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创伤应用充分减压法手术的效果观察

2020-05-30 10:05冯浩邹成功陈兵
医药前沿 2020年5期
关键词:格拉斯哥评定量表骨瓣

冯浩 邹成功 陈兵

(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重型颅脑创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严重神经外科疾病,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容易并发脑积水,残疾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及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时给予早期有效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常采用手术治疗,但不同手术效果不同[1]。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选择常规的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方案,充分减压法手术组选择充分减压法手术治疗。分析重型颅脑创伤手术治疗中应用充分减压法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充分减压法手术组50例,年龄21~57岁,平均(35.34±2.78)岁。男女患者分别为30例和20例。单侧脑挫裂伤并硬膜外血肿45例,双侧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5例。实施单侧开颅手术治疗45例,实施双侧开颅手术5例。

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50例,年龄21~57岁,平均(35.11±2.28)岁。男女患者分别为30例和20例。单侧脑挫裂伤并硬膜外血肿有44例,双侧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6例。实施单侧开颅手术治疗有44例,实施双侧开颅手术6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选择常规的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方案,常规实施开颅大骨瓣减压手术。

充分减压法手术组选择充分减压法手术治疗。从耳前颧弓上1厘米避开颞浅动脉,并弧形向上向后,横跨过患者耳廓上缘到外耳孔垂直线后缘上行,过顶结节之后再沿着中线到额部为止,将骨瓣去除之后在血肿最厚的地方切开硬膜一个5毫米小切口,在顶叶、额叶和颞叶附近做三个小切口,将骨窗扩大,促使前颅沟充分暴露,并充分暴露中颅窝,用魔钻将蝶骨嵴磨除,实施侧脑室额角穿刺,将血肿和坏死组织清除,将颞肌切除,不将硬脑膜缝合。

1.3 观察指标

颅内压;治疗前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NHISS评分值、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 指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NHISS评分值、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分析比对

治疗前两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 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充分减压法手术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优于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GOS及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比对(±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GOS及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比对(±s)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 指数)充分减压法手术组50治疗前2.67±0.1224.21±2.5554.67±2.65治疗后3.87±0.458.24±1.1685.90±3.61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50治疗前2.66±0.1224.34±2.5254.89±2.64治疗后3.13±0.2315.46±1.2176.11±2.45组别 例数 时期GOS评分(分)NHISS评分(分)

2.2 两组颅内压比对

充分减压法手术组颅内压低于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颅内压分析对比(±s,mmHg)

表2 两组颅内压分析对比(±s,mmHg)

组别 例数 颅内压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5024.45±3.68充分减压法手术组5015.26±2.26 t 5.021 P 0.000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比对

充分减压法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P<0.05,充分减压法手术组术后并发症4例,而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有10例;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重型颅脑创伤发生率很高。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严重颅脑外伤的患者数量也在增加。严重脑外伤患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颅内压升高。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清除脑积水,并有效改善预后。减压颅骨切除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外伤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地促进颅内压的降低,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并促进大脑局部血流灌注的改善。颅脑创伤患者的死亡率高,目前关于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仍是难题之一。去大骨瓣减压手术虽然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研究显示,在接受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后,仍有不少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死亡,因此有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后,快速颅内压降低引起压力填压效应突然减除,导致急性脑膨出和形成迟发性血肿,或者是因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快速降低导致血液流变学严重恶化[2-3]。另外,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脑灌注压降低后,脑血流量逐渐降低,患者出现缺血缺氧症状,导致脑损伤加重而产生了恶性循环,导致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伤,因此,如何进一步进行减压技术的完善而将这种恶性循环阻断,是临床研究的关键。

结果显示,在重型颅脑创伤整个手术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有效降低颅内压的同时保障一定的脑血流量,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借助充分减压手术可达到这种效果。在充分减压的情况下,可有效暴露骨窗,且可实施同侧蝶骨嵴减压手术。用魔钻磨平外侧裂进行减压,可最大限度进行外侧裂部位重要动静脉的保护[4-5]。手术中实施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可通过在三个部位开小切口,控制脑脊液有序排出,避免了迟发性血肿的出现,也减轻了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可降低患者的恶性脑膨出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和脑缺血灌注在损伤发生率。最后是实施了侧脑室穿刺置管,对于术中有较高的硬脑膜张力且脑室系统明显缩小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严重脑肿胀,需要对患者实施侧脑室穿刺,促使移位脑组织有所回位,恢复术前缩小的侧脑室[6-8]。但需要注意的是,穿刺置管需要在硬膜完全剪开之前进行,因为若在完全剪开之后再置入,此时脑组织肿胀会出现再次移位而对脑室穿刺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成功穿刺置管之后,暂时关闭,在术后5小时左右进行CT复查,若迟发性出血则无需再次手术,即可将引流管打开进行减压,但速度不能过快[9-10]。

本文显示,充分减压法手术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高于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NHISS评分低于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高于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颅内压低于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去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组,P<0.05。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实施充分减压法手术治疗,可降低颅内压,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降低致残率。

猜你喜欢
格拉斯哥评定量表骨瓣
戴口罩
做鬼脸
圣诞之吻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介绍一种恶性综合征评定量表——Francis-Yacoub恶性综合征评定量表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森林之都
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脑积水治疗体会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 INSTRUCTIONS TO AUT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