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2020-06-03 02:15赵羡波季舜华范坚强包可翔陈义强方正华张明乾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变幅总糖云烟

赵羡波, 季舜华*, 范坚强, 包可翔, 陈义强, 方正华, 张明乾, 徐 赫

(1.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21; 2.南京师范大学 泰州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烟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优质烟叶原料保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云南保山隆阳作为福建中烟原料保障的重要基地,年调拨烟叶8.0万担左右,是国家级标准基地单元。该基地属于滇西高原山地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种植区[1],烟叶香型属于西南高原生态区清甜香型[2]。陈义强等[3]研究表明,确定适宜的移栽期,是充分挖掘当地气候条件优势,彰显烟叶风格特色,提升烟叶质量的有效措施。何跃兴等[4-5]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可见,烤烟播栽期是保障烤烟在不同地区适宜条件下完成其生长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优质烤烟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6]。为此,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云南保山烟区最佳播栽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烟叶样品共计4份,每份包含中等质量水平的X2F、C3F和B2F烟叶各2 kg,采用随机抽样法取样,烟叶水分要求为16%~17%;供试烤烟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云烟116,由保山市烟草公司隆阳分公司提供。

1.1.2经济数据2018年10月16日,通过云南省现代烟草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将采集的经济数据导出。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8年1-12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进行,共设4个处理,A,1月24日播种及4月20日移栽,7月23日至9月14日采摘;B,1月31日播种及4月27日移栽,7月24日至9月17日采摘;C,2月7日播种及5月4日移栽,7月26日至9月19日采摘;D,2月14日播种及5月11日移栽,7月28日至9月22日采摘。每个处理移栽面积为667m2,移植密度为1 000株/667m2。试验烟田土壤为水稻土,前茬作物为水稻,田块肥力中等,排水方便,育苗采用漂浮育苗法,育苗、生产、烘烤措施参照《福建中烟保山基地优质烤烟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执行。

1.2.2项目测定

1) 农艺性状。打顶后第2天进行农艺性状测定,每个处理按梅花型分布定选10株烟,采用皮尺测量株高、茎高、茎围、节距以及腰叶的长与宽,并观测记录叶片数。

2) 发病率。采用全样本调查方法,在团棵期调查气候性斑点病的发病情况,旺长期调查黑胫病和花叶病的发病情况;第2次采烤后,调查赤星病、野火病和角斑病的发病情况。

发病率=(感病烟株/总株数)×100%。

3) 烟叶品质。烟叶样品指标包括外观质量(颜色、成熟度、身份、组织结构、油分、色度)、感官评吸质量(风格特征和质量特征)和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钾、总氯和总氮)含量。

品质测定由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完成。其中,外观质量评价和感官评吸质量评价分别按照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原烟外观质量评价方法》和《单料烟样品感官评价方法》进行;化学成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总糖(YC/T 159-2002)[7]、还原糖(YC/T 159-2002)[7]、总植物碱(YC/T 160-2002 )[8]、钾(YC/T 173-2003)[9]和氯(YC/T 162-2002)[10]。

1.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方差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2.1.1农艺性状从表1看出,不同处理云烟116的株高、茎高和茎围等农艺性状的变化。株高和茎高:变幅分别为100~114 cm和90~104 cm,依次分别为D>C=B>A和C>D>B>A,二者均为A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茎围:变幅为8~11 cm,依次为D=C>B>A,A显著低于C和D,A与B间,B、C和D间差异均不显著。节距和叶片数:变幅分别为4~5 cm和17~19片,依次分别为D>C=B=A和A=D>B>C,二者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腰叶长:变幅为70~80 cm,依次为C>D>B>A,C显著高于A和B,A、B、D间,C与D间差异均不显著。腰叶宽:变幅为21~30 cm,依次为D>C>A>B,D显著高于A和B,A、B、C间,C与D间差异均不显著。

表1 不同播栽期云烟116的农艺性状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atP<0.05 level. The same below.

2.1.2经济性状从表2可知,不同处理云烟116的产量、产值和均价等经济性状的变化。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变幅分别为135.2~148.7 kg/667m2、3 520.61~4 117.50元/667m2、26.04~27.69元/kg和50.12%~69.12%,4个指标均依次为C>B>A>D,B和C与A和D差异显著,B与C间,A与D间差异不显著。中等烟比例:变幅为31.20%~41.62%,依次为A>D>B>C,A和D与B和C差异显著,A与D间,B与C间差异不显著。总体看,中期播栽的2个处理云烟116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优于播栽期最早和最晚的2个处理,中等烟比例则是播栽期最早和最晚的2个处理优于中期播栽的2个处理。

表2 不同播栽期云烟116的经济性状

2.2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烟叶外观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2.2.1外观质量从表3可见,不同处理C3F和B2F烟叶的颜色和成熟度的得分一致,叶片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各指标加权总计得分,均为A最高,分别为90.94分和84.95分;B其次,分别为90.41分和84.47分;D最低,分别为89.47分和83.43分。X2F烟叶的颜色和成熟度各处理评价得分一致,叶片结构、身份、油份和色度各处理评价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指标加权总计得分,B最高,为83.49分;A其次,为83.44分;D最低,为82.50分。总体看,3个等级烟叶的外观评价质量均随着播栽期的提前呈上升趋势,主要体现在油分和色度方面。

2.2.2感官评吸质量从表4可见,不同处理C3F和B2F烟叶的风格特征和质量特征得分变幅分别为6.50~7.50分、6.25~7.25分和6.63~7.54分、6.31~7.39分,依次分别为A=B>C>D、A>B>C>D和A>B>C>D、A>B>C>D;综合得分,均为A最高,分别为75.18分和73.96分;B其次,分别为74.69分和68.83分;D最低,分别为65.54分和62.60分。X2F烟叶的风格特征和质量特征得分变幅分别为6.00~6.75分和6.36~6.94分,依次为A=B>C=D和B>A>C>D;综合得分,B最高,为68.89分;A其次,为68.21分;D最低,为62.05分。总体看,随移栽期的提前,3个等级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表3 不同播栽期云烟116各部位烟叶的外观质量

表4 不同播栽期云烟116各部位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

Table 4 Sensory smoking quality in different part of Yunyan 116 at different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date

处理Treatment风格特征评价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香味风格甜感特征风格特征得分Score of 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质量特征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香气特征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换算得分烟气特征细腻度浓度劲头换算得分口感特征刺激性余味换算得分质量特征得分Score of quality evaluation综合得分 Comprehensive scoreC3FA7.5 7.5 7.50 7.5 7.5 7.5 7.50 7.5 6.5 9.0 7.65 7.5 7.5 7.50 7.54 75.18 B7.5 7.5 7.50 7.5 7.0 7.5 7.35 7.5 6.5 9.0 7.65 7.5 7.5 7.50 7.50 74.69 C7.0 7.0 7.00 7.0 7.0 7.0 7.00 7.0 6.5 8.5 7.33 7.0 7.0 7.00 7.08 70.36 D6.5 6.5 6.50 6.5 6.5 6.5 6.50 6.5 6.5 8.0 7.006.5 6.5 6.50 6.63 65.54 B2FA7.5 7.0 7.257.5 7.5 7.5 7.50 7.0 6.5 8.5 7.33 7.5 7.5 7.50 7.39 73.96 B7.0 6.5 6.757.0 7.0 6.5 6.836.5 7.0 8.0 7.17 7.0 7.0 7.00 6.94 68.83 C6.5 6.5 6.50 6.5 7.0 6.5 6.67 6.5 7.0 7.5 7.00 6.5 6.5 6.50 6.67 66.04 D6.5 6.0 6.256.0 6.5 6.0 6.17 6.0 7.0 7.5 6.83 6.0 6.0 6.00 6.31 62.60 X2FA7.0 6.5 6.757.0 6.0 7.0 6.677.0 5.5 8.5 7.00 7.0 7.0 7.00 6.86 68.21 B7.0 6.5 6.757.0 6.5 7.0 6.837.0 6.0 8.5 7.17 7.0 7.0 7.00 6.94 68.89 C6.0 6.0 6.00 6.0 6.5 6.0 6.176.5 6.5 8.5 7.17 6.5 6.5 6.50 6.46 62.57 D6.0 6.0 6.00 6.0 6.5 6.0 6.17 6.5 6.0 8.5 7.006.0 6.5 6.28 6.36 62.05

2.3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部烟叶总碱、总糖、还原糖、钾和氯的适宜含量为2.00%~2.80%、20.00%~38.00%、18.00%~32.00%、≥1.50%、≤0.80%;上部烟叶烟叶总碱、总糖、还原糖、钾和氯的适宜含量为2.50%~3.80%、18.00%~35.00%、16.00%~30.00%、≥1.50%、≤0.80%;下部烟叶烟叶总碱、总糖、还原糖、钾和氯的适宜含量为1.50%~2.50%、20.00%~38.00%、18.00%~32.00%、≥1.50%、≤0.80%。从表5看出,不同处理C3F、B2F和X2F烟叶总碱、总糖和还原糖等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

2.3.1C3F烟叶总碱和钾含量变幅分别为2.41%~2.66%和1.60%~1.74%,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变幅分别为33.40%~37.50%、21.90%~25.10%和0.06%~0.19%,除总糖外,均为A和C显著高于B和D,A与C间,B与D间差异不显著;糖碱比和两糖差变幅分别为12.80~15.39和11.40~13.50,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钾氯比变幅为8.47~29.00,B和D显著高于A和C。

2.3.2B2F烟叶总碱含量变幅为3.09%~3.60%,B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幅分别为24.00%~30.90%和15.80%~21.10%,B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钾含量变幅为1.72%~1.92%,B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氯含量变幅为0.07%~0.31%,A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糖碱比变幅为6.67~9.51,B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钾氯比变幅为5.55~25.29,A显著低于其余处理,C与D间差异不显著,二者显著高于B;两糖差变幅为8.20~9.80,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2.3.3X2F烟叶总碱含量变幅为1.62%~2.26%,D显著低于A和C,A与C间,B与D间差异不显著;总糖含量变幅为30.90%~35.20%,B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还原糖和钾含量变幅分别为21.10%~21.70%和2.04%~2.22%,二者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氯含量变幅为0.07%~0.32%,A和C显著高于B和D,A与C间,B与D间差异不显著;糖碱比和钾氯比变幅分别为14.03~19.07和6.41~29.14,二者B和D显著高于A和C,A与C间,B与D间差异不显著;两糖差变幅为9.80%~13.70%,B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总体看,不同移栽期对3个部位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无明显规律性,各处理的总烟碱、总糖、还原糖、钾和氯等含量均处于适宜范围内,较为协调。

表5 不同播栽期云烟116各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

2.4不同播栽期对云烟116发病率的影响

从表6可知,不同处理云烟116在团棵期、旺长期和第2次采烤后的发病情况。团棵期发生气候性斑点病,不同处理发病率为1.0%~4.0%,B显著高于C和D,A与B间,C与D间差异均不显著。旺长期发生黑胫病和花叶病,不同处理发病率分别为0.2%~1.5%和0~0.8%,其中黑胫病,A显著高于其余处理,C与D差异不显著,二者显著低于B;花叶病A和B差异不显著,C和D均未发病。第2次采烤后发生赤星病和野火病/角斑病,不同处理

表6 不同播栽期云烟116的发病率

注:-为未发病。

Note: -means no disease.

发病率分别为0.5%~1.0%和1.0~2.0%,其中赤星病,C未发病,D显著低于A和B,A与B间无差异;野火病/角斑病,A显著高于D,A、B、C间,B、C、D间差异均不显著。总体看,随着播栽期提前,各病害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3结论

不同播栽期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不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栽期的提前,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均呈上升趋势,但烟株的株高、茎高、茎围、腰叶长和腰叶宽等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且气候性斑点病、黑胫病、花叶病、赤星病、野火病/角斑病等病害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经济性状方面,中期播栽处理显著优于最早播栽和最晚播栽处理;不同播栽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可见,随着播栽期的提前,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但烟株的长势弱化,叶片变小,且更易感病。结合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看,1月31日播种及4月27日移栽整体表现最优,在提升烟叶质量的同时,产值下降也不明显。而1月24日播种及4月20日移栽虽质量表现最优,但其产值下降较多,不适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若能通过改进栽培措施,提升早播早栽烟株的株高、茎围和叶片长宽等农艺性状,并针对早播早栽烟株易于感病的特点,配套相应植物保护措施,采用提早播栽期对提升烟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变幅总糖云烟
新品种云烟121、云烟301烤后烟叶质量比较分析
基于代理模型的大尺寸矩形截面超声变幅杆的优化设计∗
超声变幅杆的应用与发展
大端接圆柱杆的复合圆锥形变幅杆设计及应用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传统客家黄酒的发酵条件优化
超声变幅杆与杯型工具一体化设计
水云烟作品
繁华云烟过,始觉素中欢
避雨栽培对川农泡椒1号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