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道路车辆转弯行驶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2020-06-04 01:39
海峡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倾角山区稳定性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道路交通事故却频频发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非。在众多交通事故中,侧翻事故尤其值得关注。NHTSA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 2002年的交通事故中,因车辆侧翻造成的人员伤非数约占非伤非数的1/3,侧翻事故的危害程度仅次于车辆碰撞[1]。山区道路由于地形限制,设计时一般采用较低的技术等级,路线纵坡较大,设计速度较低,圆曲线半径较小。车辆在山区道路转弯时,如果操控不当,更容易发生侧翻事故。因此,研究山区道路车辆侧翻的发生机理、影响因素、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对于提高山区道路的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在考虑道路纵坡和横向超高的情况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对山区道路上车辆的转弯行驶进行力学分析,建立了车辆侧翻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侧翻稳定系数,并以此作为车辆转弯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对山区道路车辆转弯行驶的侧翻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各因素对侧翻稳定系数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

1 考虑双向坡度的山区道路车辆转弯力学模型

在建立车辆转弯的力学模型之前,对车辆的运动做出以下理想化的假设:①不考虑车辆悬挂系统的影响;②不考虑轮胎的变形;③不考虑空气阻力;④认为车辆转弯时同一侧的两个车轮的受力相同;⑤不考虑轮胎的宽度;⑥假设车辆的驱动方式为后驱(FR);⑦假设转弯时的速度恒定;⑧假设转弯半径恒定,且与道路的圆曲线半径相等[2]。车辆转弯的过程本来是一个动力学问题,为了使其简化为静力学问题,根据达朗贝尔原理,需要在汽车的重心位置添加一个虚拟的惯性力F(即离心力),它的方向水平且背离圆心。车辆转弯行驶时在纵向倾角下的受力分析图如图1所示,横向倾角下的受力分析图如图2所示[3]。

图1 纵向倾角下汽车的受力分析图

图2 横向倾角下汽车的受力分析图

图1、图2中,C为汽车的重心,G为汽车所受到的重力,F为离心力,内侧轮胎受到的支持力为N1,摩擦力为f1,非侧轮胎受到的支持力为N2, 摩擦力为f2。设道路的纵向倾角为β,横向倾角为α,两个车轮的间距为 b,重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hg。设车速为 v,转弯半径为R,则离心力。

在侧翻临界状态下,内侧轮胎恰好离开路面,此时N1=0,f1=0。对非侧轮胎与路面的接触点取矩,列出力矩平衡方程,见式(1)。

横向倾角 α 通常很小,则有 cosα≈1,sinα≈tanα=ih,为横向超高坡度[4]。化简式(1),得到式(2)。

式(2)中,方程右侧的力矩是车辆转弯时的稳定因素,称其为稳定力矩,用K1表示,方程左侧的力矩是车辆转弯行驶时的不稳定因素,称其为侧翻力矩,用K2表示。定义一个侧翻稳定系数S,其值为 K1与 K2的比值,它反映了车辆在具有双向坡度的圆曲线道路上行驶时的稳定程度。当S>1时,车辆处于安全状态,不会发生侧翻;当S=1时,处于侧翻的临界状态;当S<1时,车辆侧翻。经过代入、化简后得到S的表达式,见式(3)。

由式(3)可见,侧翻稳定系数S与R、hG、β、ih、b、v这些因素都有关系。这其中,v属于人的因素,hg、b属于车辆因素,R、β、ih属于道路因素,说明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都对车辆转弯稳定性产生了影响[5]。

2 仿真分析

各参数设定如下:v =15 m/s,hg=2 m,b=2 m,R =100 m, β=6°,ih=2.0%,g=9.8 m/s2,利用 Matlab 对车辆转弯的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探究各因素对转弯稳定性的影响。

2.1 驾驶员对转弯稳定性的影响

驾驶员主要影响了参数v。固定其他参数,改变速度v,得到R随v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可见随着v的增大,S单调递减且变化幅度较大,即侧翻危险程度越来越高。这说明车速越高,行驶稳定性越差,适当降低行驶速度将显著提升车辆的转弯稳定性。

图3 S随v的变化关系图

2.2 车辆对转弯稳定性的影响

参数hg和b主要受到车辆影响。其他条件一定时,改变重心高度hg,得到S随hg的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改变车轮间距b,得到S随b的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由图4可见,S随hg的增加而单调递减,即重心越高,行驶稳定性越差,因此降低重心高度可以提高转弯稳定性。由图5可见,随着b的增大,R单调递增,这说明增大轮距将有助于提升车辆转弯行驶的稳定性。

图4 S随hg的变化关系图

图5 S随b的变化关系图

2.3 道路对转弯稳定性的影响

参数R、β、ih属于道路因素。其他参数相同时,改变转弯半径R,得到S随R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改变道路纵向倾角β,得到S随β的变化关系,如图7所示;改变横向超高ih,得到S随ih的变化关系,如图8所示。由图6可知,S随R的增大而单调递增,所以增大转弯半径能够提升行驶稳定性。由图7可知,随着β的增加,S单调递减但变化幅度不大,这表明减小道路纵坡,可以小程度地提高转弯稳定性。由图8可知,随着ih的增加,S单调递增,可见适度增大横向超高值可以提升转弯稳定性,这说明在道路圆曲线处将横断面设计为非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对于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图6 S随R的变化关系图

图7 S随β的变化关系图

图8 S随ih的变化关系图

3 山区道路车辆侧翻预防对策与控制措施

3.1 山区道路车辆侧翻的预防对策

根据车辆简化模型的仿真分析结果,为了提升山区道路车辆转弯的行驶稳定性,防止侧翻事故发生,提出以下预防对策:①交通管理部门应在道路转弯处设置限速标志,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能超速;②货车在装货时应当合理装载,尽可能降低整车的重心高度;③道路设计者在设计道路时应避免急弯与陡坡的重合,在转弯处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超高值,如果地形条件允许,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值,条件受限时可采用大于或接近一般最小半径的值;④汽车制造厂商可适当增大车辆轮距,降低车辆的重心高度。

3.2 车辆侧翻预警模型

如果可以通过GPS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当前道路的圆曲线半径、纵向倾角、横向超高等信息,则可在此基础上探究车辆侧翻预警模型[6]。侧翻预警模型的程序框图如图9所示,首先需要设定安全阈值K,K是一个大于1的值,具体取值应根据经验选取,并通过仿真分析不断调整。通过GIS、GPS信息系统获取参数R、β、ih,通过多路传感器得到参数gh和v,再将各参数输入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经过计算后,系统输出侧翻稳定系数S。当S小于安全阈值K时,安装在驾驶室的蜂鸣器报警,并且根据S接近于1的程度调节报警频率,提醒驾驶员减速行驶。此预警模型可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信息实时反馈给驾驶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侧翻事故的发生。

图9 侧翻预警模型程序框图

4 结论

在考虑双向坡度的情况下,基于理想化的假设,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山区道路车辆转弯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侧翻稳定系数的表达式。

选取侧翻稳定系数作为车辆转弯行驶稳定性的衡量指标,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探究了道路交通系统的三个组成要素对车辆转弯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适当降低行驶速度,增大轮距,降低重心高度,增大圆曲线半径,减小道路纵向倾角,增大横向超高值可以提升车辆转弯行驶稳定性。

基于仿真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预防车辆侧翻的对策,并建立了一种车辆侧翻预警模型,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倾角山区稳定性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地球轴倾角的改斜归正
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山区
作战体系结构稳定性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