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2020-05-30 10:05胡琳
医药前沿 2020年5期
关键词:无痛性知晓率病情

胡琳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防艾办 云南 红河 661199)

无痛性心肌缺血也称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心肌缺血,为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指患者见心肌生命活动的异常,但体征上缺乏表现,无痛感或痛感轻微的一种病理变化。无痛性心肌缺血可表现在左心室功能异常、心肌血液灌流不足等方面,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威胁[1]。因冠心病难以根治,积极有效的护理得到普遍关注,分析认为常规护理价值有限[2]。我院就综合护理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选取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65~75岁,平均(68.3±2.8)岁。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66~74岁,平均(68.5±2.6)岁。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对症治疗,包括强心、吸氧辅助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病情状况,给予药物护理、常规护理等,以基础性措施为主。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病情跟踪、预后指导、心理护理:

①病情跟踪。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缺乏临床症状,患者难以自查,病情可能突然恶化。建立病情跟踪机制,规范护理日志,准确记录患者病情,每4小时测定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并予以记录,年龄偏大、存在较多合并症的患者,酌情给予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以保证病情分析的时效性和全面性。此外对患者心肌损伤的血清标记物进行跟踪。②预后指导。预后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行为等方面。饮食上重视减少脂肪、钠盐、糖分摄取,控制或杜绝刺激性食物摄取,加强维生素和粗纤维饮食比重,适当补充蛋白质。每天坚持散步、打太极等低强度运动60分钟左右。杜绝熬夜、烟酒、过量运动和高强度劳动等不良行为。③心理护理。采用转移法和疏导法进行心理护理,患者情绪波动较大、依从性不佳,可采用疏导法进行干预,告知患者疾病危害、治疗必要性,借助数字化资源等向患者展示病情恶化后的危险,使患者自觉改善依从性、配合疗护。对于情绪相对平和的患者,建议养成读书、钓鱼等有利于情绪控制的习惯,日常生活中自觉控制情绪,维持心态平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知识知晓率以自制10分制问卷调查,得分超过6分为知晓。护理满意度以自制10分制问卷获取,得分超过6分为满意。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获取,满分105分,焦虑评分以SAS量表获取,满分80分,SF-36量表、SAS量表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和心理态势越不理想[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9.8±7.2)分,焦虑评分(16.9±4.7)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0.4±7.1)分,焦虑评分(25.2±4.2)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8.728、17.066)。

3.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硬化型心脏病,该疾病对患者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极大威胁,患者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部分患者仅见组织解剖学异常,无明显体征变现,如无痛性心肌缺血等,这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知识掌握效果不佳,且心态不理想,生活质量偏差[4]。给予综合护理有助于应对上述问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10%以上[5]。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同。综合护理强调结合疾病特点提升护理工作的延伸性和覆盖面,对慢性疾病作用突出。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也有可能导致心肌失代偿、心肌梗死等问题,护理强调结合疾病一般特点具体开展。具体而言,病情跟踪保证了对患者机体指标波动情况的掌握效果,提升护理实时性和针对性。预后指导、心理护理则从长期角度为患者的病情控制、机体复健提供帮助,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知识掌握效果,消除认知误区则有助于患者心态改善。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措施的运用可改善患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无痛性知晓率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警惕善于伪装的肿瘤无痛性征兆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谨防无痛性疾病“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