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2020-06-01 07:44王雅男韩晓琳
山东化工 2020年9期
关键词:化工类化工企业专业课程

王雅男,韩晓琳,王 欣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化学工程系,山东 潍坊 261000)

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突显出其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实施扩招人数100万,职业教育正在昂首迈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而项目化教学作为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其工学结合,项目引导,理实一体化,学生主体等特点,化解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社会输出了大量优质一线人才,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也逐渐完善,为化工企业输入了大量人才,但随着化工企业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仅仅输出专业技能型的硬技术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输出职业精神软技术与专业技能硬技术相糅合的新型化工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化工企业的发展。本文实践和探索了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的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将工匠精神和项目化教学两个概念糅合在一起,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有利于化工专业技能型人才硬技能与软技能的协同培养,向化工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化工行业的发展。

1 工匠精神在高职化工类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5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命脉的基础,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成规模,但“大而不强”仍是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石油化工行业迫切需要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其中培育具有高素质的核心竞争力的化工人才是推动石油化工行业转型的重要驱动。而传统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忽视对技能型职业精神培养,因此加快发展石油和化工行业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国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选择。

2016年至2019年,“工匠精神”一词曾四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指出工匠精神对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工匠精神内涵包括:敬业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理念、专注的精神、创新的时代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并且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化工类教学中,可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为化工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有核心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化工产业工人队伍质量,从而推动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2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化工类项目化教学的途径

项目化教学是传统理论教学的重大突破与变革,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注重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但却忽略对职业精神等软技能的培养。将工匠精神与高职化工类项目化教学相融合,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捷径。

2.1 专业教师团队投入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课授课老师,大部分都是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到高职院校,缺乏在化工企业的锻炼,缺少化工行业职业精神。而“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又具有精湛的工艺技术,举手投足之间都向学生展现着精益求精的品质,将“双师型”教师团队投入到高职化工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去,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但“双师型”教师短缺是高职院校普遍面对的问题,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势在必行。也可通过聘请化工企业专家担任高职化工类专业课兼职老师,与在校专职老师组成专家团队,企业兼职老师可充分利用其技能优势向学生传授技能知识,产生职业精神影响,而学校专职教师的组合可以弥补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缺点,从而联合开发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课程项目。

2.2 立足化工行业职业精神,进行课程项目设计

通过对本区域化工企业进行调研,明确不同类型化工企业及不同岗位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详细分析各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找出共同点,针对不同化工专业课程对应的具体化工企业及岗位,对化工专业课程项目进行定向设计,并与企业建立长期调研合作机制,根据化工企业实时调研,不断更新专业课程项目设计,实现专业课程项目动态设计。本文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对潍坊的重要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了调研,提取了石油化工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针对调研以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石油炼制技术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两个专业的专业课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进行了项目设计,如表1。

表1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项目设计

2.3 多模式并举,实施项目化教学

2.3.1 “岗位模拟”模式培养敬业态度

“岗位模拟”模式是指针对每节课的项目内容,确定具体对应的岗位,设置情景,课堂以整理工装-自查-签到的形式开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着工装进入课堂,模拟化工企业班组形式在课前进行分组,选取班长负责班组责任分工,学生各司其职,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其职业责任和职业作风,促进敬业精神的培养;将每节课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岗前培训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进行具体岗位的质量要求、岗位质量保证措施及责任等文件的学习,促进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利用项目对应的具体工段的仿真软件,进行上岗模拟,仿真操作中,班组内的各成员可进行沟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更准确更专业的沟通,班组内成员出现操作遗漏或失误,也会引发学生对工作态度的认真、严谨、细致的重要性的再次思考,使其在今后的操作中注重细节,培养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上岗体验后各班组要进行交流反思,班组成员各抒己见,阐述敬业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理念、专注的精神在化工实际操控中的重要性,从课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工匠精神”的精髓和内涵。

2.3.2 “任务驱动”模式突出创新精神

“任务驱动”模式是指根据整堂课或课堂中的某个实用性问题,以化工生产操作实际为背景,提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以个人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并以班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确定方案,通过教师评价反馈进行反思,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直至确定最佳方案的过程。其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钻研问题提供驱动力,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循环式的“方案制定-反思-方案修改”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有效环境,方案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

2.4 创新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项目化教学主要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鉴于此次项目化教学是在“工匠精神”基础上进行的,而终结性考核无法对学生职业精神、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等软技能进行定量考核,因此需创新考核方法,强调过程考核,增加过程性考核比例至70%,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及习惯、课堂表现、出勤、安全文明操作、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等,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技能操作理论知识的掌握,占比30%。评价方式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维评价基础上,增加一个维度:企业兼职教师评价,他们的评价更倾向于学生对工艺、规范和文化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3 结语

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化工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在在校期间拥有过硬的技能技术,而且提前对学生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创新精神等软技能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培养,符合当前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要将其在其他化工专业课程中进行实践,如何将其推广到高职化工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去,是我们接下来仍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化工类化工企业专业课程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浅析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优化化工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索
关于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