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蒙古族刺绣纹样的研究及创新设计

2020-06-04 09:44雒彬钰闫亦农肖丽瑶曹莹莹
染整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蒙古族刺绣纹样

雒彬钰,闫亦农,肖丽瑶,曹莹莹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80)

蒙古族刺绣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刺绣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蒙古族文化与艺术的集大成者和守望者,反映了蒙古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由于保护和重视的力度不够,蒙古族刺绣失传严重且难以推广。本文以蒙古族刺绣纹样为研究对象,梳理蒙古族刺绣历史脉络,并对蒙古族刺绣纹样的分类、寓意、布局、色彩和针法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蒙古族刺绣纹样更好地融合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达到保护、传承并创新的目的。

1 蒙古族刺绣的历史溯源

蒙古族刺绣起始于古代游牧时期,发展于南北朝、隋唐时期,壮大丰富于宋元时期,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蒙古族刺绣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时期,据阿木尔巴图在《蒙古族美术研究》中提及,早在2000 多年前,匈奴就已经擅长刺绣了;同时东胡系统的乌桓妇女都刺绣和织毛毯[1]。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在服饰、军事等方面向周边游牧民族学习和靠拢;武灵王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2],饰牌上都以动物纹样为主。与此同时,北方游牧民族也开始学习中原地区的刺绣工艺。

南北朝时期,有文献记载:“北齐鲜卑墓道东壁上层,驼群中,一蒙古人戴伞形儿帽,胖圆脸,大眼深目,身穿圆领长袍,绣红花黑靴。”[1]隋唐时期,唐穆宗与回鹘汗国和亲,将太和公主许给了崇德,回鹘汗国宰相杜元颖代表回鹘汗国献给唐廷的礼品中就有“白锦”和“白练”[3]。

宋元时期,据《蒙兀儿史记》记载:“秃马敦人好歌舞,被服缯绘。”说明秃马敦的妇女貌美,善歌舞,长于刺绣。《黑鞑事略笺证》中提到:“其服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革新以拧丝金线,色以红紫绀绿,纹以日月龙凤,无贵贱。”说明当时蒙古服饰都有刺绣,并绣日月龙凤作为装饰[1]。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的“梅花蜂蝶纹蓝色罗地绣巾”显示出辽代契丹工匠刺绣艺术的高超水平[4]。元朝时期,统治阶层对刺绣非常重视,设立了很多关于刺绣的机构,如绣局、纹锦局等。刺绣艺术不仅得到了统治阶层的垂青,也得到了平民的喜爱。《通制条格》卷九记载:“职官除龙凤纹外壹品贰品服浑金花,叁品服金和子肆品伍品服云袖带斓,陆品柒品服陆花,捌品玖品服肆花系腰。庶人除不得服赭黄惟许服暗花拧丝丝绸绫罗毛帽毛笠,不许饰用金玉、靴不得裁置花样”[1]。

明代,蒙古族在刺绣工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以绣、贴、抠、补等技法做出的精美图案花饰[5]。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实行“怀柔政策”“和亲政策”“盟旗政策”,促进了蒙汉民族间文化的交融;为了向满州贵族阶层靠拢,蒙古部落无意识中接受了清廷贵族的审美趣味,从而将满族文化逐渐融入蒙古文化中[6],对丰富蒙古族刺绣纹样与工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盟旗制度的影响,各部落特征刺绣纹样与技艺逐渐明显,东部地区的刺绣以科尔沁部为代表,中部地区以乌珠穆沁部为代表,西部地区以鄂尔多斯部为代表。

2 蒙古族刺绣纹样的特征分析

2.1 蒙古族刺绣纹样的分类及寓意

蒙古族刺绣纹样题材可以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植物纹样以自然界常见的花卉为主,如杏花、牡丹、荷花、菊花,都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物纹样一部分以常见的动物为主,如蝴蝶,表达了吉祥美好的寓意,另一部分以传说的神兽为主,如龙、凤,在表达吉祥寓意的同时,也传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权利、强壮的向往;几何纹样以云纹、万字纹为主,也都表达出吉祥的寓意。这些纹样寓意的背后,都透露出浓厚的蒙古族文化内涵(见表1)。

表1 蒙古族刺绣纹样的分类及寓意

2.2 蒙古族刺绣纹样的布局

蒙古族刺绣纹样多呈现对称与均衡布局。这两种布局都讲究刺绣纹样的完整性。对称布局是以一条假想的中心轴或中心点为依据,然后让纹样上下或左右翻转,得到新的纹样,新的纹样折叠后可以重合。这种对称式纹样结构工整严谨,有对称美感(见图1)。而均衡布局是依据中心轴或中心点进行等量但不等形的纹样设计,上下左右的纹样不受约束,但要保持画面重心的平稳。这种纹样结构自由,灵活多变(见图2)。

图1 对称布局

图2 均衡布局

2.3 蒙古族刺绣的色彩

蒙古族刺绣的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有视觉冲击感。蒙古族刺绣纹样一般为五行色,分别是白色、蓝色、红色、黄色、黑色。白色是最圣洁高贵的颜色;蓝色代表天空,是自然界中永恒、美好的颜色,象征繁荣昌盛[7];红色是吉祥的色彩[8],是太阳、火与血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延续;受佛教与汉文化的影响,黄色代表尊贵;黑色象征神秘庄严,是众色之母,融五色为一体[8],黑色作底是为了不让刺绣看起来杂乱无章,起到调合作用。

2.4 蒙古族刺绣纹样的工艺

蒙古族刺绣技艺独具特色,最典型的工艺主要有4种,分别为刺绣、贴绣、盘绣、刻绣。刺绣技法主要以彩色丝线、金银线和各种真丝线为主要材料,将各式各样的纹样一针一线地绣在布料上。蒙古族女性绣花时不用花绷子,而是用双手直接操作。刺绣最常用的针法有3种,分别是齐针、插针、接针。这样的针法可以细致地描绘花鸟的形态,绣出的纹样更接近于自然,构图淳朴、色彩鲜艳(如图3所示,来源于巧娘集市现场调研)。

图3 刺绣技法

贴绣技法是利用不同颜色的棉布、绸缎等布料的边角料,剪成所需要的纹样造型块进行拼接缝制的一种刺绣工艺。贴绣技法虽然工序比较繁复,但成品颜色最为鲜艳,而且比刺绣耐磨(如图4所示,来源于刺绣传承人萨义玛)。

图4 贴绣技法

盘绣技法即盘线刺绣法,主要针法有空心盘针和实心盘针。区别于其他技法的地方是盘绣用两根针、两股线把拱针和盘针两种技法结合在一起来完成(如图5所示,来源于巧娘集市现场调研)。

图5 盘绣技法

刻绣技法又叫镂空技法、铅边绣,将纹样画在布料、皮革上,并用剪刀、锥子进行镂,将剪好的纹样粘贴固定到指定位置,用盘针或锁针等针法缝制。其优点是结实耐用,视觉效果强烈,有地域特色(如图6所示,来源于绣娘张福云)。

图6 刻绣技法

3 蒙古族刺绣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 蒙古族服饰与现代服装

近年来,设计界热衷于中国风,设计师推出了很多的跨界设计作品,出现了西方军旅服与中式结合的中山装、西式剪裁的旗袍等。设计师在找到代表中国风的传统元素后进行设计转换,以新的服饰面貌传达本民族特有的美感[9],以及承载中国风的一种东方范式。例如设计师胡社光的丝路·民族(图7,来源于网络)、蒙元素的布丝瑰(图8,来源于网络)等.

图7 胡社光的丝路·民族

图8 蒙元素的布丝瑰

对于具有代表性民族元素之一的蒙古族服饰,近几年与时尚结合的热度越来越高。设计师都将蒙古族服饰元素进行提炼,与现代女装结合,运用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和有说服力的艺术形式将设计理念和蒙古族精神、文化以及风格特点传递给世界,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去感受蒙古族独有的魅力。

3.2 刺绣纹样与现代服装

在国际秀场上的设计师们将刺绣元素作为一种装饰手段,从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出发,将刺绣装饰多样化,如Valentino2018 秋冬时装秀(图9,来源于网络)、Dior2017秋冬时装秀(图10,来源于网络)。

图9 Valentino2018秋冬时装秀

图10 Dior2017秋冬时装秀

蒙古族刺绣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几乎没有应用,以蒙古族刺绣为突破点,运用移用与再现、变形与夸张、延展与提炼、结构与破坏、重构与发展等手段[9],将民族特色和现代时尚服装设计进行结合,呈现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风,不仅可以传承蒙古族文化,同时也让蒙古族刺绣获得新生。

4 蒙古族刺绣纹样的创新设计

4.1 设计思维的建立

此系列灵感来源于对非遗蒙古族传统服饰和刺绣的调研考察,紧跟改革步伐,如习总书记提出的“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本设计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碰撞、融合,采用对襟、镶边等蒙古族传统的服装结构,在面料上采用丹宁布料与西装布料组合,并结合海水江崖纹,对丹宁布料进行面料的二次改造,用面料的肌理感代替海水江崖纹,在款式细节上融入现代西装元素,并在领口、衣襟、下摆等部位加入蒙古族刺绣作为点缀,给人带来新的视觉感,推动蒙古族刺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2 设计元素的提取

4.2.1 色彩

蒙古族传统服饰色彩多以视觉冲击感强的纯色为主(图11),衣身的色彩为主色调,镶边则采用与衣身对比强烈的色彩,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等。蒙古族崇拜敬仰苍天,天是蓝色的,因此蓝色是父色,是大自然中美好永存的色彩。

图11 常用色彩

4.2.2 款式与细节

蒙古族传统服饰中廓形主要以“H”型为主,如直身长袍、长坎肩等。这种廓形给人的感觉是修长、大气。在细节上选取蒙古族传统服装的小立领、对襟、泡泡袖、马蹄袖等,保留了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款式特点和风格(图12)。

图12 款式细节

4.2.3 刺绣纹样

蒙古族刺绣纹样大都是吉祥的寓意,提取最常用的纹样作为蒙古族的代表性纹样,如植物纹样中的四季花、动物纹样中的蝴蝶、几何纹样中的云纹、海水江崖纹等(图13)。

图13 蒙古族刺绣代表性纹样

4.3 创新设计过程

4.3.1 面料

采用丹宁布料和西装面料并进行面料的二次改造,营造富有肌理感的海水江崖纹。丹宁布料给人的感觉是狂野豪放、追求自由,这也正是蒙古族人民的性格,通过面料将蒙古族人民的性格折射出来。而西装面料给人的感觉是稳重、神秘、强壮,比较符合蒙古族人民的外貌特征。两种材质的对比增加了服装的现代感(图14)。

图14 面料

4.3.2 色彩

蒙古族服装大都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本设计对2020年春夏女装流行色彩进行分析,将色彩设置为丹宁蓝色系,降低对比度,使蒙古族服饰呈现出另类风格。

4.3.3 款式与细节

本设计将传统蒙古族服饰与现代西装结合起来,在保留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增加西装元素,采用多层叠加的设计方法,让蒙古族服饰绽放另类风采,同时展现出潇洒自如的女性形象(图15)。

图15 款式与细节

4.3.4 纹样

本设计采用富有吉祥寓意的传统蒙古族刺绣纹样,主要分布在领口、袖口、服装中心等位置,这些位置可表达出不同的美感[10];在刺绣工艺上以刺绣为主,盘绣为辅,使蒙古族刺绣让更多的人熟知与接受,让更多的人愿意去穿着带有蒙古族刺绣的服装[11](图16)。

图16 纹样

4.4 设计效果图与款式图

设计效果图与款式图如图17、18所示。

图17 效果图

图18 款式图

5 结语

蒙古族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重要瑰宝。在世界多元化的环境下,传承与发展一直是重要的历史性任务。蒙古族刺绣纹样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只是一种途径,其根源在于对自然的理解、对“回到文化”方式的理解;落至实处,则有对特定艺术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规律、技法的归纳整理,寻一切入点,挖掘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结合方式。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蒙古族刺绣与现代服装之间缺乏紧密的贴合性,需要从多方面创新传统刺绣纹样,注入更多的创新点,让传统蒙古族刺绣纹样“活”起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蒙古族刺绣纹样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西夏陵出土砖饰纹样与特点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