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贫困片区跨域扶贫治理的精准化路径研究

2020-06-03 03:12杨秀美
青年时代 2020年8期

杨秀美

摘 要:按照国家对扶贫工作的計划要求,为了有效解决贫困户、贫困县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和相关成功经验,提出实现贫困片区跨域扶贫治理的精准化路径,旨在达到全员脱贫目的。

关键词:贫困片区;跨域扶贫治理;精准化路径

一、贫困片区跨域扶贫治理的精准化路径的需求和具体措施

(一)贫困片区资源的需求和规模

中国某市是少数民族和革命老区混居的地方,地理条件以高原、群山丘陵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传统的经济项目少,园区的劳动报酬率提不上去,生活收入严重不足,依靠现有的经济项目很难实现脱贫的目标。地理条件造成了高投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很难投资,人们收入上不去,脱贫要求达不到。只有跨区域集合不同的资源,才能达到共同脱贫的目的。

(二)要求扶贫对象的精准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化的集中是人员流动急剧增加,城市上岗率得到提高,收入得到增加,因此,贫困人群退缩分布在了村落或者以乡镇为中心偏远地区。所以具体措施上应该对扶贫对象达到精准化,以确保扶贫对象能得到扶贫措施,保障扶贫效果的最大化,从而达到整体脱贫的目的。

(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要求统筹化

西北地区偏远且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劣,可利用的资源缺少,人们收入少。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导致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缺乏,人们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得到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统筹,这进一步导致了人们生活条件的急剧下降,以及地区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想要实现全员脱贫的目的,就只能要求跨区域的统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进行整体的资源整合和规划,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和经济项目,才能有效的跨区域治理,实现全员脱贫,共同致富。

二、贫困片区跨域扶贫治理的具体措施

(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制定扶贫措施

国家财政扶贫政策一般是直接性的,体现为一次性补偿,为贫困户不断的持续性的提供扶贫资金。但这种扶贫政策,因地区的不同,时间的不同,有不同的效果。有些地区,贫困户得不到发展资金,摆脱不了贫穷的帽子。对于这些地区,财政扶贫就是个很好解决的方案。但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整体的经济结构不完善,人们即使有了发展资金也得不到发展路径,经济条件也得不到改善。金融政策是采取有偿的资金投入模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市场经济和提高贫困户生活水平的方案,同时也是按照现有的经济体系来进行扶贫的政策。

(二)在针对贫困区域制定扶贫政策时,应当处理好四种问题:

一是正确的处理好生活与发展的问题。财政补贴应当因地制宜的进行实际化、多样化的对待。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生态条件明显差异,各个贫困地区的属性不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地区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地区,资金应当保障人畜饮水、生活取暖等,支持当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事业。对于一般的贫困地区,在生活最低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应集中财力办大事,置办新的经济项目,做好经济龙头,改善当地的经济条件,带动当地的整体经济进步。

二是处理好政策扶持和财力扶持的问题。一般来说,国家财力投入只能解决贫困地区小部分问题,大部分问题得靠当地财政的支持。而苦于当地财政严重不足,应当以政策扶植为基准来进行政策扶贫。政策扶贫具有投入小,扶持力度大,应用广泛的优点。能解决当地大多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当地民众的积极性,稳定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扶贫政策由外向内输入。从整体投资来看,脱贫战略主要靠政策扶持,财力扶贫充当杠杆作用,以点带线以线在带面,从而完成最终的脱贫攻坚战。因此,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统筹财政扶持和政策扶持。具体来说,财力扶持是由外向内的扶持,而政策扶持是由内对外的扶持,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国家财力的浪费,还可以有效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是处理好各个地区的差异和发展速度的问题。跨区域模式是整合各个区域的资源来进行共同致富的行为,由于各个区域的风俗习惯不同,人文有差异,因此要充分的尊重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来进行整合,塑造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控制好经济发展的速度,避免因片面追求速度而出现产能过剩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

四是处理好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让扶贫工作只是在短时间起到作用,要实现长期扶贫的目标,让贫困户能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能在未来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人们只有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才能激发人们新的活力,新的向往。在规划新的扶贫政策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尊重科学的发展规律,应当提前规划好未来发展的措施,长期的解决贫困户的根本问题,从而使脱贫工作不再重复,贫困问题不再发生。

(三)进行金融扶贫时,对具体的项目人物和模式来进行精准化

一是对项目目标要精准。贫困地区由于人们文化程度低,金融意识浅薄,经常利用扶贫贷款来进行经济项目的创业,但往往由于意识不高,不能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规划,从而导致事业失败。由此,需要对扶贫项目长期把控。比如在扶贫贷款的下放过程中,合理的、科学的为项目风险进行把控,避免出现资金浪费,贷款资金不明的情况。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和激发贫困地区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和适应性,可以改善贫困地区金融市场的环境。此外,可以建立贫困地区长期的金融机制,增加贫困地区的金融给予,逐步减少贫困地区的发展资金问题。鼓励各地区建立新的合作社,一个项目赚取的利润为资本来进行新的运作,逐步减少外部资金的投入来逐步完成各个脱贫工作的进行。

二是对扶持目标人物的精准化。金融扶贫是有偿的经济活动,是经济市场自然形成的产物,投资者需要获取利润。基于此,投资人要对一定的风险底线和投资人物进行风险把控和风险评估,因此扶持的人物就要求生产能力强,责任感强,要有强烈的发展愿望,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生产能力,能够有效地利用扶持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当地所有人富裕起来。

三是对金融扶貧模式精准化。金融扶贫发放贷款应当根据当地的条件不同来下发不同的额度。要到根据各个家庭各个人物的不同能力,来下发不同的贷款。或者要根据个人的意愿,贫困属性和愿不愿意发展的能力来下发贷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贷款的利用性,杜绝浪费。进一步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大化收益。同等,精准化的扶贫模式可以合理的把控贷款风险,实现金融扶贫的良好的互动和互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属性。

三、完善区域经济体系

攻坚贫困战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经济发展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收入,达到全员富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金融风险和重复建设,打造贫困地区的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规划区域发展的战略要体现各区域的差异

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许多同样的产业和企业,会导致企业竞争增大,人力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生存率,增大企业生存风险,严重影响地区经济。为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应当在一个地区设立不同的产业,达到产业链的效果。从设计、生产、推广到市场各个环节,推动市场的差异化,减少企业竞争力,提高少企业生存率。在围绕整个产业链进行生产服务,从生产链往生产区进行集中转变,增加企业的多变性,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

(二)认真的做好资源总体的分配率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追求高的效率和高的利润。在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越高的利润保障,可以加快我们的扶贫步伐,因此我们要整合资源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保障脱贫战略的快速进行。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扶贫地区认真的做好资源总体的分配,避免有些资源重复利用,有些资源无法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应当按照当地资源的特色,打造区域产业链的规划,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打造特色的品牌,从而完善区域特色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做好资源的总体调查,利用总体资源的分配来达到总体资源最大的利用化,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构建能融入经济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完整的产业链和经济体系

木桶效应是指决定你桶里多少水的,不取决于你最高的木板,而是取决于你最低的木板。在经济市场中,大中小企业需要共同发展。在扶持突出企业的条件下,要注重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利用小企业来服务突出企业,互助互补,从而共同进步,促进发展新的动力。有效解决劳动力和技术管理等的优质分配,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形成良性的循环,充分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重整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当地相对完整的企业链,以期激发市场活性,提高产品的销量,更好带动当地居民脱贫奔小康。

参考文献:

[1]王璋琛.贵州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的衔接研究[J].智富时代,2017(5):89.

[2]杨晶晶,王武林.大数据时代贵州省精准扶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6(2):56.

[3]陈石光.扶贫开发工作刍议[J].乌蒙论坛,2015(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