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如何备好政治课

2020-05-29 10:08刘芳
读天下 2020年8期

摘 要:所谓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内容设计的过程。备教材,首先要收集有关资料,确定如何处理材,采用何种教法;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现状、爱好、兴趣、知识水平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教什么、如何教,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备设计,要精心设计教案。

关键词:备教材;备学生;备设计

众所周知,教师上课前有个准备过程,此过程即为备课。它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等的综合反应。作为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都或高或低的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师教好课的可能条件,如果仅靠这些,不去认真备课,就不能形成实际教学能力,也不可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谓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设计的过程。备教材,首先要收集有关资料,确定如何处理教材,采用何种教法: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现状、爱好、兴趣、知识水平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教什么、如何教。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备设计,要精心设计教案。下面我具体谈谈我的备课观点。

一、 备教材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找出其重点、难点。只有吃透它、把握它、才能驾驭它、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要研究教材就要善于归纳知识点。知识点就是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理论、公式等,要寻找每课、每节、每框的知识点以及他们的联系。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找出其重点。教材中的重点就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难点即较难理解掌握的内容,它会因教学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

其次,要认真搜集大量有关材料。有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图片式的、正面的、反面的搜集材料要经常留心,随时注意积累。如“神州与天宫交会对接”,这是有关探索宇宙发展航天事业的资料;2012年11月8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这是关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民生大事的资料,可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知识的教学。平时有积累,用时就会信手拈来。

再次,要备社会“热点”问题。所谓“热点”就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或困惑。每一时期会有不同的热点话题,所以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有关热点问题,特别是学生关注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热点话题。比如持续到2019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为庆祝建国70周年而舉行的国庆大阅兵,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提高觉悟,有利于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有利于了解社会。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 备学生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要求、现状。我校处于国家级贫困县和民族县——屏山县,大多数高中生基础比较薄弱,对学习有惰性,热情也不高。备课时就要把这些问题都备进去,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问题的方法,是在课堂上请学生提问题,也可在课后问学生一些问题,这是了解学生的有利时机。教师的一个教案有时要上几个班,把每班问题综合到一起就可找到一些普遍性,典型意义的问题。研究学生还要从思想上、世界观上发现问题。如有些学生相信算命,有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结合学生实际讲课时针对命运展开大讨论,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一系列的辩论,学生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充分认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任何封建迷信都是骗人的把戏。这样通过他们的学习讨论,就能收集寻找到学生现实存在的问题。把这些内容都备入课中使课堂生动、形象、有活力。

三、 备设计

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后,要精设计教案,这是再升华的过程。设计好生动艺术的教案,用课件方式逐一展示,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使之在欣赏中愉快地度过每一节课,起到妙不可言的效果。设计教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运用目标。目标明确后,要编排好要点先后次序,再进一步确定教法。设计好教法是教师很重要的任务。一个教师,教学艺术高低很重要的就是看其教法运用是否恰到好处。教法有多种多样,即教无定法,要因材施教,因教学对象而异。教学中如果能配上多媒体,使收集到的资料、图片、教学目的、教材研究结果等合理安排,制成课件,能达到图文并茂,视觉、触觉、听觉三方面吸引学生,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讲解2020年1月3日凌晨伊朗名将苏莱曼尼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遇袭身亡事件时,我就下载了图片和视频,以及其他的相关的一些报道。后来在课堂上,本人认真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效果良好。

备课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要求的提高,这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更加艰难,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一种绝佳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是经过艰苦的教学再创造,再选择,再实践,然后才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教学艺术效果,使每一位学生受益匪浅。

作者简介:

刘芳,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屏山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