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输液泵故障次数

2020-06-06 02:07李国梁李心蕊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输液泵校验定期

——李国梁 李心蕊

1 选题理由

天津市南开医院现有各类输液泵总数240台,在2017年设备日常维护维修中发现,各科室输液泵故障次数较多,经常出现设备报警、流速不准、外观破损等问题。根据临床科室反馈,输液泵故障次数较多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工作开展。为保障医疗设备正常使用,减少维修成本,同时满足医院质控要求,小组成员选择“降低输液泵故障次数”作为本次活动课题[1-2]。

2 现状调查

小组成员调查2016年9月-2017年8月全院240台输液泵故障维修记录,发生故障数64次,月平均故障次数为5.3次。

进一步对维修记录中的故障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由表1可知,在输液泵故障中,流速不准占比最大,为输液泵故障率高的症结所在,是首要解决问题。

3 目标设定

基于小组成员工作经验、学历、专业工作能力,经讨论分析,认为小组成员来自设备科及院办、党办,经验丰富,有能力解决问题的80%。根据目标值计算公式,目标值=5.3-5.3×60.9%×80%=2.72次。参考国内外同级别其他医院输液泵故障情况及医院质量管理课题改善效果[3-4],设定本次活动最终目标为:输液泵月均故障次数3.0次。

4 原因分析(图1)

5 要因确认

小组成员针对11条末端因素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表2),结合实际,对末端因素进行逐一确认。

图1 输液泵流速不准的原因分析

表1输液泵故障现象统计

现象频数(次)频率(%)累计频率(%)流速不准3960.960.9气泡报警1320.381.2电路损坏69.490.6操作面板损坏34.795.3外观破损23.198.4其他11.6100.0

确认一:缺乏宣教制度对患者进行临床宣教是大纲要求掌握内容,已在全部被检查科室的制度中着重强调。此为非要因。

确认二:无固定工具调查20名患者输液器固定情况,全部患者输液器针头及针头附近管路均有胶带固定,固定情况良好。此为非要因。

确认三:缺乏相关培训调查31名护士输液泵使用操作培训参加情况,仅58%参加过输液泵相关培训,操作中会出现“滴速/滴数”混淆等操作错误。此为要因。

确认四:输液器质量问题在39次“流速不准”故障中,输液管漏液情况仅发生1次。此为非要因。

确认五:无警示及检查制度调查60台输液泵,86%悬挂或粘贴警示标识,科室制定了检查制度,全院没有超年限输液泵在使用。此为非要因。

确认六:电池未定期检测更换查看输液泵电池检测记录,未定期检测输液泵占69%。对输液泵电池容量进行进一步测量,电池使用频率较高,电池容量随使用次数而减小,有38%的输液泵电池容量低于标称值的50%,电量不足容易造成流速不准。此为要因。

确认七:压力传感器损坏在39次“流速不准”故障中,压力传感器损坏仅发生3次。此为非要因。

确认八:管壁厚度质量不达标现场随机测量20个输液器管壁厚度,均在输液器标称厚度范围之内,且误差较小。此为非要因。

确认九:缺乏巡查制度现场调查8个科室,均制定了定时巡查制度,且严格执行。此为非要因。

确认十:无定期校验制度由于输液泵未在国家强制检定医疗设备目录中,无权威机构提供输液泵校验服务,医院没有关于输液泵的定期校验制度,仅16%自行校验且次数不足。此为要因。

确认十一:设备未规范放置现场检查8个科室的输液泵放置情况,所有输液泵均固定于输液架上,固定良好,未使用输液架的均放置于设备间摆放整齐。此为非要因。

6 对策制定(表3)

7 对策实施

实施一:全员开展培训

在2018年3月、8月两次邀请输液泵专业授权公司工程师对输液泵使用进行全员现场培训。同时,将培训内容录制成视频,放于OA系统,便于医护人员共享学习;发放文字宣传单,印制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效果:两次培训医护人员参与率达92%。在2018年9月组织的输液泵使用知识考核中,医护人员全部参与,其中96%通过考核,67%成绩优秀,培训效果良好。

实施二:电池电量定期检测

在2018年6月完成2018年度全院输液泵电池电量每年定期检测工作,同时对照台账对输液泵电池使用达到3年的进行更换,并做好电池更换登记[5]。设备科每月深入科室进行巡查,加强对输液泵电池电量的检测,出现故障及时维修;并对输液泵使用频繁的科室增加定期检测频率。

效果:全部输液泵电池100%完成检测,所有输液泵电池处于良好使用状态,保障了输液泵在断电时能正常供电。

实施三:设备定期校验

设备科购置一套专业输液泵校验工具,并规范校准方法[6-7],在2018年6月开展输液泵电池电量检测的同时,对输液泵流速精度进行校准,并在每月日常巡查中抽验输液泵精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表2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确认时间确认人1缺乏宣教制度科室宣教制度现场调查有宣教制度2017年9月1日-10日李国梁2无固定工具输液固定工具现场调查患者输液有固定工具2017年9月1日-10日李心蕊3缺乏相关培训相关培训记录记录追溯培训覆盖率≥80%2017年9月1日-10日王滨4输液器质量问题输液管漏液发生频率记录追溯年内输液管漏液情况≤5次2017年9月1日-10日王维5无警示及检查制度警示及检查制度现场调查输液泵警示标识覆盖率≥80%,科室有检查制度 2017年9月11日-20日王成罡6电池未定期检测更换检测记录现场调查未定期检测输液泵比例≤20%2017年9月11日-20日吕恒勇7压力传感器损坏压力传感器损坏次数记录追溯年内压力传感器损坏情况≤5次2017年9月11日-20日李心蕊8管壁厚度质量不达标管壁厚度质量现场调查管壁厚度质量不达标情况≤5%2017年9月21日-30日李国梁9缺乏巡查制度科室巡查制度记录追溯有巡查制度2017年9月21日-30日王滨10无定期校验制度定期校验制度记录追溯有定期校验制度2017年9月21日-30日王维11设备未规范放置设备放置情况现场调查输液泵固定于输液架,摆放情况良好2017年9月21日-30日王成罡

表3对策表

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实施时间地点执行人1缺乏相关培训全员开展培训医护人员培训参与率达80%以上组织全员开展输液泵使用培训,邀请输液泵专业授权公司工程师授课2017年10月-2018年9月全院各病区李国梁、王滨2电池未定期检测更换电池电量定期检测电池定期检测覆盖率达90%以上每月巡查,全院输液泵电池电量每年定期检测,电池每3年定期更换,发生故障及时维修2017年10月-2018年9月全院各病区李心蕊、王成罡3无定期校验制度设备定期校验每年定期校验1次,每月抽查1次购置专业校验工具,每年定期校准流速精度,并做好记录2017年10月-2018年9月全院各病区王维、吕恒勇

效果:使设备校准工作规范化,设备管理科室对输液泵工作原理更加了解,更好地解决了输液泵故障问题。

8 效果检查

经调查,2017年10月-2018年9月输液泵平均月故障次数为2.7次,达到了活动目标。

为了验证问题主要症结是否得到解决,小组成员对活动开展后输液泵故障原因进行持续统计,相同时间段内流速不准故障次数由39次下降到8次,由主要因素降为次要因素,主要症结得以解决。

9 制定巩固措施

(1)有效措施标准化。培训内容纳入医护人员年终考核;电池电量定期检测、设备定期校验纳入计量人员考核标准。

(2)巩固期跟踪。小组成员追踪调查了活动结束后为期6个月的巩固期输液泵故障情况,平均月故障次数仅2.0次,效果维持良好。

10 总结和下一步计划

在本次活动中,小组成员团结协作,降低了输液泵故障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支持,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临床及患者满意度,得到了医务人员及管理部门的认可[8]。

下一期活动课题:提高输液泵设备产值。

猜你喜欢
输液泵校验定期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使用Excel朗读功能校验工作表中的数据
基于专利分析的输液泵在战创伤救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式研究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