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国家防疫日”的思考

2020-06-01 07:29邱海天方海韵
新西部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染病防疫防控

邱海天 方海韵

新发传染病、输入性传染病等威胁着人民健康,传染病防控仍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次为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敲响警钟。设立“国家防疫日”,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重大疫情危及国家安全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发传染病以空前的速度被发现,至今已超过40种。全球每年死亡人口中约四分之一死于传染病,在非洲这一比例高达60%以上。随着国际交流日趋增多,全球范围人员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使原来仅限于局部的传染病迅速传播与蔓延。[1]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不但会引发社会恐慌,还会导致经济衰退和政治动荡。WHO曾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2]

十七年前,我国广东河源爆发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中国内地发病患者5327例、死亡349人,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我国经济总损失为179亿美元,占中国GDP的1.3%,经济损失的规模相当于一次中型的战争。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武汉爆发,截至目前,全国累计确诊患者84185人,死亡4642人,全球累计确诊219万余人,累计死亡15万余人,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据测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损失将是“非典肺炎”疫情的十倍以上。

十七年间,国家经历了两次重大疫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国家经济发展。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总体国家安全时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如何防疫抗疫,是党中央关注的重要政治经济问题,也是老百姓热议的民生问题。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微信、微博、论坛等各种网络平台上讨论热烈,各路大咖、公知及平民草根均积极为我国的防疫抗疫斗争献言献策,有不少人提出设立“国家防疫日”,我们也于2月初通过中国教育新闻网、华商教育发布等网络平台提出了设立“国家防疫日”的建议。但迄今为止,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及百度搜索查询网络信息,我们发现,时间过去了两个月,关于设立“国家防疫日”的建议尚无进一步的细化方案和分析思考。习近平總书记在4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我国的疫情防控将常态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逐步推动经济社会运行。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思考设立“国家防疫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实施策略,通过设立“国家防疫日”,切实提高全社会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程度和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常态化防疫,做好防疫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设立“国家防疫日”的必要性

1、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的具体体现

除了两次肺炎重大疫情之外,我国近年还爆发过禽流感、猪流感等人畜严重传染性疾病,都造成了一定范围的社会、经济影响。放眼全球,非洲发生过埃博拉疫情,南美洲发生过寨卡疫情,中东发生过MERS疫情,美国发生过乙型流感疫情。比尔·盖茨指出,疫情已经超过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成为人类安全的重大威胁,防疫问题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设立“国家防疫日”可彰显我国对防疫大业的高度重视。

2、防疫工作制度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我国传染病防治事业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历代领导集体都有重要指示,国家也制定颁布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公共卫生防疫机构。但是回顾此次疫情发生过程,仍然不能有效预警、封堵疫情的爆发与传播。可见虽然我们存在各项制度,但是仍然没有形成政府重视、全民响应、制度落实、有效防控的良性互动局面。我们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亟需“国家防疫日”把分散的部门、法规、人员、意识凝聚成全国全民的共同意志。

3、落实传染病防治事业的现实要求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国七十年来,随着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与防控技术和监测系统的升级,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成绩显著,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3]尽管如此,我国公共卫生系统在防控和应对传染病方面仍存在传染病发病风险大,经费投入不足,研发应用不足,传染病跨境挑战严峻,健康安全框架亟待建立等问题。[2]有研究发现,[4]我国传染病防控人员配备不足、业务素质不高,公众传染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且我国部分地区的政府对传染病防控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是在传染病爆发以后才被动控制。我国亟需从政府和社会角度加强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从战胜“非典”到抗击“新冠”,我们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传染病的全民防控水平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公共卫生体系的监测上报、各级政府的应急快速响应、医院的疾病救治能力、人民群众传染病预防知识水平等等。其中,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决定了其防控传染病的认识和能力,在全民防疫中至关重要。中学阶段是关系到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教育阶段,中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知识水平。2020年2月,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我们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1762例中学生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结果显示,中学生群体的传染病基础知识较为薄弱,防护技能亟需提高。设立“国家防疫日”,可以提醒全社会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督促人民群众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促进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通过“国家防疫日”,推进全国范围的防疫清消工作,组织不同层级的防疫模拟演练,开展易感人群的免疫疫苗注射,强化学校内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传授个人传染病防护技能,普及保护野生动物理念,这些措施将促使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4、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推手

传染性疾病不是仅限于某个国家内部的私事,在国际政治、经济、人员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一旦发生传染病,将迅速全球传播与蔓延,对传染病的应对态度及处理能力也是国家和政府展现给世界的一张名片。在大疫面前,如何决策?是关注人民健康?还是关注经济发展?不同国家和政府给出不同的答案。科学应对疫情,关注人民生命安全,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也是对外开放、扩大交流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发生疫情以来,得到不少友好国家的支持与援助,我国也从技术上、物资上尽力援助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同增强抗疫的信心。通过设立“国家防疫日”,展现国家层面对防疫抗疫的高度重视,表达重视人民生命安全的决心,从制度上引领全社会科学防疫,有助于树立开放、健康、文明、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设立“国家防疫日”的具体构想

1、日期设置及其原因

我们建议“国家防疫日”设立于每年立冬前,即11月第一周的周五。这一时间的设置与网络上其他人提出的“设立于1月23日武汉封城日”不同。

我们建议的日期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1)秋冬季是大规模疫情发生或孕育的时间。寒冷为病毒存活传播创造了条件,我国历史上鼠疫、“非典”“新冠”等大疫均发生于秋冬季。应在冬季到来之际,利用“国家防疫日”唤醒全民的防疫意识,开展全民防疫工作,可及时提醒易感人群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充分体现“防”的特点;(2)“国家防疫日”应设立于工作日。应利用工作日来充分保证全国防疫工作的实施效果,并且周五可利用周末产生后续效应。

设立国家防疫日不仅是为了吸取武汉封城的惨痛教训,更是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现实需求。从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来看,1月中下旬已处于爆发流行期,此时已失去了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的最佳时机。我们认为,将“国家防疫日”设立于11月初有利于抓住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窗口期,更有利于从思想认识及现实行动上促进全社会落实传染病防控的具体举措。

2、国家防疫日的功能定位

(1)警示功能

“国家防疫日”是警示日。这一天通过国家传媒、新闻记录、影像资料等回顾历次大疫的历史,重现瘟疫的横行肆虐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的伤害以及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提醒全国人民牢记历史教训、汲取前人经验,对传染病预防、尤其烈性传染病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2)教育功能

“国家防疫日”是教育日。这一天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学校和社会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开设防疫防病的开放课堂,宣传传染性疾病的社会危害,传授个人传染病防护技能,普及保护野生动物理念,把全社会防瘟治疫刻骨铭心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教育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公民的内心。

(3)实践功能

“国家防疫日”是实践日。国家组织不同层级的防疫模拟演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全社会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各级政府推进全国范围的防疫消毒工作,医疗机构检查传染病防治设施设备,开展易感人群的免疫疫苗注射,用实际工作将传染病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纪念功能

“国家防疫日”是纪念日。“非典”期间,我国失去了349位同胞,其中包括邓练贤医生、叶欣护士长等124位医护人员。本次“新冠”疫情,已经造成4642位确诊患者死亡,我国痛失段正澄院士等多位科学家,全国有上百名医护、警察、基层职工干部为抗疫大业献出了生命。“国家防疫日”纪念每一位逝去的同胞,纪念每一位为了人民生命安全而奉献了自己生命和健康的勇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扶英雄登台,启后人敬仰。

通过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果断决策,全国各地4万余名医护人员逆行驰援,当前国内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本次疫情也造成了我国社会巨大经济损失。2019年春节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旅游收入5139亿元,相较而言,此次疫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见一斑。传染病防控关系着人民健康、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新发传染病、输入性传染病等威胁着人民健康,传染病防控仍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次为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敲响警钟。设立“国家防疫日”,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只有早做好准备,才能在下次传染病大流行来临时有效应对,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明平静,刘胜军,刘涛.新发传染病带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1):82-84.

[2]吴寰宇,林声,吴凡.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12):1660-1660.

[3]殷环,高东平,林炜炜等. 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进展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40(8):2-8.

[4]蔡伟芹,高倩倩,于芳等.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问题与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11):21-24.

作者单位

邱海天 西安高新第一中學

方海韵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传染病防疫防控
“豪华防疫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