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应急治理的制度优势

2020-06-01 07:25王金水曹珮文
群众 2020年8期
关键词:习近平应急防控

王金水 曹珮文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高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严峻挑战。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抗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制度是抵御风险、战胜危机的关键因素,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查漏补缺,完善应急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必须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优势,提升应急治理能力。应急治理涉及的环节与层面非常广泛,没有任何部门能够单打独斗,要注重协同与分类,面对不断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合力才能编制严密的防控之网。应及时建立多元主体的动态联系,有针对性地进行相互反馈。注重让各应急治理主体发挥所长,分类靶向治理,给予各类社会组织足够的独立性,以高效整合社会资源,从而助推应急治理体系化建设。要把疫情防控中科学高效的做法制度化、流程化、法治化、体系化,探索完善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的综合保障体系,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升应急治理的系统化水平。

坚守底线,把握应急治理主动权。面对突发公共危机,只有坚持底线思维,才能牢牢把握应急治理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次疫情防控,更体现出底线思维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增强底线思维,加强对于危机的预警和评估。应急治理首先要做好风险源辨识,坚持对症下药。在建立预警系统的过程中,要细化科学准确的系统性评估,加强应急系统的可操作性,提高应急响应的快速反应力。同时,对抗日益复杂的风险挑战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理性分析,排查海量信息,见微知著增强对潜在风险的防范。利用信息的协同优化,摆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效应,减少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及时共享最新成果。要以智能技术作为无形盔甲,在基层一线推进数字化应用,增强危机治理效能。疫情防控阻击战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效,科技支撑是拱顶之石。在极短时间内分离出病毒毒株,多次测试筛选对应方案,同时专家学者现身说法安抚人心,给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每一环节的紧密相扣是应对突发疫情危机的坚强后盾。

加强沟通,促进应急治理协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在全球化大潮之下,各国联系与交流日益频繁,风险呈现高复合型特征,不同国家的风险不断耦合扩张成全球性风险。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一种客观现实。在风险面前,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着眼于全球合作治理才能解决世界性问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中国就以破釜沉舟的魄力封锁武汉乃至湖北,以举国之力开展防控工作,为世界各国做好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同时将防控成果信息与全球共享,积极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及时派出援外医疗专家组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充分显示出中国担当。当前,各地积极主动作为,慎终如始,严密源头防控和精准施治,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阻断输入性疫情传播扩散。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就江苏而言,全省上下全力恢复经济,一对一、点对点地协调解决好企业用工、物流、资金、市场和产业链断裂等实际问题,全力保障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无阻,力保全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不断裂。所以,应对人类公共危机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沟通交流,实现应急治理协作化。

化危为机,助推应急治理科学化。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进行的,在矛盾化解中实现螺旋式上升。人类历史进程也表明,顺境中有危险、逆境中有机遇。只有勇于和善于应对风险挑战,善于化危为机,才能不断创新发展。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增加了经济社会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的难度,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坚定化危为机的意识,看到危机中蕴藏着的新机遇。化危为机不可能自动实现,需要我们主动应变、迭代创新、奋力攻坚,善于发现和探索化危为机的科学对策、有效路径及具体方法。例如,由于疫情的影响,催生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线上消费娱乐、无人配送、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并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这些都是疫情危中有机的真实写照。面对当前疫情的挑战,需要把握趋势、顺势而为,一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以降本增效;另一方面推动数字产业化,利用数字技术形成新的数字产业,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和智慧管理等新兴技术应用和前沿产业。要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智慧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农村电商等业态,促进相关产业和企业协同发展,促进江苏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回应关切,彰显应急治理温度。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品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突发公共事件会影响波及民生领域,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应急治理能力,必须注重回应民生诉求,在关键时期走好群众路线,尤其是做好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如,在本次疫情期间,人们长时间“宅”在家里,不免产生一些社会心理疾病和情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对前所未有的传染病毒、需要急救的危重病人、严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持续超长的工作时间,身心健康难免受到很大影响。这些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评估,做好预案,切实解决好社会和民生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读懂民众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心理感受,回应民众的合理诉求与关切,有针对性地开展情绪疏导,及时解疑释惑。特别是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决不能在危难关头脱离群众。提升应急治理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积极采取心理干预,注意民众的心理修复,力避造成不可逆、难修复的后果。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习近平应急防控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