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脱贫谱华章

2020-06-01 07:50于海军
民生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句点澜沧买票

《民生周刊》记者于海军

从澜沧县城到昆明坐汽车要十几个小时,景迈机场通航后,这个时间被缩短到60分钟。2017年5月,机场通航那天,周边围了不少看飞机的人,有的人甚至买票飞去昆明,再买票飞回澜沧,为的就是“坐飞机”。

出行不便,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李石开2005年第一次出门远行,是去中央电视台参加《魅力十二》,因为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如厕时在门口站了半个钟头。这件事反映了直过民族地区部分百姓的真实情况:受教育程度低、没出过远门的他们,唱歌跳舞远比说话自信。

但这里的贫穷与落后是短暂的,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在这里打响,科学技术助推,产业迅速崛起,如今澜沧的冬季马铃薯做到了“人无我有”,林下三七让人们看到“人有我优”,更多遵循发展规律的产业闯出“特色”,形成了品牌。

随着特色产业带动,澜沧百姓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歌声和舞姿也多了几分自信与洒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日趋成熟的文化产业,让大家在唱唱跳跳中脱了贫。

几天采访下来,澜沧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扣人心弦的歌声,让我禁不住感叹:“这里怎么會受穷呢!”

去过很多贫困地区,我发现产业发展中关键还是要“稳”,产业能否稳得住决定了它能走多远,澜沧脱贫的步伐是稳健的,这体现在产业精准、可持续性强,更主要的是它承载了党的期盼和人民的心声。

如今的澜沧,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脱贫终有句点,振兴道阻且长。我深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澜沧人民一定能谱写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壮美华章。

猜你喜欢
句点澜沧买票
孤单的句点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瞬间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澜沧基督教调适及发展的认识
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