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0-06-01 07:55付卫东陈安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在线教学新冠肺炎疫情教师

付卫东 陈安妮

【摘 要】“停课不停学”不仅是对“互联网+教育”已有成果的检阅,也是一场信息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一线教师来说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通过开展线上调研发现,当前教师在线教学存在教学“交互”水平不高、“育分”观念根深蒂固、优质资源获取途径欠缺、信息化教学知识和能力不足、家长配合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基于这些问题探讨如何改进在线教学,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0)05-042-04

引言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线下教学的暂停键,也按下了线上教学的开启键,全国由此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中小学在线学习。各地教育部门也迅速发布在线教学的应对方案,多措并举保障疫情环境下在线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在线教学而言,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大考”,“大考”当前,乱象丛生,许多问题渐渐浮现出来。基于此,本文通过开展线上调研,客观分析在线教学为教师带来的诸多挑战与困境,寻求相应对策。这对于提高在线教学效果,促进在线教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发放问卷,共有658名教师填答问卷,其中男教师173人,女教师485人;小学教师226人,初中教师403人,高中教师29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教师有78人,25~35岁之间的有220人,35~50岁之间的有286人,50岁以上的有74人。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目前在线教学开展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这表明由于对在线教学规律认知的缺失以及各项准备不足,其中的许多环节出现了问题。

1.交互水平不高,在线学习效果不佳

在线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教师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度交互成为可能。其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指的是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支持、评价和鼓励,这种教学交互水平影响着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但调查显示,有高达66%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师生互动困难的问题,有32.5%的教师遇到了学生配合度不高的问题。由此可见,目前开展的大部分在线教学还是“灌输式”的课堂模式,师生之间的深度交互仍然难以实现。

2.“育分”观念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受限

调查结果显示,有55.4%的教师认为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例如在作业布置方面,高达78%的教师认为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说明“育分”观念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以成绩排名衡量教学效果的单一目标驱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上,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育人”目的。这与“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初衷是相违背的,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探索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在线教学规律的认识。

3.优质资源获取途径欠缺,城乡差异明显

调查发现,50.8%的教师遇到了“网络拥堵”的现象。在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方面,超过半数的教师是自己制作和使用免费资源,而且教师对各类教学资源的需求普遍较高。其中,70%以上的教师希望获取“课程内容方面的资源”和“名师教学示范型资源”,这说明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途径较为欠缺。此外,通过交叉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可知,不同地区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的课程资源培训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教师接受“学校专门组织的网络培训”的比例分别为69.3%和30.7%,接受“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专题培训”的比例分别为92.5%和7.5%。由此可知,城乡之间教师在线教学培训资源的获取方面呈现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均现象。

4.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能力不足,缺乏深度培训

随着在线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学校教学环境下,不少教师也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但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发生之前只有20.7%的教师具有开展在线教学的经验,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并未完全普及,只是作为日常教学的辅助手段。然而疫情之下,网络技术就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支持必须依赖平台、工具等,采用QQ、微信平台开展在线教学的教师最多,占比58.2%;其次是“钉钉”和“腾讯课堂”,分别占比22.9%和20.8%,使用其他平台如“超星泛雅”“学堂在线”等的教师不足1%。这说明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工具和平台的使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71.4%的教师希望获得“在线教学的技术指导和帮助”,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技术指导的需求强烈。

5.家长配合度有待提高,存在学段和区域显著差异

居家在线教学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尤其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孩子只能居家学习,那么家长的配合程度对孩子学习状态与效果的影响就很重要了。调查结果显示,有28.7%的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家长不配合的问题,有39.1%的教师认为家长对在线教学的配合度为“一般”,这些数据的比例看似不高,但也反映出当前普遍存在的家校沟通不畅的问题。通过交叉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可知,不同学段和不同区域的教师与家长对在线教学的配合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城镇教师认为与家长的配合程度“比较好”的比例为41.2%,明显高于教师与家长配合的其他情况;农村教师认为与家长的配合程度“不太好”的比例为37.5%,明显高于其他情况,可见农村地区家长对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提高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效率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设计

在线教学作为一种时空分离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媒介展开的,其核心是教学理念的变化,难点在于教学设计。首先,要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确保“教与学的再度整合”,教师可以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學生的学习兴趣[1]。其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小学阶段可采取活动性学习为主的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初高中阶段,可进行“单元整体性教学”,注意开发学生知识拓展能力;对于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教师要帮助其“减负释压”。此外,要善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保持信息敏感度和开放心态,关注学校、区域以及国家推荐的教育资源,主动搜索并甄别出和自己教学需求相匹配的资源,把精力重点放在基于资源的学习活动设计上,为学生提供驱动式的学习任务。

2.强化教学交互,促进深度学习

教师是确保“停课不停学”效果的关键,无论是在线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在线学习中教学交互有三种:学生与网络资源的交互、师生交互以及生生交互,根据三种交互的等效交互原理,任何两种强交互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因此,针对在线教学师生互动难的问题,教师应特别关注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其次,改进在线教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创设问题解决和探索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线学习由“浅”入“深”[2]。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之间建立虚拟学习共同体,为其提供社会性支持,以改善学生之间交互的内容与方式,使学生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共同成长。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在线学习效果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师生时空分离,教师对学生的管控力度降低,更需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为了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指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如指导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单”,设计问题导向的驱动式任务,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反馈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借助在线讨论平台进行同学之间的互助和交流分享,建立良好的学习伙伴关系,实现“1+1>2”的效果;使用在线平台记录的行为数据,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其自身学习进度,培养其进行反思及认知监控等自主学习能力[3]。

4.设计多样作业方式,注重反馈与评价

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教师不能再以原来的思维进行教学评价,在指导学生居家学习时应注意“交流重于作业”“反馈重于评价”,不能过分强调应试能力。在作业的布置与反馈方面,教师应注意精选作业,既要为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业,也要适当减少作业的量。通过开展学生之间的作业互评,分享各自学习成果,增强学生之间的交互,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挑战度以及学习的成就感。同时,教师要学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进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不断改进与提高[4]。

5.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在线教学能力

在线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信息素养密切相关。许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在线教学培训,即便不需要每位教师都进行直播、录播课程,但仍需要其组织在线课堂、线上答疑、评估与反馈等。因此,教师需克服原来的惯性思维,尝试去驾驭信息技术。一要深入學习信息化教学的新工具、新方式,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和识别优质的教学资源;二要尝试学习制作课件的工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三要合理使用各类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与评价,利用社交软件等保障与学生的顺畅交流。对于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信息技术软硬件相对欠缺,教师个人的信息素养相对偏弱,建议选择以电视“空中课堂”的远程教学为主的形式,辅之以线上答疑。

6.引导家长参与,强化家校共育

“停课不停学”虽拉开了师生与学校课堂的物理距离,但也拉近了家校共育的距离。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教学过程,构建家校合作共育的氛围。教师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居家环境,提醒家长“安静”地陪伴孩子居家学习,不要玩手机、打电话等。同时,建立家长互助圈,征集志愿者为技术操作不熟练的家长或没有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提供帮助。选择合适的家校沟通平台开展辅助教学,鼓励家长参与监督孩子居家学习,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管理和时间管理。同时,教师还应主动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居家在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学习活动,如向家长提供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素材

参考文献

李宝敏,祝智庭. 从关注结果的“学会”,走向关注过程的“会学”——网络学习者在线学习力测评与发展对策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7,23(4): 92-100.

胡小勇,胡晓黎,谢丹丹. 问题导向促进在线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3): 21-26.

黄振中,张晓蕾. 自主学习能力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探究——兼论在线学习交互体验的中介作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18,28(3): 66-72.

朱永新,陶新华. 面对疫情,教育何为?[EB/OL].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131105906.html.

等,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聊天,和孩子一起做运动、干家务等,增进家长的家庭教育体验。

猜你喜欢
在线教学新冠肺炎疫情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