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国际标准化面临问题的案例分析

2020-06-04 09:44赵学谦
染整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导则秘书处纺织品

赵学谦

(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TC38纺织品技术委员会/SC1有色纺织品和染料的测试分技术委员会,江苏苏州 215228;2.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标准化所,江苏苏州 215228)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简称ISO)是世界上最大的标准化组织之一,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国际电信联盟(ITU)并称世界3 大标准化组织。ISO 组织下属247个行业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简称TC),所制定的标准已经超过了22 000 项,覆盖了全球从农业到建筑,再到食品、医疗、船舶、铁路等几乎所有行业,通行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纺织行业也不例外,中国纺织行业中的国家标准大多是对ISO 纺织品相关标准的采标。中国自1978 年起成为ISO 的常任理事国,并在其中不断发挥作用和扩大影响力[1-3]。

自2008年起中国实施标准化战略,有大量的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加入ISO不同行业的多个TC,参与标准的制定及相关工作。由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在ISO 组织中占据重要地位,ISO 为了鼓励新加入的亚洲国家以及增加第三世界国家的参与度,并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化能力建设,采用结对政策(Twinning Policy)来应对不断加入的新成员渴望承担职务并拥有一定标准制定话语权的期望。结对政策的基本实施方法是通过两个国家代表同时承担,从行业的TC秘书处、委员会主席以及工作组召集人来实现,并且是一个长期计划。中国代表在ISO的多个标委会中都利用结对政策实现了承担职务或掌握话语权的目标。但随着中国在各个TC 中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挤占了一部分发达国家的发展空间,很多国家代表向ISO 最高管理层技术管理局(Technical Management Board,以下简称TMB)反映了这一状况。ISO 最高决策层为了平衡各国的份额,突然于2018年初发布了对结对政策的修改,要求超过5 年的结对成员必须在2019 年5 月之前完结这一政策,不再允许在Twinning policy的框架下同时有两个及以上的国家承担秘书处或者主席和召集人,即使是最新签订的协议还未满5年的状况,也需要在期限到达5 年后终止协议。这一决议对众多加入ISO组织的中国各行业机构和企事业代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单位为了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正处于上升势头,出现这样的局面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危机。

作为ISO众多TC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纺织品技术委员会同样受到了类似的波及。本文通过笔者所在的纺织品技术委员会针对这次危机的研究、斡旋,制定应对方案直至成功化解的案例,对纺织行业进一步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站稳脚跟,不断拓展,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并提供了参考的范例。

1 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echnical Committee TC38 Textiles)

纺织品技术委员会是ISO 组织第38 号技术委员会,成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和ISO 组织成立相近的年份,是一个传统行业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下属10 个工作组和4 个分技术委员会(Sub-Committee,简称SC),有75 个国家成员参与其中;所制定的标准涵盖纤维、纱线、线、粗线、绳索、面料、其他加工纺织材料以及与之相关的测试方法、术语和定义,纺织产业加工和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助剂和化学产品等400 项。作为中国代表,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权,于2007年的印度年会时正式加入委员会,并与日本代表签订了结对协议,于2008年4月起共同承担TC38的秘书处运营至今。

1.1 有色纺织品及染料的测试分技术委员会(ISO/TC38/Sub-Committee 1 Tests for Coloured Textiles and Colorants)

作为TC38 下属的第一SC,有色纺织品及染料的测试分技术委员会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56年成立以来,下属5个工作组共制定了100多项国际标准,涵盖与颜色相关的纺织品及印染助剂的各类检测方法,共有42 个国家成员参与其中。作为中国代表,盛虹集团有限公司也同样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权,于2010 年与英国BSI 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承担该SC 的秘书处运营至今。需要指出的是,该协议不同于结对协议,是一份分享(sharing)承担协议,该协议最早是由英国BSI和美国ANSI共同签署,分享秘书处的运营。当时ISO 的结对政策还未出台,后来美国自动退出该协议,由中国顶替美国原来在协议中的位置,使协议得以延续。

1.2 清洁,整理,积水测试分技术委员会(ISO/TC38/Sub-Committee 2 Cleansing, Finishing and Water Resistance Tests)

清洁,整理,积水测试分技术委员会是TC38下属的第二分技术委员会,该SC 秘书处由中纺标检测公司代表中国和日本方面的代表通过结对政策的方式共同承担。与其他结对方式不同,在该政策下,中国是主导的一方,而日本方面由于进入该委员会较晚,是被结对的一方。当政策到期时,如果没有特别的指示,日本将会自动退出该协议,而中国则会继续独立承担该秘书处。

1.3 纤维和纱线(ISO/TC38/Sub-Committee 23 Fibers and Yarns)

纤维和纱线是TC38 下属5 个分技术委员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40 个国家成员组成。该SC 秘书处由江苏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代表中国和韩国方面通过结对政策共同承担。

2 结对政策修订的影响

ISO 组织制定结对政策的初衷是发展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标准化这个联盟中,让发达国家带动发展中国家,让标准化建设已经成熟的国家帮助标准化能力较弱的国家,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两个以上的国家都想在各行业的TC 中担任职务的争端,既能扩大组织的影响力,又能提高成员国参与的积极性,是一个有着较大促进作用的政策。但随着中国的发展势头急速上升,在各行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必定会造成一些对话语权和组织中项目有争夺的发达国家产生不满,类似高铁、烟草等行业都普遍存在这样的状况。当这些情况反应到ISO 的最高管理层也就是TMB 时,由于管理局的主要成员大多由发达国家组成,他们在共同研究制衡中国发展政策时,发现中国在各TC 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通过结对政策来进入委员会并掌握重要权限,因此结对政策就成了他们抓住的关键点,最后几乎是一边倒地投票通过了对该政策进行修订的议案。2018 年6 月14日,TMB 正式发布了新一期的结对政策修订案(如图1 所示)。

图1 TMB结对政策修订案封面

该修订案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有两点:(1)对于新申请的结对国家审批收严,只有完全符合条件的两个国家之间才能形成结对组,否则不再准予通过结对来参与TC 的行政和技术工作。这对正在准备加入ISO组织新行业TC的国家代表可能是一个打击。(2)对于已经存在的结对国家成员,必须在5年内完成项目,终止结对协议;超过5年的必须立即终止,只能保留一个国家成员继续承担相关职务。这一点对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在这项工作上的成员也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因为当初的结对政策,中国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签署协议,一旦只能保留一方,那么作为弱势一方,而且是该新修订案所针对的一方,自然会处于非常不利甚至出局的境地。

3 纺织品技术委员会的应对

3.1 修订政策下达初期

早在新结对政策正式下达前的几个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已经跟各个参与ISO组织的机构和委员传达了这个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虽然经过国家层面的多方努力,但是仍然难以转变国际形势,各个TC只能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去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和继续担任相关职务的机会。

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前,纺织品技术委员会TC38内的气氛相对其他一些争夺激烈的TC来说还是非常和谐的,共同承担秘书处的国家之间关系都比较融洽,合作比较愉快。而且中国代表并没有完全像结对政策一开始描述的那样,由发达国家带动发展中国家,标准化能力强的国家帮助弱的国家进行能力建设,而是双方完成的工作都一致,处在同一层面上,甚至很多时候中国更积极地完成了更多的工作。所以在这个政策正式出台之后,合作双方都有点诧异和不知所措,对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个有点突然和全新的阻断合作的规则,一时之间都没有头绪,各方都陷入了沉默。原因是:(1)双方的合作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突然失去自己的默契搭档是一个重大的损失;(2)双方都了解无论哪一方都不想离开这个重要的位置,但不管谁留下,肯定都要面临一场对弈甚至正面冲突。TC38 内部几个相关单位之间只能相互通气,确认类似事件,并决定暂时静观其变,如果国际上其他TC有好的解决案例,再去效仿、尝试。

在此期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集了国内所有涉及结对政策、参与ISO 的相关单位去北京集会商讨解决方案,但由于各方参与ISO工作时间都不长,而应对这个政策变化又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而笔者想到自身所在的TC38/SC1并不是通过结对政策,而是通过分享协议来进行合作承担职务,并不属于此次新政的范畴,所以在会上提出这个提议,其他TC 的中国代表都可以借鉴,尝试用类似的协议来规避结对新政的影响,维持或延续与他国的合作,与会代表都表示这是一个可行的保留方案。

3.2 TPM的来信

技术项目经理(Technical Programme Manager,简称TPM)是ISO最高管理层TMB下属执行机构中央秘书处(ISO Central Secretariat,简称ISO/CS)的工作人员,每个TPM会负责某几个TC的行政工作,包括网络系统维护、人事更替、项目监督、TC与管理局中央机构之间的政策下达和沟通联络。

正当各方商讨如何应对这一政策变化的时候,2018年9月初来自ISO/CS的邮件打破了沉默,负责对接TC38的TPM在邮件中引用了结对政策修订核心的3个要点,另外还自己加上了第4点(轮替和分享秘书处也同样不允许),并用醒目字体标出。几个小时之后,TPM 又追加了一封邮件,原文说到:“I should add that for shared secretariat such as for ISO/TC38/SC1,we're currently looking into how to deal with these shared secretariats outside of Twinning (which have never been allowed by the Directives) and the matter will be brought to the DMT for consideration with other similar cases.”字面意思为:必须要加上对TC38/SC1这种游离在结对政策之外的分享型秘书处(从未被导则所允许)的调查和解决办法,这个特例需要导则编辑组一同考虑类似的案例。这里所说的导则就是ISO 导则,即ISO 所有事物处理和TC 运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一切标准制定、委员会的架构组建和日常管理都要遵照导则执行,其地位类似于国家中的宪法。这个内容的出现,尤其是括号中的强调内容,无疑是给原本保留了以TC38/SC1 这种合作模式作为应对新政策基础范例的所有相关结对和非结对合作秘书处以沉重打击。一旦TPM的说法成立,那就意味着中国代表在相当数量的TC中面临完全出局的最坏结果。

3.3 TC38/SC1的首先回应

面对的情况非常危急,而且TC38 涉及结对政策的几个板块都是合作超过5 年以上的秘书处,这意味着需要在短时间内突破解决问题,否则就要终止合作,退出承担地位。笔者已在SC1 秘书处工作多年,了解一些秘书处合作建立时的情况,以及一些相关协议签署的内容,对TPM的话并不完全认可。针对对方的来信,笔者立刻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及导则的相关条款,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终于找到了对中方代表有利的论证和相关材料,结合时下局势和ISO 的发展战略回复了一封长邮件给TPM 进行交涉和争取。这封邮件主要分了5个重点来回应TPM之前的邮件:

(1)首先ISO/TMB此次所发布的新政只针对通过结对政策建立合作的相关国家,条款中并未涉及任何其他方式建立合作的TC,所以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去讨论如何处理分享秘书处的问题。

(2)TC38/SC1秘书处的合作在中英双方之间并不是通过结对政策结合,而是中国顶替原先美国的位置,这在之前签署的协议中说明过,双方之间属于平等关系,与结对政策中的一方帮助另一方建设标准化能力不同。

(3)分享秘书处很早就已经存在,为何要同现在的结对政策一起处理?假设分享协议不被导则所允许,为何当初中英签署协议时没有任何相关方提出异议?在多年的运行中,没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前几任TPM在秘书处轮替转换时也没有提出来,并且中国还未加入该TC 时,英、美就已经用这种方式合作多年,同样无人对这点有疑问。另外,在ISO导则第一部分1.9.1条款中明确指出:如果有两家及以上的国家成员提出要承担同一个SC 秘书处,TMB 将对秘书处的安排做出决定,从英美、中英已经签署的协议来看,协议得到了TMB的认可。

(4)多年来,中英双方通过分享秘书处的协议合作无间,委员会下属的项目、会议进展顺利,没有任何任务有过拖延或者合作不利导致出现问题,下属成员国也从未对双方的合作有过任何不满。

(5)中英双方在纺织和印染领域都有着雄厚的资源,中国有着巨大的相关产业,而英国也有着无数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人才,失去任何一方对本秘书处来说无疑都是极大的损失。ISO的战略要在5年内建成世界最大、最好的标准化机构,如果不充分利用各国的资源,这个战略如何实现?

邮件最后,笔者表示同意TPM 关于ISO对结对政策修改的前3 条规定在邮件中的引用,但并不认同第4 点,需要给出理论支撑和引用出处。经过邮件的沟通,TPM 终于承认第4点,也就是“轮替和分享秘书处也同样不允许”的观点可以忽略,并且会把相关建议和意见提交最高层讨论,之后会给出最终意见并编写在ISO导则中。

3.4 各方积极商讨,共同应对

与TPM 对话之后,笔者意识到,任何想要维持合作局面的代表各方需要抓紧时间积极行动,不能坐等截止时间,导致局面被动甚至无法挽回。TC38/SC1秘书处立刻联络英国方面沟通了此事,并表达了双方这么多年的合作都很愉快,希望继续合作下去,英国方面也回应了相同的意向,并表示会把这个意见发送给ISO中央秘书处。同时,笔者也立刻联络了TC38秘书处以及TC38/SC23秘书处,通报了这件事,并且希望他们也立刻联络各自的合作国家代表,争取结成统一战线、口径一致,向上传达保持合作的意向。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契机和突破口,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扭转局势,达成目标。

在各自沟通协调、保持联络的情况下,各层面的进展都有了新的成果,最后趋于一致,形成相同的意见文书传达给了TPM和ISO的最高管理层。

4 决议下达,目标实现

在经过4个多月的等待之后,ISO/TMB终于下达了最新导则修订版的内容,其中专门提到了关于不同国家成员合作和轮值担任秘书处的条款[4](如图2所示)。

图2中黑框部分所描述的内容为ISO导则中1.8.1和1.9.1 的附加和补充条款,即在制定ISO 标准时,两个国家可以在委员会的秘书处、主席上进行合作,在战略思维、分享资源及承担工作时相互支撑。在官方上,主席和秘书处只会有一个代表;合作的双方,如果一方已经担任了秘书处,建议可以拓展另一方的参与,例如让另一方承担主席职务。另外,根据TMB 的工作程序第八章,秘书处相关程序修改为允许存在轮值秘书处的可能性,只要经过TMB的批准(SC可以通过所在TC的批准)。

通过这些官方描述和原文中对于两国双方的合作及资源利用支撑的描述可以看出,ISO 最高层对于邮件对话中所列举的5点论述是认同和采纳的。我们终于成功地让“轮替担任”成为相互合作合法合规的牌照,继续让每个原来结对组成并且合作成功的国家双方继续并存,承担职务,实现长期合作共赢,也可以让众多处于危机中的中国机构和代表解脱出来,继续专心于行业和标准化事业的奋进和探索。

5 结论

在ISO/TC38 2019 年10 月年会上,各级秘书处都终止了结对协议,并在TPM的见证下签署了新的轮值协议,开启了合作新篇章。自此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1)国际标准化领域既是技术合作、竞争,也是国家间的博弈,面对问题时须积极应对;(2)对规则和法规的把握要清晰和准确,遇到争端,要合理利用规则和行势,找出最恰当的方案和论据争取利益最大化;(3)在不同的TC 中都要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与其他成员国深入交流合作,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不同的TC 都能展现个性化和差异化,让不同的政策无法针对所有区域进行制约;(4)中国代表在国际层面需要团结一致,互相分享有用的经验和对策。

图2 TMB对于ISO导则的最新更新中关于秘书处合作的规则

猜你喜欢
导则秘书处纺织品
开发建设导则于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以桃浦智创城为例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省社管局2022年“每周一课”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线上参加省科协举办的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
学会秘书处参加CCS广州分社召开的辖区国内船设计质量研讨暨集中审图宣贯会
学会船史专业学组在秘书处召开研讨会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品结构统计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岛、城、人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