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的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初探

2020-05-29 16:08宋睿
读天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物联网高职

摘 要:高职物联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一直是物联网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物联网本身知识体系结构已经很复杂,要想学精通很难,创新却需要在精通的基础上去再创造,或许有些常识本身有待考证,在做了众多调研之后,本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针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物联网

当前,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等重大战略,提出了高校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物联网是国家新兴战略新产业之一,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分析与设计和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管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物联网工程专业已经成为“新工科”工程建设的一面旗帜。因此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应该加大力度调整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物联网专业培养体系、物联网工程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基于创新的物联网课程体系,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 高职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体系难以保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大部分学校的物联网专业教师都缺乏物联网行业的从业经验,而且学校周边缺少具有一定实力的物联网企业,因此,在制定物联网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采取了以个人想法为中心,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借鉴其他院校的思路。此外,由于物联网专业教师资源的缺乏,许多院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教师的因素比重比较大。

(二)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

由于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不足、专业技能不够和实验条件缺少等因素,导致高职物联网专业的教学方式单一,大多是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形式,部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考试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考试知识点的学习中,而这些考核点往往鲜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现,学生在学习也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的步骤来将老师做过的事情进行重复。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缺乏对于问题的思考和知识应用的创新能力。

(三)师资队伍素质结构与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匹配

目前,教师队伍的主体都是从非物联网专业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大部分老师甚至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相关专业的社会实践就进入教育行业,加之一般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实训资源有限,无法全方位提供实际操作训练,使得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他们虽有部分专业的知识基础,然而确缺乏开发整个物联网系统的能力,对物联系统的工作机制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基于物联网的创新创业能力更是薄弱。因此,在教学中难以发挥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启发、引领的作用。

(四)校企互动不足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动力不足

企业是直接与社会化生产相接,企业的需求直接来源于社会,因此,企业代表着当前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和人才需求;而高校的使命之一就是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输送具有某方面技能的能为社会生产贡献力量的有用人才。因此,企业与高校应该是一个互相协调发展的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和资源帮助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促进企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实现校企双赢,特别是创新创业方面的共赢。

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物联网人才培养初探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结构建设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物联网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关键。专业教师教育理念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案的设计及课程体系的建立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强化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使在职教师明确物联网创新创业的教育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参加物联网系统开发研究与培训,使物联网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教学思维,在教育工作中能引领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意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创新专业课程设置

虽然物联网工程专业已经进入2.0时代,但是物联网关键技术仍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物联网工程专业尤其在核心专业课程的开设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态势,做到课程体系结构的动态调整与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创新。其一,优化物联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结构,聘请物联网企业资深专家,指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其二,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沟通,商讨课程体系的设置。平顶山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体系制定中,充分接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以及物联网行业的关键技术,增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课程,优化了JAVAME、短距離无线通信等课程,调整了专项技能课程实训课时的设置比例,以实际项目的形式贯穿课程教学,项目内容动态更新。

(三)高校内部整合资源

通过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社会与学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或孵化平台等途径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载体,创新工作室可以将师生的创新资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校企合作的机制吸收来自社会的创新资源,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创业必须是基于当前的创新,没有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和了解最新的市场动向,创新创业就是空谈。而企业代表的是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市场动向,因此,创新创业的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高校在制定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中一定要要求相关代表性企业参与,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打下奠基石;其次,高校也要努力为企业提供交流的平台,鼓励老师参与企业项目,引入企业来校进行技术分享、课程开发,从而实现校企的良好互动,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动力。

参考文献:

[1]曾春.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198.

[2]李琳,严正宇.基于“三创教育”的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J].现代职业教育,2018.

作者简介:

宋睿,四川省成都市,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物联网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