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的成因分析及调适

2020-06-01 18:40贾婀娜贾潇潇
文存阅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调适贫困大学生

贾婀娜 贾潇潇

摘要:心理痛苦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已经影响到当代贫困大学生。参照群体选择的失当、宣传的失度与高期望值的落差、社会情绪的影响等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的生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竞争机制合理、心态良好的情况下,适度的心理痛苦有利于激发贫困大学生的良性竞争。然而,心理痛苦更容易导致贫困大学生焦虑心理的产生、破坏同学间的团结和凝聚力、造成高校群体性事件等。通过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安全阀机制,引导贫困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参照群体并进行正确的归因,提升高校回应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能力,做好媒体舆论的引导工作等,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导致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社会效应;调适

一、心理痛苦理论

心理痛苦属于疼痛的心理学范畴的经验成分,被称为“心痛”。心理学专家认为:心理痛苦是一种特殊的悲痛和思念;心理痛苦是对自我的逃避;心理痛苦是个体基本需要的受挫或受阻。心理痛苦与生理痛苦相叠加存在,同时严重的心理痛苦会导致自杀的发生[1]。哲学家也对心理痛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为什么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所承受的心理痛苦反而增强?舍勒认为: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依存与冲突关系也不断增强,在与共同体的冲突中,个体不断感觉焦虑、恐惧。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舒适的感受力及对不幸的承受力也相应降低。第三,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受更多地停留在感官感受,但人们的深层次感受如精神感受等却很少被改变[2]。

总体上,心理痛苦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精神感受,它是一种悲痛的体验,是个体比较的结果、自我逃避的结果,心理痛苦会引发个体的痛苦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容易产生不公平感、愤怒感。心理痛苦往往会造成主体的心理失衡,并导致自杀行为、越轨行为的发生。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产生的原因

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参照群体选择的失当

“心理痛苦”的产生,主要源于选择了不当的参照群体。主体以参照群体为比较对象,当主体的利益实际上在增加时也会产生心理痛苦,因为如果主体自身的利益增加的额度低于参照群体增加的额度,心理痛苦就会产生。高考前,贫困大学生居住在自己的城镇,大家的生活条件、教育水平、资源环境等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较少有心理痛苦。而进入大学后,同学间家庭的经济条件、占有的社会资源、自我实现的机会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对贫困的大学生因背负着过高的家庭期望和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奔波于课堂、兼职工作和社会之间,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却不存在这种生活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横向比较,部分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心理痛苦。

(二)宣传的失度与高期望值下的落差

“心理痛苦”产生于人们的目标追求,目标被渲染得越诱人、越美好,人们的欲望就会愈强烈。如果被刺激起来的个人欲望不能通过现实目标的实现得以满足时,人们便会产生另外一种形式的“心理痛苦”。这种心理痛苦是被过度的宣传所刺激,导致期望值过高而引发的。高中阶段,老师为了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为学生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大学生活画卷。然而,进入大学后,贫困大学生内心向往的美好生活却遭遇了现实的沉重:每年的学费、繁忙的学业、奔波的兼职工作、竞争激烈的就业……宣传的失度和高期望值下的落差让部分贫困大学生感到失望,感觉自己应得的生活期望未能实现,随之产生“心理痛苦”。

(三)社会情绪的影响

社会情绪是指人们对社会的感知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的复杂且持久的态度反映,这种感知对个体和群体具有深刻的影响。社会情绪具有社会性、群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社会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性,一旦形成,会受到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会形成累加效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身上的两个显著特点:情绪的易波动性和网络操作的熟练性,恰恰让大学生成为受社会情绪影响的一代人。网络媒体刊登的“炫富”“富二代”“官二代”等照片、新闻等,对贫困大学生起到一个反面误导的作用,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对比自身境况时自卑、失落,加深了心理痛苦的体验。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的社会效应

心理痛苦反映了人们未能满足的需要及实现这种需要的愿望。心理痛苦越强烈,希望改变不满现状的愿望也就越强烈。这种愿望会产生不同类型的行动,并导致不同的社会影响。

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心态,会激发产生“心理痛苦”的主体参与良性竞争。产生“心理痛苦”的主体常常有不甘示弱的心态,这种心态会促使主体斗志昂扬,想办法去改变相对弱势的地位,最终通过竞争来达成所愿。这种情况出现的前提是高校和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同时参与竞争的贫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竞争心态。良好的竞争机制为合理竞争营造了公平的氛围,良好的心态促使主体积极参与竞争,最终主体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摆脱相对弱势的地位和“心理痛苦”的情绪,其结果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如果贫困大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痛苦”,将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促进成长成才。然而,心理痛苦对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一)加剧了焦虑心理的产生

从心理痛苦对贫困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影响层面来说,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痛苦是一种认知和归因偏差,它导致具有这种心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产生紧张、焦虑的感觉。贫困大学生群体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存状态与富裕的城市同学进行比较,也急于想改变自身地位相对较低的状态,以求在心理上达到某种平衡。这种不顾条件、盲目的攀比常常会使贫困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如果焦虑心理没有得到有效的排解和疏导,个体的心理痛苦情绪就会通过影响和感染,在更大群体中不断扩散,最终形成群体性的心理痛苦和情绪。苦恼、压抑、嫉妒、消极处事等都是心理痛苦产生后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

(二)破坏团结、降低凝聚力

基于对现实的无奈,部分贫困大学生容易对国家时事漠不关心,对社会消极处事,对生活失望不满。这种消极、冷漠的态度最终将导致贫困大学生不乐意参与任何活动,包括政治参与意识淡薄、政治信仰不坚定,甚至发展为“政治冷漠”。面对急速变革的时代和泥石混杂的社会,贫困大学生在信念缺失、国家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这将破坏团结、降低凝聚力等。

(三)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

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痛苦实际上反映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对高校管理和社会现状的一种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通过交往、交流而相互感染。这种集聚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遇到导火索事件,很容易转化为行动,成为破坏校园秩序的力量,也是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之一。正如勒庞笔下的“暴民”一样,原本理性的个体,一旦聚到一起就会相互影响,使个体变得非常不理性、冲动和偏执[4]。简言之,贫困大学生迅速发酵和膨胀的“心理痛苦”,容易促使他们通过破坏秩序的集体行为,来达到缓解紧张的目的,如通过罢课、罢餐等方式表达诉求等。

四、降低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的对策建议

对高校而言,其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心理痛苦机制的正功能去激发贫困大学生的斗志,而避免或减少心理痛苦可能引发的消极影响。因此,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化解心理痛苦對贫困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一)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安全阀体制

当主体遭遇心理痛苦时,如果能得到来自群体的情感的理解和思想的疏导,会减弱主体心理痛苦的感知。否则,将加剧主体的心理痛苦。科塞提出要建立社会安全阀体制,这种体制既可以发泄不满情绪、缓解矛盾,又可以使决策者知晓民情,避免社会冲突的激化和升级[5]。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安全阀体制是使大学生的心理痛苦情绪得以宣泄的窗口。因此,高校要正视贫困大学生所产生的“心理痛苦”这种情绪。同时,要积极构建一套从上到下的贫困大学生问题信息采集、反馈机制,设立由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负责的社会情绪宣泄场所,以纾解贫困大学生的消解情绪。通过教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以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根源上改变认知、梳理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把心理痛苦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或消除。

(二)引导贫困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参照群体,并进行正确的归因

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要引导贫困大学生体察自己的不良情绪,正确看待自己和其他同学在社会资源、家庭资源上的差距。第一、确立正确的参照群体。通过讲座、班会等形式告诉贫困大学生应该“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引导贫困大学生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不攀比、不冒进,不比物质,比进步。不仅横向比,更要纵向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第二、辅导员要及时与贫困大学生沟通,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前因后果,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更要学会从内因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以此来纠正贫困大学生的归因偏差。

(三)提升高校回应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能力

提升高校回应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能力,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产生的原因及问题,在督促落实已有相关政策的同时,及时正面回应贫困大学生的正当价值期望;二是在努力提升高校自身价值能力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多元价值期望;三是积极改进高校信息回应方式,将贫困大学生的问题纳入高层讨论框架内,为贫困大学生表达价值期望和释放心理痛苦提供合法渠道,进一步化解贫困大学生的集体行动风险,减少集体行动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见性;四是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心理痛苦情绪的发展动态,防范贫困大学生的情绪表达行动由理性向非理性演变。

(四)做好媒体舆论的引导工作

鉴于社会舆论及宣传与贫困大学生心理痛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高校有必要适当地引导社会舆论和宣传。首先,建议媒体不要一味地报道富裕大学生群体“炫富”“炫生活”的状况,而应该多报道没基础、没背景的贫困大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真才实学获得学业、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为贫困大学生树立可借鉴的典型,激发贫困大学生摆脱目前不如意现状的斗志和决心;其次,媒体要密切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现状,积极报道国家和社会为贫困生教育所做的努力和产生的效果,为贫困大学生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整个社会都在真诚地关心着他们,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有效地纠正因媒体的误导带来的心理痛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樊召锋、俞国良、刘聪慧.心理痛苦研究述评——聚焦5·12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心理痛苦[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03) :631-638.

[2]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6-217.

[3]王思斌.“相对剥夺”与改革环境的建造[J].社会科学杂志,1988,(3):34.

[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6.

[5]宋林飞.当代西方社会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308-311.

作者简介:

贾婀娜,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贾潇潇,研究生,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医学生培育和管理。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项目《大学生心理痛苦的形成及疏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qn38)》。

猜你喜欢
调适贫困大学生
浅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EAP模式下的关困助学新探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