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家风叫读书

2020-06-03 04:38艾兴君
月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钱穆当官父子

艾兴君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读书,我们称颂一个家庭读书人辈出,既懂礼仪,又讲礼数,往往会用“书香门第”一词。的确,当读书成为家风,这个家庭自然书卷气十足。一个人读书多了,举手投足,待人接物,自然会得体大方,眼界也会开阔,思想境界也会随之提高。

把读书作为一种家风自古有之。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读书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性而不喜欢读书;年纪大了,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以此告诫子孙要珍惜时光,要趁早好好地读书。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熄,幼时贪玩,无心读书。他父亲很是担忧,于是将儿子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家教对联:“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就要受罚。朱厚熄整整抄了100天,顿悟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从此,他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开始用功读书。

清代名臣曾国藩,因为“好读书”而位极人臣;“半耕半读,勤俭持家”的家风,也让他的后代不至于沦落。书可医愚,可启智;可广见闻,可增知识;可与圣贤对话,可通古今大道。

以钱穆、钱钟书等为代表的钱家家风,其中一项就是倡导读书。有人问钱家为什么能出那么多名人,科学家钱伟长戏说:“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这种好读书的家风流传不断,钱玄同父子、钱均夫父子、钱穆叔侄、钱学熙父子等钱氏后代,都是勤奋好学的典范。

当代作家梁晓声曾说,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人人都喜欢看书,喜欢思考,那么,善良、诚信、孝顺……这些良好品质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

因此,从古至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书籍,多读总归是好的。一本合适的书,起码也要读三遍。第一遍,看懂梗概和序言以及尾页,了解书的特点和独到之处。第二次阅读,记录书中的金句和道理,所以圈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次阅读,就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就出来了。

所以,书架应该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小时,父母为我买的最多的不是玩具、零食,而是各类书籍。父亲常说: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育人。母亲则以坚持写日记的方式告诉我,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当一切成为了习惯,金句就会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尤其是书读三遍,其义自见,更能使我体会到读书后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和快乐。

对我来讲,虽几经搬迁,但—直跟随我的书籍却从未被丢弃,仍好好地立在书架上。闲时抽出一本,翻看几页,既是看书,也是回顾当年的情景。还有些书,虽然早已泛黄且不再翻看,但仍清扫干净、码放整齐,不为别的,只为在我的孩子长大后,向他传递读书这一家风。

猜你喜欢
钱穆当官父子
“官必上”
敬 佛
钱穆的容与化
钱穆的容与化
官必上
当官要有什么样的“官样”
摆 棋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