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幼儿表达能力培养的支持性策略

2020-05-29 08:41闫璐
读天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表达能力幼儿

摘 要: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本文从创设交流情境、提供“词汇”“句式”支架、使用“图示”法等,对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儿表达能力培养的支持性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科学活动;幼儿;表达能力;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科学活动中幼儿要能用恰当的方法表达、交流科学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幼儿参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增强孩子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多种方法分享、交流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本文结合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具体情况,总结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一、 科学活动开展前创设表达交流情境

在科学活动里有些环节为幼儿进行表达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应该在科学活动开展之前,根据科学活动的内容与特点,预设表达交流的情境。

如科学活动探究活动猜想环节,教师可以使用提问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独立思考,促使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出种种猜想,并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做法、想法。在猜想活动中,孩子们自由交流,不但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还有利于他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水平,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如在以“磁铁”为主题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在预设中围绕“磁铁能吸哪些物品”,鼓励幼儿猜想。在猜想活动中,孩子们有的说:“磁铁能吸铁钉。”“磁铁能吸小铁勺。”“磁铁能吸回形针。”“磁铁能吸塑料块。”“磁鐵不能吸塑料块。”

又如在科学活动操作环节,教师要鼓励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使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与小伙伴进行交流,从而预设“展示探索过程与结果”的操作情境。“颜色变变变”的科学探索操作环节,孩子们一边把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一边要与小伙伴展示探索过程与结果,如:“我把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变成了绿色。哈哈,我猜对了!”“我把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变成了橙色。哦,这跟我想的不一样啊!”“我把红色和蓝色混在一起,变成了紫色。这个我没有想到。”操作时,小伙伴间“你展示给我看,我展示给你看”,这是幼儿自由交流的重要情境,促进了他们合作探究性学习。

当然,教师还可以预设“分享交流”活动,鼓励孩子们把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分享给小伙伴,把自己成功的喜悦之情分享给小伙伴,把自己新的想法分享给小伙伴,从而使“分享交流”活动成为培养孩子们表达能力的重要平台。

二、 科学活动中提供“词汇”“句式”

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幼儿说明性讲述的能力,即鼓励幼儿使用规范准确、简洁明了的独白语言,说明与解释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或者操作过程。为了使幼儿的说明性讲述更加准确流畅,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词汇”“句式”等讲述支架。

如在对科学现象进行充分感知后,幼儿将掌握更多的与科学探索内容相关的词汇,从而为他们进行语言表达提供词汇支持。如在探索“磁铁能够隔着一定厚度的物体吸铁的特性”时,孩子们感受到了磁铁的“穿透力”“磁性”,从而使孩子们在讲述磁铁的特性时,就能使用相关的词语进行准确的表达。

而在小伙伴间相互表达与展示自己的猜想与操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供句式支架指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猜想,如“我认为……”“我猜想的结果是……”“我觉得……”如在“有趣的磁铁”科学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自己的猜想时这样说:“我觉得磁铁能吸回形针,它不能吸塑料块。”对自己的操作步骤的表达,教师可以提供“先……又……接着……”“先……再……然后……最后……”等句式,如在“颜色变变变”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有的孩子这样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我先把红色倒进实验杯里,再把蓝色倒进实验杯里,然后再用小棍搅一搅,让红色和蓝色充分混合,最后变成了紫色。”

在教师提供的词汇、句式支撑下,孩子们的表达更加准确、有序、连贯,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说明性讲述能力。

三、 科学活动中运用“图示”表达方法

幼儿时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即他们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理解周围的世界。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广泛使用图示法,把科学探索过程、实验结果用图示的方法帮助幼儿表达,激活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梳理”操作步骤,为有序的语言表达提供支架。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们绘制图示,帮助他们理解图示,并鼓励他们在回忆、展示操作过程时、在记录观察结果时都要主动使用图示法。

在应用图示法时,教师要帮助孩子们学会正确地使用图示进行表征。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邀请孩子们一起设计图像、符号,一方面可以为孩子们顺利使用这些图示做好前期经验准备,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他们设计图示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使用图示法的习惯。如在“吹泡泡”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分别提供了洗衣粉、白糖等操作材料,为了使孩子们区分洗衣粉、白糖等材料,教师和孩子们商量使用形象化的符号来代表它们。有的孩子说“在洗衣粉的瓶子上贴上用洗衣粉洗衣服的图片”“在白糖的瓶子上贴上糖果的图片”。孩子们认为一看图片他们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在记录表上,用‘√表示能吹出泡泡,用‘×表示不能吹出泡泡。”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图像、符号的设计,不但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图示法。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操作步骤图示,为孩子们有序操作以及有目的地观察提供支架,培养他们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使用图示法的良好习惯。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使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有利于他们在参与科学活动时保持流畅的思路、清晰的思维。在科学探究中,为了帮助幼儿使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与结果,幼儿教师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支持性的策略,推动他们表达与交流,进而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对此本文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为教育同仁带来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郭瑜.提高幼儿说明性讲述能力的有效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8(6):17-19.

[2]孟庆龙.在科学探究中提高幼儿自主表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50-151.

[3]王冬苓.如何让幼儿变得“能言善辩”:浅析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J].学周刊,2018(20):181-182.

作者简介:

闫璐,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金湖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表达能力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