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女性患者骨密度分级护理与骨折风险的研究

2020-06-02 04:35邓志刚王晓静
关键词:精神科骨密度骨质

邓志刚,王晓静

(1.北京市怀柔安佳医院,北京 101408;2.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卫生院,北京 101408)

精神科女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压力较大,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为药物,很多抗精神病药物会降低身体素质,对患者的骨密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骨密度的降低就会增加骨质疏松出现的可能性,对患者来说非常不利。所以在对精神科女性患者护理时,就需要做好骨密度分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护理安排,降低骨折出现的风险。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接受诊治80例精神科女性患者将其纳入实验调查范围,使用随机掷骰子方法分组,各40例,资料为:对照组:年龄55~70岁,平均(66.2±3.7)岁,病程[5.3~8.9]年,平均(6.8±1.5)年;观察组:年龄56~71岁,平均(66.1±3.8)岁,病程[5.4~8.8]年,平均(6.7±1.6)年。一般资料数据不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女性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疾病区域的安全设施进行管理,提高安全度;对餐厅、活动场所提高关注度,并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清除异物,物品摆放要整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骨密度分级护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以及骨质疏松定义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1)骨质疏松患者为一级。患者的位置要安排在餐厅、厕所等地方的旁边,缩短患者走动的距离;患者在如厕或者吃饭时,护理人员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方面的常识,告知在日常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等内容,提醒患者提高注意程度;每天要带领患者外出走动,多晒晒太阳,每天也要多散散步;对患者饮食进行调整,多让患者吃一些钙类食物,每天喝一杯牛奶,定量吃一些水果[1]。(2)骨含量减少为二级。组织患者外出活动,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操,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告知患者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在夜间提高对患者的关注程度,帮助患者开灯等。(3)骨质正常为三级。主要为药物护理、健康指导。

1.3 指标观察

在护理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骨折出现的情况,计算骨折出现概率,发生率=骨折出现例数÷总例数×100%,数值越大,说明护理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用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 果

经研究,观察组出现骨折的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骨折出现情况对比(n(%))

3 讨 论

近些年精神科的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多,精神疾病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身心压力、高龄、基础疾病等,在患上精神疾病之后,需要及时治疗,临床治疗主要为药物,在药物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疏导。很多抗精神疾病药物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骨密度下降,骨密度在下降之后,患者出现骨折的风险会增加,而且在出现骨折之后,还很难治愈[2]。此外长期住院还会增加患者的身心压力,造成体质下降,对患者来说非常不利。所以精神科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就需要做好护理方面的工作,做好骨密度分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应的护理,提高对患者的关注程度。骨密度分级护理主要是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对患者采取对应的护理,提高护理的准确性和和合理性,最大程度上降低骨折出现的可能性。在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在生活中做好对应的预防。做好饮食护理,能够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补充钙元素,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本次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骨折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所以说骨密度分级护理对精神科女性患者产生的积极意义较大,降低骨折出现的风险,临床要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科骨密度骨质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