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观

2020-06-01 10:16田厚平
理论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  要】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指导人类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必然选择有两个重要历史节点,前者是《寂静的春天》面世,这揭示了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存在;后者是《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这明确了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引言

发展观是人们對一个国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对什么是发展及怎样实现发展等问题的总的认识和看法。这决定了发展观从形成到确立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持续发展观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从形成到确立,历经了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1.可持续发展观的前奏——《寂静的春天》揭示的两种发展观

在工业革命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好的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坏的一面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社会问题,就是20世纪恶名昭著的“八大公害事件”。事实上必须指出的是:“这并不是说20世纪世界上就仅出现了8个公害事件,而是挑了最典型的8个事件,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八大公害事件”的影响深远,一方面在于其造成的后果骇人听闻。以1953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为例,自1953年起,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出现了一种怪病,患上这种病的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会不自主的陷入酣睡或兴奋状态,逐渐出现身体弯曲怪叫的症状,直至死亡。据有关方面统计,这种病造成12615人受害,并且造成1246人死亡。这种病对患者与患者家属而言,无论是否造成死亡,都是巨大的折磨。另一方面则在于“八大公害事件”唤起了人类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思考。《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写作正建立在这一基础上。1962年,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这样写道:“美国的春天原来荡漾着鸟鸣的声浪,一片欢腾,但是现在变了,一片奇怪的寂静笼罩着农村,成群的小鸟牛羊都病倒死亡了,农民农夫再加上他们的孩子都得了突然的不可解释的疾病,然后死亡了,所以一片奇怪的寂静笼罩着美国农村的春天。”“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城镇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也就是在这本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了发展观的选择——“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是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是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唯一的机会。”

现在看来,尽管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所谓“另外的道路”即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可持续发展观,但以蕾切尔·卡逊为代表的“少数派”早已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方面——罗马俱乐部也是“少数派”的一员,这个由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所组成的俱乐部。

第一种发展观是由罗马俱乐部为代表主张的“增长极限论”。罗马俱乐部认为:“地球的支撑能力是有限的,但是由于人口不断的增长,粮食已经觉得短缺,资源消耗很快,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这些因素如果不加控制,到某一个时间就会达到极限,地球承受不了,这个时候经济就会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所以为了避免超过地球资源的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增长。”第二种发展观则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强烈反对者们所主张的“唯经济论”。简而言之即就是资源是无限的,人口增长、粮食短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只是工业革命进程或者说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问题,这些问题会伴随人类的发展而逐步被消灭,因而大可不必为此而忧虑。

“增长极限论”与“唯经济论”可以视为传统发展观的一部分,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难以相信会存在这种非此即彼的主张或者说观点,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我们需要知晓的是,在《寂静的春天》与《增长的极限》发表并引起巨大的争论之前,人类之所以既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行走于“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之上,也没有意识到我们无形中就选择了“唯经济论”的发展观,主要是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前,物质匮乏始终困扰和威胁着人类生存发展,此时要求人类形成对发展观的认识明显缺乏必要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寂静的春天》发表后才得到显著改善,也恰好从此时开始,人类在认识到传统发展观存在的同时,表现出意图确立新发展观的巨大渴望。

2.可持续发展观的选择——基于《我们共同的未来》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发表《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呼吁:“已经到了这样的历史时刻,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十年后,召开于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管理理事会议决定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钱易教授认为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在于研究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3年成立,1987年发表了环境保护史上又一个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是在这一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进入人类视野。

此后直至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此次大会较20年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规模更大,影响也更为深远。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完善为可持续发展观,并对其进行了定义:“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至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为我们揭示了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之间的差别。

第一个差别在于传统发展观单纯地考虑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作为目标,而可持续发展观不仅仅关心经济增长,还关心社会的和谐和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二个差别在于传统发展观主要着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也就是“短视”,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短期的利益、代内的利益,而 可持续发展观能够关注到远方的利益、长期的利益、代际的利益。第三个差别,传统发展观是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这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一旦由于过度发展工业而造成资源城市枯竭,城市化就无法继续推进,甚至于倒退。这一点,山西部分城市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就可以作为例证。在此之外,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布的两批《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的74座城市也可以为此提供例证。而与之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用较少的资源来取得经济较快的发展。第四个差别在于传统的发展观是对自然进行掠夺的发展,而可持续发展观强调,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正是因为对上述这些差别的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因此,本文认为,1992年举办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见证可持续发展观确立的重要历史节点。

3.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下主导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发展观,梳理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与确立的历史过程,有利于深化我们对发展观的规律性认识,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可持续发展观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佩鲁著,张宁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3]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计划小组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作者简介:田厚平(1995-),男,汉族,陕西旬阳人,西北政法大学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