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类 概括表达

2020-06-03 02:56林彬
考试与评价 2020年5期

林彬

【摘  要】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主要有分类整合与比较异同两大题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结构化思维引导学生,将分类、归类、概括的思维过程可视化,让教学有法可依尤为重要。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分类整合  比较异同  结构性思维

从2017年开始,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为“非连续性文本”。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明确要求:“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基于过往三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的得分情况及高三复习实践,可以发现目前针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教学是相对无序的,且学生答案错漏重重,例如没有分点意识、分类不准确、关注无效信息、详略不当,不懂概括等等。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笼统地将问题归结于学生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不足,实际上是学生缺乏结构性思维。教学过程中将分类、归类、概括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尤为重要。

“结构性思维,是指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整体与部分的關系,有序地思考,从而更清晰地表达,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若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的教学中,运用结构性思维将题型要求分割为有序的步骤,学生掌握该题型解题方法的效率将获得极大提升。

如果对“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大致有两大题型:分类整合题和基于分类整合基础上的比较异同题,如2017年全国二卷(垃圾分类)、2017年全国三卷(博物馆)、2018年全国二卷(创新中国)、2018年全国三卷(互联网图书出版业)、2019年全国一卷(可移动文化遗产)、2019年全国二卷(中国桥梁)、2019年全国三卷(“新型”的志愿者)等属于分类整合题,2017年全国一卷(制播运营)、2018年全国一卷(“墨子号”)等属于比较异同题。

一、分类整合题

基于对过往三年9套全国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80%的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考查的是分类整合题型。笔者认为结构性思维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步骤去训练学生:①明确任务②通读梳理(标题、概括段意)③准确分类(找大量出现的对象)④概括表达。

分类整合题解题即为问题转化为方法,同类合并。以2017年全国二卷(垃圾分类)为例,以下示范如何进行结构化教学:

(一)明确任务

教学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关注考题的关键字眼,明确任务指令。题目要求“怎样有效推进?”,可见答题重点在于方法、措施;“简要概括”即要求语言简洁;“推进”说明政府已经有责任意识。

(二)通读梳理

教师提供表格,让学生在限定时间之内梳理材料出处、标题和各段大意。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如若材料附有图表,需及时分析图表表头提示语和数据,归纳信息。学生在自主归纳段意和图表信息时,可能出现主次信息分辨不清的情况,教师可进行一定的示范性归纳,便于学生模仿学习。在其归纳完大致信息之后,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关注信息中的高频词汇,为后期确定分类标准做准备。此题归纳出来的信息里大量出现“政府”“居民”等词汇,可见实施主体为政府与居民,解决了以往因答题时分类主体不明导致失分的问题。

(三)准确分类

明确垃圾分类主体之后,教师可按照实施主体的类别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将第二步梳理出来的各段大意中关于政府和居民的信息分别填入表格。

(四)概括表达

如何获得题目所要求的的方法、措施是一大难点。教师引导时可遵循三个步骤:按要求转化、同类合并与简洁表达。垃圾分类这道题先让学生把存在问题转化为应对方法,以居民为例:“对垃圾分类认知水平低下”的应对方法就是“提高认知水平”,“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的应对方法就是“担负公民责任”等。

接下来教师需引导学生同类合并,简洁表达。学生容易遗漏刚刚在明确题目任务时所得到的信息,教师需及时提醒。例如针对这一题考虑政府这一实施主体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留意题目中“推进”的意味,出现“政府责任”字眼的分点可以舍去。此外针对居民的应对方法:“提高积极性”、“担负公民责任”“参与”都属于认知范畴,可直接归结为“提高认知水平”;“参与并准确投放”这一点中“准确投放”即为“掌握分类方法”。因此垃圾分类主观题答案为:“(1)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2)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二、比较异同题

比较异同题是基于分类整合基础上的题型,相似的教学步骤便不再赘述,教师需提醒学生明确此类题型答题要点在于对比找差异,同类合并。以2018年全国一卷(墨子号)为例,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标注各个材料的高频词汇。观察三则材料,可以发现最明显的差异点在于材料一和材料三重在描述中国、日本,材料二重在描述潘建伟个人。

由上述针对两大题型的教学示范可知,目前非连续性阅读主观题训练的关键在于能否让学生逐步具备有效筛选、归类信息的思维能力。针对这一高考题型的复习,应选取不同类型的片段材料,教师有意识地运用结构性思维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筛选、归类、概括信息,将专题复习碎片化,化整为零,逐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荣.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9(5).

[2] 盖英俊.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策略[J].语文月刊,2019(2).

[3] 潘德顺.结构性思维带给科学教学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