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出院回访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0-05-30 10:05杜红青叶清林振东居丽晶
医药前沿 2020年5期
关键词:服药出院个性化

杜红青 叶清 林振东 居丽晶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广东 中山 528451)

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抑郁症已经发展成为常见的精神疾患类型。该病属于一类病因未明且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该病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自杀、高复发率等明显特征,危害极大。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抑郁症患者而言,其终身患病率高达17%[1]。在目前条件下,主要针对该类经患者实施药物治疗,重点应用抗抑郁药物。为有效巩固治疗效果以及预防疾病复发,患者出院后均需要较长时间继续服用药物。而服药依从性属于影响患者临床效果和复发的重要因素[2]。因此,采取有效方式,提升出院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个性化护理属于近年来逐渐推行的新的护理方式,重点强调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围绕实际需求,实施相应护理。该方式已经是众多护理领域得到临床应用。我院积极开展研究,探索研究针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出院回访对其服药依从性的作用和影响,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收治并顺利出院的抑郁症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均未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非乙醇所致重症精神疾病;其出院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8分。已对失联以及死亡患者予以排除。经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随机分组,各40例。研究组含男19例、女21例;年龄16~68岁,平均(43.3±8.5)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4.5±1.5)年;对照组含男18例、女22例;年龄17~65岁,平均(45.7±7.4)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4.3±2.0)年。两组研究对象上述相关方面一般数据相对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并顺利出院,予以常规普通健康教育,诸如病房制度、疾病及药物相关知识等,并由其本人及家庭成员自我护理,此外不予以主动护理干预[3]。研究组患者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出院回访。①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根据其社交习惯,应用电话沟通、面对面沟通、集中讲座、微信群聊、公众号回复等,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答复患者的疑问,有效纠正患者的错误习惯和行为等。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一对多,一对一等,根据患者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认知体系,认知态度,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除了疾病药物知识,针对性训练情绪管理方法,自我放松疗法,重建行为应对模式,改变错误认知,根据患者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指导鼓励学习探索生活中自我疗愈方法。具体分析诱发因素分析帮助患者及家属探讨对策,引导患者及家属参与把控自己的康复及治疗,提高其主观能动性。②建立个体档案。在患者出院前,由出院当天的当班护士建立档案,重点包含患者的所有个人信息,诸如姓名、性别、治疗过程、联系方式、责任医生、诊断结果、注意事项、出院后干预方案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情况等。准确把握患者的个体情况,充分了解其个性化需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并详细记录。③出院回访。和患者保持联系,避免失联。由每周固定班次的专职护士负责具体回访内容,并详细记录每次的回访内容,为下次回访提供参考。在患者出院后,按照计划予以回访,先每周一次共4次,然后每半月一次共4次,后每月一次共9次,每次回访时间约30min。根据实际情况,回访时间可适当延长。随访时间持续一年。回访过程中,注意全面了解和把握患者精神心理状态、饮食、睡眠以及服药情况。重点关注患者在心理以及治疗方面是否需要帮助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针对患者服药期间产生的相关身体反应以及精神心理问题予以耐心的讲解和解释指导,并对相应的情绪变化积极实施心理疏导以及生活指导。重点联系患者监护人,积极有效开展服药依从性教育,提醒按时复诊拿药,督促坚持服药,提醒家属监督,引导其正确理解延续用药的重要价值,提升其用药依从性。针对确实抵制用药患者,采取其他较为隐蔽的用药方式[4,5]。

1.3 疗效评价

①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对应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②治疗态度量表评分情况。应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对其实施评价。得分越高,对应其治疗态度越好。③治疗依从性情况。出院1年判定。完全依从:完全遵照医嘱持续药;部分依从:间断遵照医嘱用药;不依从:自行停止治疗或者随意增减剂量。④疾病复发情况。分别于出院6个月及出院1年判定。标准为,患者产生明显的抑郁症状,且HAMD评分>20分[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出院时HAMD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及出院1年后均有所上升(P<0.05),研究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院后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出院后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6个月 出院1年研究组4020.15±4.1523.65±5.6527.55±8.55对照组4021.55±3.2531.85±4.5539.65±8.65 t 0.72734.77235.7372 P>0.05<0.05<0.05

2.2 两组出院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及出院1年后均有所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出院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出院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6个月 出院1年研究组4015.35±4.1515.05±6.4514.75±4.65对照组4015.25±6.4511.45±4.159.95±3.95 t 0.66325.72386.3723 P>0.05<0.05<0.05

2.3 两组出院1年治疗依从性比较

出院1年,研究组治疗完全依从率为60.00%,显著超过对照组的25.00%(P<0.05);研究组不依从率仅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院1年治疗依从性比较[n(%)]

2.4 两组出院后疾病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出院6个月内复发率仅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出院1年复发率仅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见表4。

表4 两组出院后疾病复发情况比较[n(%)]

3.讨论

抑郁症属于一类慢性精神疾病,我国年发病率大约为3%~5%,年复发率高达37%[7]。而针对复发患者而言,其症状持续更久,程度更严重,疗效更差。实施抗抑郁药物治疗,为避免病程迁延、复发,普遍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8]。因此,必须有效提升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9]。个性化护理是近年来逐渐退行的先进护理理念,强调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围绕患者需求需要,开展的针对性护理。重点是教育引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持续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正确面对用药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不适症状及副作用反应,教育引导其学会自我护理,自行判断病情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通过联合实施有效的出院回访,加强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保障患者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10]。本研究中,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普通健康教育,研究组均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出院回访。结果显示。两组出院时HAMD量表评分无差异,出院6个月及1年后均有所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显著性于对照组。两组出院时ITAQ量表评分均相对接近,出院6个月及1年后均有所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1年治疗完全依从率显著超过对照组,其不依从率仅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出院6个月及1年复发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针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出院回访,有助于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值得应用[11,12]。

猜你喜欢
服药出院个性化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服药禁忌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服药先分阴阳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