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下幼儿期长子女心理调适及促进策略研究

2020-06-04 03:44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子女变化情绪

张 敏

一、问题提出

2015 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出台结束了长达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2016年“全面二孩”放开后,出生人口攀至1 786万,2017年降至1 723 万[1],2017年二孩数量为883万人,和2016年相比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出生占比达到51.2%[2],二孩家庭数量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原来的独生子女在二孩家庭中变为长子女,突然改变的家庭结构、突如其来的家庭地位变动和父母对待幼儿行为及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对于幼儿期长子女的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而言,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且网络媒体关于长子女排斥甚至虐待弟弟(妹妹)的负面信息也不绝于耳。

纵观以往研究可以发现,关于二孩政策下长子女的相关理论研究近3年才逐渐被关注,目前该研究主要涉及政策学、人口学、生育学、社会学及家庭教育等方面,从幼儿园教育角度探索学前阶段长子女心理调适的实践研究缺乏,值得深入探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人生启蒙的重要教育阶段,做好幼儿期长子女的心理调适,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二、研究设计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通过文献梳理了解“二孩政策”开放以来二孩家庭长子女研究的相关内容,确定本研究的对象为幼儿期长子女,明确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幼儿期长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教养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幼儿园中长子女的家长及教师进行访谈调研,了解长子女在家与在园的表现;以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与访谈形成相互补充验证,筛查心理需要调适的长子女,并对其进行个案跟踪,通过行为干预和定期的观察记录了解长子女心理变化的过程,给出心理调适的具体策略。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个案追踪法。

研究工具主要采用问卷星和个案观察记录表,通过问卷星对研究所选幼儿园的16 个班级451 名幼儿家长进行初步调研,筛选出符合“二孩家庭”条件的长子女共有236名。对符合研究筛选条件的二孩家庭的236 名家长,进行“关于二孩家庭中父母对幼儿期长子女心理教育关注度”的问卷调查,根据调研结果,每班选择1~2名幼儿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个案观察记录,追踪其心理调适的变化。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期长子女心理变化情况

1.情绪变化明显

在对236 名幼儿家长的调研中,针对问题:“次子女出生之后,您是否发现长子女在情绪情感和行为上有变化?”(单选题)152 名家长选择“发现变化”,占64%;23名家长选择没有观察过,占10%;只有61名家长选择“没有发现变化”,占26%。除了这些家长能够观察和识别幼儿行为异常而表现出的显性数据之外,不排除还有家长对幼儿情绪情感变化不敏感、关注度不够,或不能识别,而存在一些隐性数据。依数据可知,远远超过三分之二的长子女在次子女出生后会产生情绪的变化。

2.不满情绪显著

针对问题:“有了次子女以后,长子女是否跟您表达过不满的情绪?”(单选题)家长选择表达过不满情绪的170 人,比例最高,达72%。认为幼儿经常对家长表达不满情绪的15 人,比例为6%。而选择从未对家长表达不满情绪的有51人,比例为21%。综上,长子女因次子女出生对家长产生不满情绪的所占比例高达78%,可见,次子女的出生对大多数幼儿期长子女的情绪是有影响的,并且不满情绪显著。

(二)幼儿期长子女主要心理表现

针对问题:“次子女出生之后您觉得长子女在情绪情感和行为上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27%的家长认为:长子女“有时候会像婴儿一样撒娇”,20%的家长认为:长子女“变得情绪容易波动”,10%的家长认为:长子女“变得内向,不喜欢说话”,6%家长认为:长子女“变得无理取闹”,20%的家长选择:“没有刻意观察,也没有发现具体的变化”,其余18%的家长选择“其他”。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园中长子女情绪情感和行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调查数据筛选出“在次子女出生后有负面情绪变化的”152名幼儿中,再次抽取较为典型的32 名幼儿进行跟踪调研,32名幼儿分布在16个大中小班级,有主配班老师分别定期跟踪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行为异常表现,结合对家长的访谈对其进行全面了解,追踪行为干预研究持续了两个学期。调研发现,长子女在次子女出生后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容易波动、沉默寡言、行为倒退、交往障碍等方面。

1.情绪易波动

调研中有20%(46 名)的家长选择长子女在次子女出生后情绪不稳,结合幼儿园教师的定期跟踪观察和记录显示,长子女情绪不稳的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入园时大哭大闹,不愿意家长离开,对母亲依恋明显;游戏中容易被激怒、常喜挑事并产生攻击性行为;午睡时易哭闹,不愿入睡;离园时,家长若没及时来园易焦虑。

2.沉默寡言

调研中有10%(26 名)的家长选择长子女在次子女出生后性格变得内向,不爱说话,这在教师的观察记录中也有相应的验证。据老师对被观察幼儿的反馈,幼儿原本性格活泼,积极主动,在弟弟(妹妹)出生后,变得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爱与同伴交流,老师与之交流,有目光对视,但对老师的交流缺乏积极回应,喜欢独处,独立游戏,神情没落。

3.退行行为[3]

调研中有27%(64 名)的家长选择长子女在次子女出生后有退行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幼儿喜欢撒娇,入园与家长分别时抱家长的腿或扯衣服,缠着不让离开;有中班幼儿尿裤子(据教师所言,其之前在小班时没有尿裤子情况),午睡时不肯入睡,在教师拍哄下入睡,还有幼儿要求抱玩具入睡。而这些行为正是长子女因为次子女的到来面临的焦虑,所采取的早期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以应对焦虑、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表现。

4.交往障碍

部分幼儿表现出社会交往行为的退缩[4],家长在调研中未表达幼儿有交往障碍表现,在教师观察的研究样本幼儿中,16 个班级中有12 个班级分别有1 ∼2 个幼儿有交往障碍表现,主要表现为有攻击性行为,有打人、踢人、骂人行为,会故意争抢别的幼儿正在玩的玩具,或破坏别的幼儿搭建的积木或拼图;而有的幼儿则是变得胆小、自卑,不愿与同伴交往,对同伴发出的友好信号反应迟钝。

追踪调研还发现,幼儿阶段的长子女在入离园焦虑方面表现明显高于非二孩家庭的幼儿,在每学期入园初期,长子女的焦虑显著,对家长的依恋明显,随着入园时间增长,这种焦虑和压力逐渐缓解。同时发现,隔辈接送、陪护的长子女,心理问题的各方面表现更为明显。

(三)幼儿期长子女主要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

针对次子女出生后,长子女心理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本研究通过对幼儿研究、教师访谈、家长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等途径了解了长子女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1.幼儿自身因素

3 ∼6岁幼儿的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机能较差,自我心理调节系统不成熟,情绪外显缺少控制,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对自我社会角色的认知能力较差,观点采择能力弱,喜欢模仿等等是这个时期显著的特点。幼儿期的长子女是一个心理弱势的群体,正是因为幼儿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发育的不成熟,以致当家庭的注意焦点由长子女转移到次子女时,长子女产生非常大的心理落差,感觉被忽视,致使情绪不稳,试图通过异常的行为,如大声哭闹、摔东西、打人等,重新吸引家人,成为注意中心,甚至通过模仿次子女的行为以期获得家长更多的关爱,这些行为如果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必将进一步加剧长子女的心理不平衡。幼儿自身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是次子女出生后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

2.家庭教育因素

一般而言,幼儿的心理问题往往折射出家庭教育的问题。

对于问题:“您决定要二孩时,是否征求过长子女的意见?”62%的家长选择“是”,38%的家长选择“否”。

在问题“生次子女之后,您关注长子女心理变化的是——?”选择“经常关注”的家长占65%,选择“不关注”或“偶尔关注”的家长比例为35%。

基于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家长对长子女心理关注度不高,研究设计了第三个问题:“次子女出生后家长对长子女的关爱和重视程度大大减少”,8%的家长选择“完全符合”,7%的家长选择“非常符合”,23%的家长选择“比较符合”,选择“不符合”与“完全不符合”两项的家长比例之和为62%,可见,38%的家长在次子女出生后对长子女的关爱和重视程度减少。以上三项数据也显示三分一以上的二孩家庭忽视对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还采用交叉分析,以“生二孩时咨询长子女的意见”作为自变量(X),以“关注长子女的心理变化”为因变量(Y),了解家长生二孩是否尊重长子女的意见与后期对长子女心理变化关注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生二孩时征求长子女意见的家长在次子女出生后对长子女心理关注度达72%(本研究数据采用小数点零位四舍五入),而未征求长子女意见的家长对长子女心理关注度只达28%。生二孩时征求长子女意见的家长,不关注长子女心理变化的为0,可见,生二孩时征求长子女意见的家长在次子女出生后,都会关注长子女心理变化。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家长生二孩尊重长子女的意见与对长子女心理变化关注度交叉分析数据

同时,研究采用交叉分析,将家长的出生年代设为自变量(X),将家长对长子女心理变化关注度设为因变量(Y),以弄清楚家长年龄与对长子女心理健康关注度之间的关系。由表2 可见,80后的家长对长子女心理变化关注度最高,达70%,其次是90 后的家长,达65%,70 后家长对长子女的心理关注度最低,只有45%。从年龄的总体分布看,年轻的家长对长子女心理关注度高,80 后家长相对于70 后、90 后的家长,精力充沛优于前者,心理成熟稳定优于后者,对于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优势。

表2 家长年龄与对长子女心理变化关注度交叉分析数据

在“二孩家庭的家长对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访谈中,60%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对长子女做前期的心理准备教育。还有一些家长面对二孩带来的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压力没有充分的应对准备,从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并影响了长子女,如在问题:“在次子女出生之后,您在家中对待长子女时的情绪是不稳定,易焦虑、易动怒的,时常责备长子女,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每一件事情”调研中选择“非常符合”“完全符合”“比较符合”的家长共有137 人,三项的比例高达58%。还有家长表示缺乏儿童发展的相关知识背景,对于科学教育与引导乏力,对幼儿出现的一些心理异常现象缺乏认知,更缺少有效调适措施。家庭因素是影响长子女心理异常的关键因素。

3.幼儿园教育因素

幼儿园对幼儿期长子女的心理教育薄弱,长子女教育问题是二孩政策后逐渐出现的新问题,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这方面解决问题的专业储备薄弱。本研究的幼儿园中,32 名教师中有24 名教师是近3年毕业。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处理长子女心理教育问题更是挑战。对幼儿园中长子女出现的心理微妙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观察、思考与应对措施滞后,缺乏及时了解幼儿家庭结构情况和幼儿心理变化的意识,错过了长子女在次子女出生前应做的一些心理铺垫教育,针对长子女心理教育的家园共育意识薄弱,有效沟通不足等是影响学前阶段长子女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只有弄清楚学前阶段长子女心理异常的具体影响因素,幼儿园才能对症下药,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四、建议与对策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性、非逻辑性的特点[5],以自我中心,这些特点决定当其弟弟(妹妹)出生产生巨大家庭地位落差时,其容易衍生心理及行为问题。如不加以及时的关注和疏导,对其成年后将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不良后果。人的心理问题一般与其早年的成长环境有关,幼儿期长子女心理问题调适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持续调研发现,情绪绘本阅读、主题绘画表达,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方式是幼儿期长子女有效的心理调适应对措施。

(一)依托家园共育,实现长子女心理调适双向对接

家长与教师在对长子女教育方面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幼儿期长子女的心理调适仅仅依靠教师单方或家长单方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取长补短有效对接,需要双方共同交流沟通全面了解长子女心理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形成家园共育机制,以确保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相统一,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心理教育干预措施。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互通心理干预成效,发挥家园共育的合力,帮助长子女顺利度过心理调适期。

(二)借助情绪绘本阅读,帮助长子女学会正确调控情绪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可以将与二孩相关的情绪绘本进行归类,针对不同时期的长子女开展绘本阅读以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心理调节和角色认知。比如在次子女出生前,可和长子女一起阅读《小弟弟要来了》,帮助长子女做好迎接和接纳新家庭成员的铺垫;当次子女刚出生时,可与幼儿一起阅读《小凯的家不一样了》《我家添了小宝宝》,让长子女一起感受新家庭成员带来的喜悦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当长子女因次子女到来而产生不良情绪时,引导幼儿通过阅读《菲菲生气了》《彼得的椅子》学会调节不良情绪;为了强化长子女作为哥哥或姐姐的角色认知,可引导幼儿阅读《跟屁虫》、《我当大姐姐(哥哥)了》系列、《现在你是哥哥(姐姐)了》系列、《当姐姐(哥哥)真好》系列,让长子女感受角色认知的新变化和成就感;鼓励长子女自我成长时,可引导阅读《一点点儿》;家长还可以和幼儿一起阅读《你们都是我的最爱》,让长子女知道爸爸妈妈的爱没有因弟弟妹妹的到来而改变。绘本阅读不是生硬的说教,易于让幼儿接受,还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创设与移情体验等方式,使长子女正确调控情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主题绘画表达,促进长子女适应新环境

在结合绘本阅读的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可将绘画作为一种工具,通过“幸福一家”“我做哥哥(姐姐)了”“我的弟弟(妹妹)”等系列主题绘画内容,引导幼儿表达不愿用抽象语言描述的心声。绘画疗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6],通过绘画这种形象语言,以游戏化的方式表达幼儿潜意识的一些想法,这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能呈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比如交往不良、攻击性行为、寡言等。幼儿园教师借助对长子女的绘画作品的解读,引导长子女表达,并及时调适他们的不良情绪,提升长子女作为哥哥/姐姐的自我角色意识,让长子女逐渐适应次子女出生后的新环境。

(四)强化积极心理暗示,满足长子女被关爱的心理需求

长子女的心理异常往往是因为缺乏家长的关注。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要能理解长子女希望被关注与关爱的心理需求,及时把教师和家长爱的信号发射给他们,营造爱的氛围,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基于幼儿易受心理暗示的特点,积极暗示也是促进长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除了语言直接的积极暗示之外,教师的声音、表情、动作也是积极暗示的重要途径。[7]在长子女出现一些消极情绪或情绪不稳时,教师要通过眼神释放出积极和鼓励的力量,传递给他积极的心理信号,教师可轻轻走过去,抱抱他,拍拍他的背,或温柔地牵着他的小手,认真地倾听,给予回应,直到他情绪缓解恢复平和,这样多角度地传递积极信息,既满足了他希望被关爱的心理需求,也促进其积极情绪产生。

幼儿期的长子女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想适应一个新的家庭成员结构变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变化,他们需要一个过渡和缓冲的调适期。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长子女需要幼儿园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理解,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家庭结构,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才能顺利地度过心理调适期。

猜你喜欢
子女变化情绪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从9到3的变化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这五年的变化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鸟的变化系列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