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2020-06-05 00:43刘小龙
关键词:升级文化发展

刘小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传媒集团,北京 100083)

一、引言

产业升级反映了不同经济体的发展差异,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提速的必经之路[1]。在国际经济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2]。在这“三期叠加”的新阶段,中国产业大多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品“含新量”“含绿量”和“含金量”较低,产业竞争优势不足,亟需摆脱“三高”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加快产业升级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旋律,并被提升到战略层面。党的十八大会议就已经充分肯定了产业升级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然而,产业升级是一场攻坚战,对外在环境和客观条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产业升级与产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离不开产业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

随着文化“软实力”在产业形成与发展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产业文化发展逐渐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产业文化以其高知识密度、低能耗优势,有效推动了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转新升级[3]。产业文化对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已经在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实践中得到验证,并将成为越来越多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转型的共同选择。因此,促进与产业文化的融合是实现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需要提升的空间:一是鲜有研究关注文化产业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多关注产业文化发展的前因变量,较少研究关注产业文化发展的影响。二是仅有的少量相关研究只停留于理论分析,未能从实证的角度深入揭示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内在影响机制。因此,采用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一方面,文章利用2012—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创新能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了产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大数据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支撑作用。以期研究结论能为产业文化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加快中国产业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假设

(一)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正向影响

产业文化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融入文化内涵,使产业发展具有人格化特质。产业文化贯穿于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始终,具有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带动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4]。产业升级主要是指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转型,由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向环境友好可持续型发展[5]。

产业文化更加注重文化在产业升级中的内在驱动作用。一方面,它是以文化产业的方法来促进文化元素和文化艺术创意的跨界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提高附加价值,如以专业化的文化产业来带动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营销,包括可以用动漫、影视来反向带动传统的玩具产业,以主题公园和影视植入广告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等。另一方面以文化和创意的要素来改造和提升某个行业,促进产业升级并走向高端产业,如通过把握文化要素的应用,包括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创意和品牌管理来提升产业的附加价值。产业文化对产业升级之间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产业文化与产业链的投入产出、产业内不同行业的协同、其他产业的提升和渗透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产业文化的发展,为相关文化用品、文化器材、文化道具和设备等制造产品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直接有效融合,其规模与数量对产业升级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6]。同时,产业文化与产业的渗透融合,加速了产业文化价值向产业生产、品牌运营和产品营销等高端环节的渗透,使产业更具文化附加值[7]。此外,产业文化发展提升了产业产品的技术创新含量,拓展了并优化了产业升级路径。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1: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

(二)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体现了一地区的创造力和知识智慧,是产业文化发展的关键[8]。在传统经济时代,产品的文化价值并不为产业发展所重视,而在当今时代,产业文化发展带来的文化价值、经济效益逐渐备受关注。企业通过对产业文化的外观设计、产品工艺等创新,能够实现产品的创新,有助于推进产业升级。创新能力通过激发产业的文化底蕴、品牌内涵、创新创意等方面的聚合效应,推进了产业的创新转型[9]。具体来说,创新能力对产业文化的价值挖掘、技艺技能重塑、品牌质量管理构建以及管理流程再造等,聚合内外部文化要素,并以此对产品设计及其工艺进行创新,植入文化要素等,以满足客户个性化偏好方面的需求,增强产品核心竞争能力,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2:创新能力在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

2.数据来源

考虑到变量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对比性,文章选择2012—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数据集。其中,产业升级、城镇化率的初始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等指标数据分别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产业文化发展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二)模型设定

为检验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文章基于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建立模型为

ind_up=α1+α2·cul+α3·urb+α4·hum+α5·inf+ε1

(1)

式中:α1表示常数项的系数,α2表示解释变量的系数,α3~α5分别表示各控制变量的系数,ε1表示残差。

为检验创新能力在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关系间的作用机制,文章在模型(1)中引入产业文化发展与创新能力的交叉项(cul_rd),建立模型为

ind_up=β1+β2·cul+β3·cul_rd+β4·urb+β5·hum+β6·inf+ε2

(2)

式中:β1表示常数项的系数,β2表示解释变量的系数,β3表示交叉项的系数,β4~β6分别表示各控制变量的系数,ε2表示残差。

(三)实证结果分析

由于文章采用的样本数据是面板数据,因此需要在回归分析前对模型的设定形式进行判断。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结果分析。由于中国地区间呈现出明显的雁阵式升级模式,东、中西部地区在技术水平和产业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13],因此,以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作为分样本进行分析,以探讨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地区创新能力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

如表1所示,表中给出了不同样本的回归结果,其中(1)、(2)对应总样本的实证结果,(3)~(6)分别对应东部、中西部的分样本回归结果。从实证结果来看,关键变量回归系数大多显著,且分样本间回归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地域因素和制度因素会对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产生影响。

根据总样本(1)、东部(3)和中西部(5)的回归结果,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系数分别0.012,0.050和0.016,且分别在10%,1%和10%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假设1得到验证。但这种由产业文化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地域差异,其中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从总样本(2)、东部(4)和中西部(6)的回归结果来看,产业文化发展与创新能力的交叉项系数分别为0.327、0.434和0.277,说明创新能力正向调节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假设2得到验证,但这种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

表1 不同样本的回归结果分析

注:*,**,***分别代表在 10%,5%,1%水平下显著。r2表示可决系数,_cons表示常数项系数。

从控制变量来看,无论总样本还是分样本,城镇化水平的系数均为正,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能显著促进产业升级。城镇化进程促进了产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并通过产业集聚激发产业协同,进而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而驱动产业升级。而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上并不显著,可能是文章在这两项指标衡量方法上存在瑕疵,不能很好地反映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案例分析

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产业文化发展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以贵州的重点新兴产业——大数据产业为例,分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物质文化在大数据产业形成与快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一)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自贵州省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实施以来,贵州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战略,围绕数据挖掘、整合、分析等创造新的价值,推进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延伸,丰富了产业业态。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已初步规模,企业数量达到9 000家,产业规模超过1 000亿元。大数据产业的深度发展,不仅带动了贵州省产业文化的转型,而且极大的改善了政府治理能力与社会福祉。据预测,未来几年,贵州省将带动10 000户以上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并将更多的云计算业务带入省内。目前,贵州省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到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将达到33%。未来几年,贵州省将进一步发展云计算产业,启动包括贵安新区超级计算机中心在内的重点项目。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贵州省已吸引了包括苹果、华为、高通、腾讯、阿里巴巴在内的上百家公司,来省内拓展大数据市场。一系列大数据前沿技术不仅在商业领域,也在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方面得到广泛运用,为居民和政府提供更多便利。2017年,苹果公司投资10亿美元在贵州省建立中国首个数据中心,并在2018年1月,宣布与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云上贵州将为中国内地提供iCloud服务。2017年8月,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的华为在贵州启动了其数据中心的项目,以满足华为日益增长的云服务需求。

(二)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文化支撑

产业的形成需要一定资本与资源,资本与资源是产业形成的基本保证。政府的战略转型、新出台的保护机制是产业形成的最佳机会。同时,产业新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就成了一种产业形成的关键力量。除此之外,产业形成还需要技术、分工、组织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力量。但资本充足、资源丰富、技术成熟的条件不一定绝对促生出新产业,创新也不一定能全部转换成实实在在的产业,也就是说,产业形成还是有其自身的一定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可理解为“庞大的文化性体现”,即产业形成的原因是一个混沌理论,离不开产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方面。而贵州大数据产业在短短五年的快速发展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

1.精神文化的支撑

产业形成的精神文化主要涉及到产业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产业者的产业定位、产业规划、产业目标、产业事件态度、产业典型、产业特色、产业活动、产业凝聚力等。例如,贵州布比公司成功利用全球信息化环境下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和不可篡改性”等颠覆性产业特质,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综合判断坚持走自主研发、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区块链,同时将这样的核心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辅助实体经济。贵州布比公司充分利用区块链电子化、可灵活拆分的凭证改善传统纸质商票难以拆分、流转的现状,解决了纸质商业汇票的操作难题。

2.制度文化的支撑

产业形成的制度文化主要涉及到政府的转型战略、保护战略、产业章程、产业政策导向、产业的社会评价等。例如,贵阳市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方面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产业条例的制定,2018年 10月 9日,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布《贵阳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围绕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工作战略原则,产业数据的采集和汇聚保护、应用发展的产业章程以及产业政策责任评价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规范,充分体现出了产业形成过程中文化政策导向的重要性。

3.行为文化的支撑

产业形成的行为文化主要涉及到产业领导层行为、管理层行为、技术人员行为、群众行为的行为表现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例如,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大数据+智能制造”通过智能“锻”造过硬产品,频频“抢”到海外订单。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实现航空产品锻造过程智能化、数字化过程控制技术,继而实现了生产、质量检测、理化测试等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并实现锻造工序过程数字化管控、设备运行数据信息自动采集。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9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55%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到原来的四倍多,产品质量合格率从88%提高到99%,产品研发周期也由原来的3~6个月缩短为1~2个月。正是这样的生产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使技术行为优势不断提高,促使地处西南地区的民营企业航宇科技在世界级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当下已经与美国GE航空公司、霍尼韦尔公司、德国MTU公司、英国RR公司、美国PW公司、法国斯奈克马公司等国际大公司产生了贸易往来。

4.物质文化的支撑

产业形成的物质文化主要涉及到产业的标识、景观、设备等。例如,贵阳市开阳县通过云山茶海、水东农耕文化体验园添加大数据新设备——贵州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设施,继而在探索建立物联网信息化平台过程中助力农业发展。这一设备中装有摄像头、感应器,可以将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地块积温、年降水量、病虫害等农业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该设备还可针对不同农业工作者的需求提供了精准的农业指导,并配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远程咨询。此外,该设备还为农产品建立了“绿色履历”,生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农产品的品质。

五、研究启示

文章探讨了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创新能力发展在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全样本检验还是分地区样本检验,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均产生了促进作用。整体上,创新能力显著正向调节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但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地域差异性,其中,创新能力在东部地区显著正向调节产业文化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正向不显著。同时,贵阳大数据产业形成与发展案例也印证了产业文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快地区产业升级,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因地制宜,优化自身发展路径

一般来讲,产业文化发展主要通过需要引制、成本倒逼和创新驱动三种路径影响产业升级[14]。由于不同地区在地域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产业文化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效应有所差异。鉴于此,在产业升级规划中要从自身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地区市场需求和文化资源,选取适宜的转型升级路径。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可通过成本倒逼、创新驱动路径实现产业升级;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侧重于通过需求引致和创新驱动实现产业升级;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重点考虑需求引致型升级路径和成本倒逼型升级路径。

(二)打造新时代产业文化,夯实产业升级基础

在网络化、非线性化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产业文化的有力支持,产业文化给产业转型带来了基础、动力和方向。产业文化是产业转型的基础,产业文化给产业转型带来了新的要素,文化、技艺、品牌等要素的注入,给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基石;产业文化是产业转型的动力,产业文化给产业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产业文化是产业转型的方向,只有文化内涵的产业才能更加持续的发展和具有生命力。因此,需要依托文化产业理念,推进产业转型:第一,需要以文化思维谋划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为产业转型注入新的要素、新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模式、盈利模式、商业模式的持续化发展;第二,需要以先进的动态文化,改造产业,引领产业,加强产业文化的投资,注重产业文化的聚变,锻造新的产业业态,促进产业的转型发展。

(三)重视文化传媒建设,激发产业升级活力

要实现产业又快有好的升级,需要有效发挥文化传媒的驱动力量,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尤其需要发挥“文化+产业”两个领域的联手合作。第一,要运用好文化媒体的手段,创造一种适合文化媒体生存的新空间。传统文化服务知晓率较低,群众参与度不高,出现了信息孤岛,如成立新文化媒体基金,扶持文化产业项目,孵化和储备一批优质的新媒体产业,让文化长上产业的翅膀,让贵州产业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发挥好新媒体产业的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正确的产业投资方向,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各个领域的高效融合,尤其是要挖掘新媒体在品牌、平台、发展理念等层面的优势,注重衔接新媒体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功能互补,推动更多有潜力、有吸引力的产业落地生根。第二,要运用好大数据产业的手段,贵州大数据文化产业要打出“媒体、数据、交易”的一种文化、产业组合拳,形成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战略扶持,吸引相关的金融机构参与,重点项目支持的良性循环模式,进而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集体升级,产业文化融合发展,最终走上一条内涵增长、外延扩张的新型大数据产业之路。

猜你喜欢
升级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