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校总关情 家校合育促成长

2020-05-29 12:30倪文霞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5期
关键词:校门口南京市家校

朱永新先生曾写过《阅读和家庭是教育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基石》的文章,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他认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实际上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初的教育是在家庭里进行的,那时没有学校。所以,家庭自古以来就是教育最重要的载体、最重要的力量。”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教育依托。

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成立至今已过了6个春秋,回顾这6年的时间,无论是学校行政班子,还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努力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去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校内外的“两面性”,虽然学校也成立了班级、年级 、校级家委会,但如何让家长朋友真正地理解教育、正确地参与学生的教育中去,是我们一直在摸索和尝试的工作。让家长“走进校园”是浦口外校建校时对家长的承诺,让他们见证孩子的成长,经历孩子们一天的学习过程。

一、校门之外,“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而这里所说的“移步换景”却并非游记,是从家长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校门:南京市浦口外校的校门口便是丽岛路,是一条双向一车道,同时包括慢车道的不宽的马路,在每天上午7:10、下午3:30—6:00,都会出现时段性道路拥堵现象,原因是非机动车在马路上随意停车,机动车直接停在马路中央且所有乘车而来的学生家长都要下车为孩子开车门、递书包、送到校门口,这样一系列动作完成后,无论是机动车或是非机动车,都被前后的车子固定在原地,无法移动;甚至有的机动车还会在校门口调头,使原本不太宽的马路变得更为拥堵。

南京市中小学护学岗工作被列为南京市2018年的一项民生工程,其实3年前浦口外校小学部就开始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上学、放学护导工作。护学岗就是安全岗。护学岗是对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守护、是对未来“花朵”生命的保护、是对校园周边秩序的维护。因此,我们的家长爱心护学岗工作本着三个原则来进行:

1.班级轮值原则。以班级为单位,按周分南北门轮流执勤(即每班一周)。

2.分校门执勤原则。每天早晨执勤班级安排3名家长在北门,下午4名家长分别在南、北门进行护学任务,在进出学校的门口进行交通劝导及爱心护学工作。

3.家长自主参与原则。家长们自愿参加护学岗爱心服务活动,为所有在校学生保驾护航。

为了使家长爱心护学岗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经由我校校级家委会成员研究,一致确立了以下5条家长志愿者的护学工作方式:(1)劝导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后即停即走;(2)引导孩子依次进入校园;(3)劝导家长不在校门口停放车辆,在路边有序停放电动车、摩托车等;(4)劝导开车的家长不在校门口的路上掉头;(5)维持校门口交通秩序。

从学生的安全角度考虑,很多家长都会利用各自的空余时间,参与到学校的爱心护学岗中来,不论严寒酷暑,甚至大雨中都能看到家长们忙碌的身影,当校门口因下雨而形成积水时,家长志愿者们会主动引导步行到校的孩子走过积水路面;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家长志愿者们会踩水把孩子抱到无积水的路面上……

家长爱心护学岗的实施,应该说为学生的学校生活筑起了一道最前沿的安全堡垒。很多新生家长都自觉加入,开学第一天校门口秩序井然,这里有所有家长的付出,以及对这类活动的支持。

二、校门之内,这里“风景”独好

每学年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都会邀请一年级的家长或部分其他年级的家长来参加。例如,小学部的一年级入队仪式、三年级的10岁成长仪式、六年级的毕业典礼,这类见证孩子成长的纪念性活动,学校会安排家长一起进入校园,见证孩子的成长历程。每当活动开始时,家长们不由地感叹“这样真好”。

让家长一起参与学校活动,一起为孩子的快乐成长出谋划策,与我国的国情相符,与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相一致。魏书生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

活动“走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目标。如何让学校德育活动的目的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不浮于表面、绕开形式主义?这就需要学校敞开校门,将家长请进校园,使学校与家庭两者相互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从另一个侧面诠释我校“做积极的生活者”的校训。

近几年,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通过建立家长爱心护学岗和家长进校园参与学生活动积累了一些家长合作的典型工作模式,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需要反思,回归到家校合作的本源,站在家长合作教育目的的原点,反观这一块块前行中的基石,其中仍有一些需要我们在家校合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正的。

1.家长合作的思想要统一,目标要一致

每个人都有回避困难的想法与念头,孩子这样,家长如斯。我们要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6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家长在活动中体会和感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需要利用更多的途径让家长们理解和明白家庭教育的功效远比学校教育来得强。我们要做的是呼吁家长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2.家校合作,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三级家委会:班级家委會、年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每一级家委会的工作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但不论是哪一级家委会都需要加深对家委会的认识和对学校常规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在家长爱心护学岗中出现的“不一样”的声音、面对活动过程中家长的指指点点,作为学校首先需要的是反思与总结,同时让家长们逐步理解学校活动的程序和方式。我们只有高度重视、相互配合,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继续前行。

3.家校沟通合作是一项永恒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利于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复杂的任务,最完美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而家校有效沟通正是促进家校合作的前提。因此,在遇到家校矛盾时,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让家长理解学校的教育策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重视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时,创设和睦的家校合作气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倪文霞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德育处主任。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南京市浦口区德育优秀青年教师,江北新区首届优秀德育管理者。

猜你喜欢
校门口南京市家校
我爱青松的校门口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刘辉
挖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三道考题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舌尖上的校门口
南京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