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老局长

2020-06-03 12:50孔明
金秋 2020年2期
关键词:书斋局长

◎文/孔明

星期一刚上班,一个人推门进来,叫我名字。我正忙着发稿,听声,是老局长。

“坐。”我说,转过身取一个纸杯,给杯子里放了一勺明前龙井茶。这茶还是另一位老局长送我的,他退休未久。招待老朋友,我必用龙井。

老局长已坐下了,将一个大粗布袋子扔在沙发上,顺手掏出一个纸条,念了一串书名,都是出版社新出的书或者他需要匹配的书。多年来,他出门不为谝闲传,就是奔书而来。他和老伴在故乡韩城司马迁图书馆等处创建了“双英书斋”“双英书柜”,捐献图书已超过三万册。

老局长开列的书单,我只要有,肯定给他。我没有的,也介绍别的同事,尽量满足他。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他做的是善事,我没有理由不支持他。

老局长的大袋子里装满了,他照例不急着走,一边喝茶,一边讲些过往的事情。他记忆力奇好,哪年哪月的事,只要开个头,就能绘声绘色地说很多,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一个也不落。看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我再忙,也不打断他,让他说。他知道我忙,并不久坐的。一杯茶没喝完,他会端走的。每次送他出门,看见他还硬朗,便欣慰地目送他。算起来他已经88岁了。那一包书我用手掂量过,够沉的。他不是坐地铁,就是挤公交。“坐地铁、公交免费,为啥不省?”他笑着说。我知道,他出行是可以要专车的,可他嫌麻烦,更嫌给组织添负担。

老局长在位时,我是省出版社的一个编辑,知道他,他也可能知道我。抬头不见低头见,见了,像我这种小字辈的,不好意思和他打招呼。当时对他的历史一无所知,只听说上世纪60年代,他当过陕西青年报社的副总编辑,与我们的总编辑贾象实先生曾经是同事。论起来,他是当然的编辑前辈。

1993年12月,陕西省出版协会在韩城市举行出版与编辑科学研讨会,参会人员都乘火车去。火车开动后,我去锅炉房打开水,有人叫“孔明”,我闻声转身,竟是老局长。他举起一个搪瓷茶杯说:“麻烦你捎一杯水!”我接过了杯子。打水归来,见他对面空着位子,就势坐下,问:“你知道我名字?”他笑道:“咋不知道?你是出版大院的才子!”我说:“虽然我不能算才子,但你是领导,你不应该知道我呀!”彼此哈哈大笑起来。交谈中才知道他已经离休了。他说:“我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研讨会是他任上决定举办的。

他是离而不休,热心公益,参与并领导过省上的慈善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三秦文化研究会等民间机构,一些老干部的书画展或研讨会上常有他的影子。在任上时,他是行政领导,掌管一省的新闻出版工作,却与出版社的编辑多有往来,能顺口叫出很多编辑的姓名。他时常串门,到各个编辑部找熟识的人坐一坐。他耳聪目明,只要好书问世,必找上门来。久而久之,才知道此举是他投身公益活动的一部分。他对家乡有一个承诺,要在有生之年把“双英书斋”办得名副其实。善者高寿。二十多年了,为了“双英书斋”,他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苦。我问他何谓“双英”,他说:“我和我老伴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英字!”

有一年春节后,老局长现身,穿一件老款式皮夹克大衣,我开玩笑说:“您一向艰苦朴素,咋也穿皮衣了?”他郑重告诉我:“想开了,皮衣暖和!”又问:“猜多少钱?”我说:“500!”他哈哈大笑,说他200元买了两件。我很惊讶:“这不等于白送吗?”他一脸得意的表情,说:“清仓的,让咱拾了便宜!”

老局长走后,我和同事说起此事,唏嘘不已。老局长是正厅级,离休;老局长夫人是正处级,退休。两人工资相加,月超一万了,却衣食住行,从不讲究。看老局长那一身装束,说他是村里退下来的老支书,不十分相像,也七分相像呢!

又一年春,有日子不见老局长了,见到他后问故,他说清明回老家上坟去了。我很惊讶:“您都八十好几了,还上坟?”他说:“一百岁也有父母啊!”他说,清明上坟,要跑几个坟头:父母,岳父母,养父母。他的规矩是每到一个坟头,都要跪下磕头,不分亲疏。他说:“做人得有良心,不能老人下世了,就不祭奠了!”

出版大院去世了老人,很多比老局长还年轻,他照样去殡仪馆送行。他对我说:“每年要去殡仪馆多次!唉,剩下的老人越来越少了!”叹息一声,转移了话题,他又乐呵了。有同事旁白:“你看人家老局长,咋能不长寿呢!”

老局长很少说自己,有一次说他“文革”中被批斗,挨过打,谁打他了,他记得一清二楚。一位同事向他推荐邓拓的《燕山夜话》,他看后说此书好。造反派在批斗时问他《燕山夜话》是谁推荐的,他无意中说出了推荐人的名字,那位同事怕受牵连,也为了显示和他划清界限,当众打了他一巴掌。他被落实政策后,外调的人三番五次找他,追究打人之事,他却说记不清了,始终不肯改口,那位同事因此被解脱。他是这样向我解释的:“那个时代,年轻人谁不莽撞?谁不冲动?一时犯浑是可以原谅的!”

老局长说,他一辈子不和人结梁子,不整人,不给人穿小鞋,更没有踩着别人的脊背往上爬。“凡是整人的,没一个有好下场的!”说这话的时候,他站了起来,一脸的岁月沧桑。

今年以来,老局长耳朵有些背了。坐下后基本上都是他在说,我在听。听他说陈年旧事,眼前便浮现了他那一辈人的英姿风采。那一辈人是有精气神的。只可惜岁月不饶人,老局长们越来越少了,能听老局长说话是我这一辈人的福分呢!

老局长姓高,名英杰,是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成立时的第一任局长。在韩城市文庙里有一壁墙的名人录,上边就有老局长的名字。

猜你喜欢
书斋局长
书斋清赏 国画
我的书斋
名人的书斋
《书斋里的幻想者》
文人学士的书斋名
春日赏雨
谁把局长推下水
局长发烧了
鱼局长
黄局长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