通过对黑龙江国企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黑龙江国有企业目前存在国有经济发展观念滞后、国有经济市场化较低、历史遗留负担较重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驻省央企合作,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管、提升国有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

[中图分类号] F3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5-0017-02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国有企业牢记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重要讲话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南针,不段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黑龙江省国资系统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喜人成绩,推动黑龙江省国企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一、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历经多年的国企改革,黑龙江省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得到增强,全省国有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证了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健康运行。通过认购可转债、收购股权等方式引入非国有资本,同时鼓励国有资本通过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融入非国有资本,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变国资监管部门职能,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进行过渡,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进行转变,重点对黑龙江省国有资本运行情况进行监管,这种职能上的转变对全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国企国资改革进行了铺垫。成立黑龙江省国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省属国企和市地国企进行统一部署,有针对性解决每户国企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跟踪督促改革进程。省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协调外部管理机构和内部管理机构之间的问题,平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让黑龙江省国企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在核心技术和现代服务化上进一步开放,扩大多边合作模式,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提高产品服务化质量,积极采纳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借助外力推动黑龙江省国企改革步伐。黑龙江省逐渐摆脱对传统行业(煤炭、石油)的依赖,把风力发电、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改革的方向,打造一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优势、符合黑龙江省情的国企改革之路。

二、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国有企業改革涉及领域广、牵动面大、关注度高,有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差异,也有驻省央企、省属企业、市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包括对现阶段改革存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差别,存在一个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我省国有企业一些原有痼疾还没有消除,譬如铁交椅、主业不突出、管理效率低、管理层次混乱依然存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国有资本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又是我省新一轮国企改革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国有经济发展观念滞后

黑龙江省国有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固有改革思路认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就是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单纯把产品改造看作是改革的重点,导致全省国有经济调整陷入被动局面、改革进程迟缓、关键环节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往的改革都是政府主导行为,企业把政府的主导行为看作是“免费午餐”,但这种被动的改革模式跟不上市场化的步伐。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硬件问题,而是缺乏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如何在改革中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思想影响,提高竞争意识,树立适合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思想理念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国有经济市场化较低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的产品基本实现市场化,能融入到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机制中,然而生产要素市场化水平低,企业管理制度、核心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水平偏低,生产要素资源未能实现有效流动,直接导致全省国有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全省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部分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企业的内生动力没能得到有效激发。

(三)历史遗留负担较重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尤其是“老字号”国企承担着诸多社会责任,企业历史遗留负担较重,改革难度加大。一些企业离退休人员较多,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一定压力,无法抽出更多精力面对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利润率排在全国中下游。国有经济“存量”资产总体结构不合理,一些企业目前还存在生产设备相对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管理效率不高等结构型问题,企业无法以更高的视角来完成目前的国企国资改革任务。

(四)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结构单一,科研能力相对落后的“通病”,缺乏高端科研和管理人才。一些国企的核心产品是模仿或照搬国内外其他同行业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对外依赖性较高。一些国企对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开发投入不够,没能形成整套科研体系。缺少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度沟通,应该利用多种途径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端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充足的动力引擎。

三、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对策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注重改革实效

继续推行员工持股,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可复制经验上有序推进,优先支持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实现员工利益、企业利益、国家利益三者“激励相容”,确保员工尤其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较大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完善非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和渠道,保障各类资本可以自由进入、无障碍退出,使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在平等竞争中获取合理收益。我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等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前提下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方式与非国有经济联营、协作、一体化运营,扩大我省国有资本延伸范围,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限制采用收购非国有企业资产的方式,尽量采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的方式控制我省国有资产流失。

(二)深化驻省央企合作

省属国企和市地国企要立足自身优势领域,在转方式、调结构、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积极与驻省央企业对接洽谈,争取生成更多意向性合作,把战略合作框架逐步转换为具体项目的合作。对于驻省央企在改革发展中遇到难题,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解决,我省地方國企通过专业化整合方式进行“央企化”,借助驻省央企在技术研发、国有资本运作、资源配置、资金等方面优势,全面升级“老字号”、系统开发“原字号”、大力培育“新字号”。不过度依赖驻省央企,改变以往与央企合作就是“输血保命”的盲目做法,积极寻找双方深度融合的最佳切入点。地方政府应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平衡政府、环保、经济效益、企业诉求等多方利益,积极寻求与所在地央企的深度合作,通过大项目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管资本为主,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管

加快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未来的工作重点要加强对出资关系的监管。提高我省国资监管部门监管能效,优化监管方式,强化责任监督。我省国有企业改革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国资监管部门对改革现存的问题决不手软,抓增量布局,引导我省国有资本服务龙江发展战略;抓存量重组,推动存量资本有序进出;抓资产盘活,加快对无效资产处置。

对于我省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要进行动态监督,强化出资人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巡查巡视监督的立体式监督机制。我省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及时发现、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企业改革重点环节进行防范,对于生产安全、环境污染、违规违纪经营等改革风险进行科学预判。健全全省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行为的惩处力度,保障我省国有资产的安全。对于已经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失问题应当认真分析,分清责任,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四)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从体制机制入手,形成创新动力、完善创新模式、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完善激发我省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的制度框架,彻底解决企业长期存在的“有潜力、缺动力”和企业家短期化问题。在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中,要实现创新人员与创新绩效挂钩,加大向企业创新人员的倾斜力度。支持我省国有企业采取包括收购重组、委托开发、购买专利、购买技术许可等开展技术创新战略。将改革和创新融合在一起,改变以往旧的发展理念,突破束缚企业发展的的守旧做法,创新发展是破解黑龙江国企结构单一的根本举措。

(五)实施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是黑龙江省国企改革的长期趋势,不同企业经历的改革阶段不同,一个企业是否需要国际化、如何国际化没有一套标准答案。要在政策层面建立实用高效的协调机制,为黑龙江省国企走出去提供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支持,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沟通和协调,助推国际项目的合作。大力提供法律服务和信息化服务,在货物通关、工作人员出入境、货币结算、税务等方面建立与周边国家的多边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化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精准实施对外投资。企业要积极培养储备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适应在国际环境下的挑战。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壮大就必须走出去,树立良性竞争意识,有条件、符合标准的企业,要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到国际化水平,让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围绕解决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党建弱化、淡化问题进行部署和整改,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不断加强对领导班子建设和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监督、考核,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要把“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普及化,加强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建设。积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定期组织全省国资系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深刻反思相关违法、违纪事件,对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决不姑息。以党的建设引领黑龙江省国企改革,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逐步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把监督和考核作为全省国企党建引领国企改革的重要武器,对普通党员干部提出普遍性要求,对高级别的党员干部要提出更严格的监督标准,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工作氛围。把企业的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核心,把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发挥到最大,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斌,江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3).

[2]张占斌.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7(4).

[3]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魏杰.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J].经济学家,2014(2).

[5]魏杰.正确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J].经济纵横,2014(6.

[6]于文超,何勤英.投资者保护、政治联系与资本配置效率[J].金融研究,2013(5).

[7]华生.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8]张宇,张晨.“国有企业垄断论”的谬误[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

[9]张宇.当前关于国有经济的若干争议性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0.

[10]陈小洪主编.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混合所有制黑龙江省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