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待发掘的宝藏:汤用彤遗稿现状及其文化价值

2020-06-03 02:58赵建永
关键词:文化遗产

摘 要:《汤用彤全集》一至七卷出版后,又有各类汤著得以发现。为保存其研究成果,现正在搜集整理续编近千万字的《汤用彤全集》,其中大多为未刊稿。这批文稿是研究印度学、佛教、道家、道教、玄学及其相互关系史的宝库,见证了我国哲学和宗教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具有建立学术典范的意义。它的整理出版,将对相关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势必丰富学界热点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汤用彤;学术典范;文化遗产;未刊手稿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20)03-0015-08

Treasures to Be Discover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ultural Value of Tang Yongtongs Manuscript

ZHAO Jianyo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Tianj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ianjin, China, 300191)

Abstract:

After the first to seventh volumes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Tang Yongtong were published, various kinds of Tangs works were discovered.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results of his research, we are collecting and finishing nearly ten million words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Tang Yongtong, most of which are unpublished. These manuscripts are a treasure trove of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Hinduism, Buddhism, Taoism, metaphysic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They have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China, and have the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ing academic models. Its collation and public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leading role in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related ancient book collation and cultural research, and it is bound to enrich the discussion of hot issue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Key words:

Tang Yongtong; academic paradigm; cultural heritag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汤用彤先生(1893—1964年)是享誉国际的佛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也是会通三教、熔铸古今、学贯东西的国学大师。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新人文主义宗师白璧德(Babbitt)、东方学泰斗兰曼(Lanman)、美国哲学会主席佩瑞(Perry)等教授,成绩优异。他同吴宓、陈寅恪志趣相投,三人因学问超群,而被誉为“哈佛三杰”。1922年,汤用彤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的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及西南聯大常委会代理主席等职。1934年起,他任北大哲学系主任,主持系务二十多年,北大哲学学科的教学研究方向和深度均与他的研究及领导有很密切的关系。他还主持文学院及校务十多年,奠定了北大文科教学研究的基础和特色。1947年夏起,在美国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讲授“汉隋思想史”一年。1948年入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并于同年12月出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至病逝一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5年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兼《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编委。

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汤用彤的治学经历是20世纪中国学界之启蒙、求索到跻身世界学林历程的缩影。他是中国学术史上以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对中、西、印三大文化系统进行比较和会通的第一人,给后人留下了厚重的精神财富,也树立了崇高的典范。2000年,《汤用彤全集》七卷本问世,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1]。此后,陆续有各类汤著得以发现出来。为保存其研究成果,汤一介先生生前一直在主持修订原版,并搜集整理新编上千万字的《汤用彤全集》,其中大部分是未刊稿。

一、《汤用彤全集》续编的内容和价值

现版《汤用彤全集》一至七卷未及收录的汤用彤各类著述,拟分类整理收入《汤用彤全集》之续编。汤用彤关于西方哲学和宗教学的未刊发遗稿基本上可归为以下六类:1918—1919年写于汉姆林大学的论文10篇;哈佛大学时期文稿(哲学、宗教学和逻辑学三辑,32篇,附哈佛大学档案相关文献);东南大学时期讲义8种;南开大学时期讲义5种;中央大学时期讲义2种;北京大学时期讲义11种。

汤用彤的西方哲学和宗教学遗稿,内容涵括从古希腊哲学、宗教一直到“当代哲学”的整部西方哲学通史,现存近百册,目前,我们还在整理翻译中。它展示了汤用彤对西方哲学、宗教学的学习、研究和教授之经过,其中不少研究领域属国内首次开拓。他从西方学术不同学派切入,以历史比较方法叙述各派思想的基本特征及源流;着眼于中西哲学文化的相互诠释、冲突和会通,勾勒出西方哲学的中国化进路及中国哲学进一步发展的线索,给人以丰富知识和智慧启迪,同时提出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理学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等。解放前,他在讲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也注意将之与马克思唯物论作比较。这不仅可让后人看到西学东渐的学术发展过程,也有助于后人理解外来文化中国化和现代中国哲学新开展的历史进程。

《汤用彤全集》续编的中国和印度哲学、宗教类遗稿拟收:资料汇编二十多种;论文、读书札记及写作提纲百余种;讲义及课堂笔记约30种;建国后非学术类文稿(含30万字的思想学习专辑);往来书信集约五百封,附佚稿存目

参见“汤用彤未刊稿简目”,载于赵建永的《汤用彤与现代中国学术》[2]。。以上一时难以整理的部分,准备在最后一卷《汤用彤先生年谱长编初编》(70万字)中列出详细内容提要。笔者现已完成了该《年谱》五十多万字的内容,还将附录历年汤学研究资料索引。

现存汤用彤关于中印哲学宗教文化的汉文未刊稿两百余册,文献种类虽多,但均围绕着一个主题:汤用彤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治学宗旨,通过对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演变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客观研究,从中总结规律以解决中国文化如何发展的问题。为此,他从早年崇尚“理学救国”,转向具体地梳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即印度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道家道教、玄学、儒家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上述学术研究体现着他对民族文化存亡继绝的使命感,这些笔记本虽然看起来数量很多,但仍非全部,佚失的也有不少。不过仅从所保留下来的这部分笔记中,我们亦可看出其治学范围之广、治学功夫之深。

中印文化交汇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并促成从魏晋玄学到隋唐重玄学,再到宋元内丹心性学及宋明理学的发展。汤用彤的上述文稿就是对这一文化发展路径开创性探索的总结,展示了印度哲学、佛教、道教、玄学和三教关系史上所关心、争论的主要问题。这批文稿堪称研究整部印度学、佛教、道教、玄学及其相互关系史的资料宝库,是中国相关学科研究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有助于进一步确立我国在以上领域的地位,必将对有关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汤用彤通过外来文化的中国化问题研究,亦即在以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对中、西、印三大文化系统进行比较和会通的基础上,开辟了哲学、宗教学中多项新的学科领域,包括中国佛教史学科的创立、道教史学科的奠基、现代宗教学学科新局面的打开、魏晋玄学断代史的开创、三教关系与理学缘起脉络的梳理、西方宗教和哲学通史乃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传介,以及比较文化学的开拓诸多方面。即此亦可见,汤用彤的学术史研究与他对外来文化中国化规律的探索,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他对不同文化双向交流互融的识见,业已为当代文化发展趋势所证实。正因为他具有熔铸古今、会通东西的渊博学识,其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才有着超越时代的意义。

汤用彤的上述研究文稿,尤其是印度哲学、中国佛教史、道教史、现代宗教学、玄学与三教关系研究,都具有建立学术典范的意义,后人往往只有通过他的研究成果才能在这些领域有所前进,从而长期影响着这些学科的发展和走向[3]。此外,汤用彤教学南北四十余年,滋兰树蕙,领袖学林,其融贯中西的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哺育了众多弟子。其后学在魏晋玄学、道家道教、儒学、佛教、印度学、西方哲学、宗教学和比较文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夯实了中国学术研究的基础,推动了若干学科研究方法的革新。当代学界广袤森林中的丛丛繁盛,或者是他当年撒下的学术种子在开花结果,或者是根植于他曾精耕细作的学术土壤。

汤用彤的学术研究实以对儒、道、释以及中西文化差异与会通的梳理为着眼点,探索“国故”向“新知”转换与整合的途径。在具体研究中,汤用彤并不止步于意会或是章句之学,而是从旧材料中发现新问题,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究其前因后果,以穷义理、明真相。由此,他在众多领域内取得了重大建树,如在儒道释三教互动乃至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他对佛教史的三期划分、文化融合三阶段理论、黄老道家的开掘、道家到道教的演变、玄学与三教关系、本末有无之争与理学缘起脉络等问题,皆有首发之功。后学循此,犹如武陵人入桃花源,豁然开朗。

汤用彤“国故新知”的卓越之处是在这种扎实研究基础上,以主体性人格阐扬民族文化主体性,探求个体与民族的终极价值。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和转换,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力图将其转化为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他的佛教、道教研究,发现了高僧、高士对卓绝人格和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使他们的人文主义精神光芒免于雪藏,并启发今人在喧嚣尘世寻觅人生之终极价值以安顿生命。他从传统儒学中阐发出主体性道德人格在现代社会的实现路径,这将提醒国人在追求物质效益中不失精神追求,在文明多元化中不断民族血脉。

二、汤用彤遗稿的搜集与整理问题

汤用彤的著述极为丰富,经过我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编纂,其遗稿较为容易整理的部分,大多已先行校理出版[4],剩下的基本都是难以整理的手稿。现版《汤用彤全集》中,汤一介先生家藏的部分文稿,以及有不少散失在外的汤用彤的文章、讲义、书信、笔记和相关记录等,都未能收入。如不及时进行搜集整理,恐湮灭难补,所以,现在抓紧展开的工作也带有抢救性质。

汤用彤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學、贝克莱大学等校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所用的未刊讲义和笔记卷帙浩繁,且外文手稿笔迹常速记连体,辨读亦艰。他在毕生教学与研究中留下了大量未刊文献,其中外文藏书中也常写满了他和师友们的亲笔批注和题记,这都属于中外学术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要想获得有关学术史的新知,就必须从原始性的文献中取材,并据以提出新问题,再尝试加以解决。当前学界需要的正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学术史研究专著,然而,学界对此类重要基础资料的汤用彤未刊稿的研究极为有限。这对把握一手材料造成很大困难,也决定了对他的全集所进行的编排,必然需要一定的系统性和建构性,这是长期以来上述遗稿未能面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从整体上全面把握汤用彤学术思想与其全部著述的关系,并按其内在逻辑加以分类梳理编排,是一项全新的艰巨任务。其中不少整理编定的过程,既需要谨慎的考据,也需要富于想象力的构造。其困难在于:系统整理这样一位融贯古今中外的学术大师的《全集》,编纂者须具备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深厚的专业学养,还须加强与各学科专家们的通力合作,所涉学科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学、宗教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版本学、目录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这是一项前所未有且规模宏伟、意义深远的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长期以来,制约《汤用彤全集》编纂的瓶颈,一是资金不足,二是人才匮乏。

在资金支持方面,搜集和查找资料都会耗费巨大的工作量。例如,一百多万字汤用彤外文稿的专业翻译,以及专家咨询、审定、统稿、研讨会等事项,都需要悉心筹组。散于四方的汤用彤文稿约有上百万字:在国内,收藏于各地的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善本室、拍卖处,特别是他任教过的一些地方;在国外,则分布于美国、尼泊尔等地,查阅较为不便。搜集私人收藏或拍卖的信札、讲义等手稿,所需费用极高,每份往往要价数千元。有些档案馆,看一次就收费数百元。与之相关的扫描、复印、劳务等费用虽相对较低,但以上总数却是不小的开支,所以,仅靠出版社的慷慨出资是不够的。

因此,《汤用彤全集》的编纂还需争取申请列入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和其他各级出版及研究基金等项目,并争取各界赞助,以加速出版进度。其中,适合申报古籍整理研究立项的就有:根据汤用彤未刊札记重新整理出全本《校点高僧传》;汤用彤佛教、道教、医学史和三教关系史料汇编;汤用彤家传古书的整理研究,包括目录详注、题记、校勘、眉批按语,以及其中夹藏的书信、提纲的梳理,等等。例如,由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编纂的《汤用彤眉批金陵本高僧传》于2017年10月出版,备受学界关注和好评。乐黛云教授在为该书所作序中,记述了汤用彤有关未刊稿的整理情况。张雪松与杨浩合写的《前言》、王颂所写《出版后记》介绍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编辑经过[5]。此类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还有很多,亟待组织展开相关工作。

在人才团队方面,则与汤用彤遗稿整理的难度有关。汤用彤外文稿的整理翻译有别于现行外文版图书的汉译,而且难度更大。具体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是汤用彤的许多手稿写于一百年前,里面的引文往往是数世纪前的古旧用法,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现行语法去理解。

二是汤用彤掌握八门外语,除最常用的英语外,还有梵文、巴利文、希腊文、拉丁文、德文、法文、日文等,这些外文在现存讲义和读书札记中也多有使用,此类全面的翻译人才颇难寻觅。

三是外文手稿的字迹辨识、订正、归类等整理工作难度也不亚于翻译。如文稿字母符号难于辨认,经常出现的各种缩写和顺序不甚明确的字句等难题,这些都是拦路虎,需要具备相应的学识才能较好地理解,并清晰地再现出来。笔者在校订七卷本《汤用彤全集》[6]时,对此深有体会,初览汤用彤外文手稿,如观“天书”,片言只语绝难认出。一些外语很好的学者也多只懂印刷体,并不熟悉手稿速写花体。盖因手写体外文的辨认需要一个長期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笔者经过长年累月的揣摩,才仅止于能够基本辨识清楚。

由于手稿难免有笔误,这就需要根据文意校正,并酌加一些解释说明。我们对汤用彤外文稿的译注,以“书名必译,有词必释,引句必溯其源”[7]为标准,虽很难做到,但正如高山杉先生所说,对“求真务实的学者,却是学术良心的‘无上命令要求他必须负起的责任。这些工作实在太难了,恐怕只有汇集众人的力量,才能做到无限趋近于理想的地步”[7]。

汤用彤汉文稿的搜集和辨正、分类、点校等整理工作,也常遇以上类似情况。如果说学衡派有什么缺陷的话,他们的最大不足可以说是将其高深的文化学术理念埋藏在现代普通民众难以理解的旧式文言文中。作为学衡派核心成员,汤用彤在解放前基本使用文言写作,而且常采用传统句读而不用新式标点。为便于当代人更好地理解,整理他的很多遗稿时,我们都需依照现行汉语规范适当加上标点并分段。对一些珍贵典籍和大师遗稿进行整理翻译,并加以深层次的“校订”与“注释”,乃是一项高难度的学术研究工作,理应得到重视。但实际情况却像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古籍整理专家所言那样:“现在古籍等文献整理吃力不讨好不说,在现行评价体制下,连学术成果都几乎算不上,谁还愿意操这份心呢!”

为整合团体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汤用彤全集》编纂的进展和保障整理编校的质量,有必要筹建全集编委会,集结国内外相关领域一流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和编委。汤一介先生曾多次主持新编《汤用彤全集》的研讨会,并亲自草拟过一份编委会名单(今存笔者处),顾问有汪德迈(法)、饶宗颐(港)、星云(台)等文化大师。编委以汤用彤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为主体,还包括热心支持全集编纂的专家,像陈鼓应、杜维明、赵敦华、陈来、李存山、张志强、洪修平等知名学者。此外,还应成立专门的工作委员会来具体落实各项繁杂的事务工作。

目前,整理出全本《汤用彤全集》的便利条件是,汤用彤的大宗未刊手稿尚在,并且当年他写这批手稿的所读之书也多有保存。汤用彤费尽毕生心血而搜聚齐备的相关研究资料和撰写的文论,可为后学在把握治学门径和对许多学术问题的探讨上,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

三、汤用彤手稿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汤用彤以其毕生精力倾心治学,为学界树立了一座人文学术的丰碑,《汤用彤全集》已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全集之一。他的文稿很少一挥而就,往往几经修改。从这些修改中,我们可以读到汤用彤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古朴厚重的笔调文风,更能领会到他写作中完整的心灵轨迹和隐藏的思绪演变。他的手稿大多是用毛笔或钢笔一笔一画写成,既是世间珍本,也是孤本,而手稿上的修改以及各种标注,更是研究作者及其作品的珍贵资料。

在敲键盘代替爬格子的当代,手稿日益成为不可再生且逐渐失传的稀缺文献。收藏手稿,可以保存文化的记忆。保护手稿,是抢救文化遗产的传薪接力竞赛。手稿流传,弃易存难,因年久日长,汤用彤的一些手稿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用宣纸和毛笔书写的手稿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但有些纸质较次的遗稿,极易受到损坏。有的手稿现已发生氧化现象,字迹模糊并不断消退,有些纸张发黄脆化,一碰即裂。汤用彤大宗珍贵遗稿有些已有上百年历史,历经战乱劫火却能大体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为防止其手稿继续磨损和遗失,宜及早拍照、扫描,进行数字化保存。有条件时,可将这些手稿制作成缩微胶片,并建立影像数据库,以供学界研究。

如何妥善保存名家手稿是一大难题。国家图书馆对所藏手稿做过纸张耐久性试验,发现不少手稿已处于较严重的老化状态,特别是手稿在塑料纸密封状态下,纸张老化程度反倒要快得多。而汤用彤手稿很多都是用塑料袋封装的,今后宜及早更换成其他更好的储存包装方式。如国家图书馆的名家手稿存放于专室,温度长年控制在18摄氏度、55%湿度,不但恒温、恒湿,而且防火、防水、防虫、防盜。近年,为防止大气污染造成藏品酸化,还专门增设了过滤装置,享有敦煌文献同等待遇。但私人保存和普通图书馆,硬件条件一般都不达标。

汤用彤手稿和家传藏书是汤一介先生心目中最宝贵的财富,但2011年他作出决定,把这批手稿与自

己所有的藏书共4万册,全部无偿捐赠给北京大学。这一决定不仅让广大学人动容,更让人们看到他豁达的胸怀和令人钦敬的大师风范。汤一介先生临终前夕,还在为这批手稿和藏书存放的具体事宜而竭心尽力,并最终落实了由专门图书室来保藏的协议。现在,汤用彤和汤一介先生的古籍藏书已妥善安置在北大图书馆的主馆,他们的手稿和非古籍类书籍则收藏于北大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的“汤用彤、汤一介藏书室”。

湖北黄梅的汤用彤纪念馆[8]在兴建时,我们就曾论证过上述问题,并准备搜集齐汤用彤的全部相关资料,包括汤用彤本人著述和汤学研究界的成果,涉及各类文献材料数万篇,附以各时期全部照片及相关说明。我们规划的展厅也按照新本《汤用彤全集》拟附录的年谱长编的内容框架,从新的视角和不同层面,充分展示能体现汤用彤人生各阶段丰采的文稿和图片:少时深厚家学渊源造就的扎实国学功底,青年时留学海外、建功中华的雄心抱负,任院校领导时高明的治校办学方针对北大学科、学风建设的奠定之功。他为北大复校尽心尽力,并于危难中出任北大第22任校长,率领师生护校,迎接解放,建设新北大。他一生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汤氏家训家风,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热忱参与社会启蒙和改造;为中华文化复兴和解决文明冲突而勇于担当,不懈探求。我们目前展开这项工作的有利时机是汤用彤的学生及当事人,像乐黛云、汤一玄、张岂之、张世英、杨辛、黄心川、许抗生、武维琴、郑敏、何兆武诸先生可资求证。

2012年6月9日,时任《历史研究》主编的史学家李红岩先生在参观北京大学燕南园中陈列的汤用彤遗稿时,向笔者提出建议说,在同一套全集里,可以同时收录影印稿和排印稿,这方面的成功先例有2009年出版的《陈垣全集》。这样,一方面尽可能地保存原稿的风貌;另一方面将会大幅加快整理出版的进度。因此,《汤用彤全集》采用影印和排印相结合的方式出版,亦不为失体破例。随后,笔者将之转告汤一介先生,汤先生也认为切实可行。

今后,我们应加强手稿征集工作,在妥善保存这些手稿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学术文化价值。难以整理的部分可以影印出版,因为排印版《汤用彤全集》不论如何齐全,终究只能呈现研究的最终成果,很难反映写作过程。而我们从手稿反复修改的墨迹中,能体会到汤用彤对著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治学的态度。作为一种更为鲜活的文本,影印手稿见证了这位杰出学者的人生轨迹,可视为其学术和艺术的共同结晶。

推进学界的汤用彤研究,离不开对其遗稿的搜集、保藏和整理。为此,汤一介先生在汤用彤逝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从未间断这项工作。汤一介先生晚年有两大心愿:一是编完《儒藏》精华本,二是续编《汤用彤全集》。汤一介先生以耄耋之年主持国家重大项目《儒藏》工程,有数十所高校和海内外数百位学者需要经常联系,并解决相关问题,还有北大儒学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公务缠身,能休息的时间很少,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但他百忙中依然抽空审定笔者校订的汤用彤文稿,有时还亲自动手整理,为《全集》的圆满完工而殚精竭虑[9]。虽然笔者在本世纪初就参与了《儒藏》工程的发起工作,但为不使汤先生在整理父亲遗稿方面过于劳累,而有更多的精力建设《儒藏》事业,也为了能让汤先生在有生之年看到新编《全集》出版,笔者尽可能地减少乃至回避在《儒藏》的工作,竭尽全力投入到《汤用彤全集》新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当中。

笔者整理研究汤用彤遗稿的系列文章并发表后,常有出版社希望笔者能再多整理些,辑成《汤用彤哈佛大学手稿》《汤用彤往来书信集》《汤用彤手札笺释》等书出版。起初,我们担心影响正在全力进行的新编《全集》,而未及落实。汤一介先生去世前不久在家里对笔者说:“等新编结束后,如果原出版社不准备接着再出全本的用彤先生全集的话,那就让其他有优势的出版社来出吧!书信集也可出单行本。我若做不动了,就由你来接着干。”结合此前汤一介先生为笔者整理和发表汤用彤未刊稿而亲笔签署的授权书来看,此言几乎可视为汤先生对笔者的临终嘱托。汤先生生前对拙编《汤用彤往来书信集》也作了审定,并为之亲撰前言。

汤一介先生多次召开新编《汤用彤全集》的编校工作会议,请各界专家参与研讨和落实。鉴于上千万字的全编工程浩大,为避免《全集》出版无涯无尽,故编者分期、分批来落实工作。笔者协助汤先生制定了依次出版的规划,先编好11卷本《汤用彤全集新编》,再接着出大全本的《全集》。2012年4月,汤一介先生与中国书籍出版社签定了《汤用彤全集新编》的出版合同,并将之作为《全集》全本的阶段性成果先期出版。这套《汤用彤全集》的增订本原拟于2014年底前发行,但在汤先生2014年9月辞世后出版计划有所推迟。所幸2015年这套书列入了国家社科基金出版项目,现已基本编好五百多万字,即将付梓。

搜集齐全的续编可达近千万字,将会远远超过以往版本《汤用彤全集》的字数。发掘这座文化宝藏,不仅可使世人全面了解汤用彤学识之精深渊博,更能为重审中国学术史上很多重要问题提供原始文献依据。比如,一些未刊材料颇能说明汤用彤与白璧德、兰曼、欧阳竟无、陈寅恪、吴宓、熊十力、冯友兰、钱穆、胡适、傅斯年、郑天挺、向达诸师友的学术互动,从而有利于解决学术史的许多悬案。

汤用彤毕生,中西文化冲突不绝于缕,然他于森严的文化对垒中,以切实的文化研究预言不同文化融合之可行。汤一介先生继其志,接续深入探讨了文化发展平等交流的双向选择问题[10-12]。针对“文明冲突论”,他提出应倡导源于儒家思想的“文明共存论”[13-14]。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世界局部冲突不断,但文明对话的呼声日益增强,不同文明只有平等交流才能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汤用彤关于佛教等外来文化与儒家、道家与道教等本土文化,由冲突至融合规律的整理总结,对当今各文明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多元一体化”的文化重建极具借鉴和启迪价值。可见,汤用彤关注的问题和方向依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以此观之,汤用彤以上研究的价值就不仅局限于中国宗教学、哲学领域,而且对于东西文化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汤用彤遗稿见证了我国哲学和宗教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能够为学术探索解决疑难,还可为一些人生问题答疑解惑——其“论衡三教”和中外文化都是从人生的终极关怀上来阐明自己的看法。它的整理出版,有助于人们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汤用彤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更将惠泽学林士人在相关领域里的传承和推进,势必丰富学界对中国路径、文明交流互鉴等热点问题的讨论,并进一步改善学衡派及相关文化研究的现状。

总之,汤用彤的治学态度、学术方法、研究成就和教育理念促进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与创新,并仍会持续对我国21世纪的哲学、宗教学等学科建设,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学衡派中坚人物,汤用彤的一些思想曾被低估,现在回顾和梳理他的学术研究工作,“继往”之余,更为“开来”。这不仅对系统总结他的治学思路和方法有重要意义,也将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哲学和文化研究范式的发展创新,为中国人文学科的未来发展谕示一条新的出路。

季羡林盛赞汤用彤是“不可超越的一座丰碑”[15],我们细读汤著,当知良非虚言。汤用彤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己任,是一位既遍览佛藏,又精通道藏及四库的文化大师。近年来,我国虽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印度哲学、佛教、黄老学、道教、玄学和“三教”关系史等领域成果丰硕,但仍是对汤用彤研究体系的发展。因此,认真系统地梳理总结汤用彤的相关研究,将有助于把握和更深入地探讨中外宗教史、哲学史和跨文化比较等学科的研究方向。今天的中、西、印宗教和哲学史的研究,如要突破汤用彤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水平,还必须建立在充分继承汤著体系的基础上。上述遗稿的整理出版,必将在这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建永.《汤用彤全集》的编纂和学术意义[J].出版发行研究,2011(12):59.

[2]赵建永.汤用彤与现代中国学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99-307.

[3]赵建永.汤用彤南开时期讲义初探[J].南开学报,2019(5):34.

[4]赵建永.汤用彤著述整理出版历程述评[J].中国文化,2013(2):243.

[5]汤用彤.汤用彤眉批金陵本高僧传[M].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编.北京:线装书局,2017.

[6]赵建永.《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校读记——兼谈《汤用彤全集》的编校经过[J].法音,2014(3):51.

[7]高山杉.《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中的若干遗留问题[N].东方早报,2009-12-27.

[8]陈健雄,王政,吴志雄.国学大师汤用彤纪念馆在黄梅奠基[N].湖北日报,2012-10-06.

[9]赵建永.明师引路——深切缅怀恩师汤一介先生[N].光明日报,2014-10-31.

[10]汤一介.文化的双向选择[M]//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11]汤一介.论文化的互动认知[M]//乐黛云.季羡林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TANG Y J.The Entry of Indian Buddhism into China: The Merger of Two Cultures: An Outline, Confucianism, Buddhism, Daoism,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M].Washington: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1991.

[13]湯一介.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哲学研究,1994(3):17.

[14]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对“和平与发展”问题可有之贡献[C]//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第二届“北大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季羡林.汤用彤全集:序一[M]//汤用彤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4.

(责任编辑:张 娅)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ask 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