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的适用条件探究

2020-06-06 11:10魏连好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还原性主导作用常温

魏连好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262400)

一、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的主要问题

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存在太多的问题,即使有的教师总结提出其适用条件为:“常温下的自发反应”.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下:

1.可逆的歧化反应,归中反应无法正确做出判断.如常温下氯气与水的反应中,Cl2自我氧化还原,生成HClO与HCl.由该规律可知,正反应的氧化性比较:Cl2>HClO,还原性比较:Cl2>HCl.逆反应的氧化性比较:HClO>Cl2,还原性比较:HCl>Cl2.正逆反应结论并不同,这就无法直接运用该规律.

2.常温下,适用此规律,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仍然适用.同样可以得到,氧化性:HCl>FeCl2,还原性:Fe>H2.常温过于局限,并且很多低温、高温也遵循该规律.

3.非歧化反应及归中反应的可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如氮气与氢气反应合成氨气,在常温下的反应,同样存在正逆反应得出的结果不一致.

4.部分非自发反应仍遵循该强弱规律.如:氢气与氯气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以及所有的燃烧反应.

二、推导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的使用条件

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一条一般规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及使用该规律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难道该规律就这样被学生推翻了吗?然而,从众多的化学反应中仍然可以看出强弱规律的正确性.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在多年教学中,总结了大量适用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的情况.

1.所有的燃烧反应.无论是金属的燃烧还是非金属的燃烧反应,都遵循该规律.

2.多数遵循该强弱规律的是向着反应放热的方向进行的反应.

3.部分熵增加,吸热的反应.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逆反应吸热,熵增加,逆反应适用.但通常放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重新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的适用范围,重点考虑了放热反应的强弱规律.

放热反应且反应放热起主导作用存在,ΔH<0.任何一个可以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ΔG<0,当ΔH·ΔG>0时,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若反应混乱度起主导作用,存在ΔS>0,反应自发进行ΔG<0,当ΔS·ΔG<0时,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具体使用时可具体看ΔG=ΔH-T·ΔS中 ΔH与T·ΔS的大小关系,当ΔH与T·ΔS中ΔH比T·ΔS大比较多时,符合ΔH·ΔG>0的反应方向遵循强弱规律;当ΔH比T·ΔS小较多时,符合ΔS·ΔG<0的方向遵循强弱规律.

例1双氧水分解制备氧气的反应,ΔH<0,ΔS>0比较双氧水与氧气的氧化性.

解析由于ΔH<0,ΔS>0,所以ΔG=ΔH-T·ΔS<0恒成立,因此ΔH与ΔS影响方向是一致的.故无论采取ΔS·ΔG<0还是采取ΔH·ΔG>0,结果都是一致的.

由上述例题分析可知,自发进行是该规律的必然条件.即ΔG<0恒成立.因此对于任何可自发进行的反应,只需看ΔH与ΔS的影响.即ΔH影响大时,只需看ΔH影响的方向,若ΔS影响大时,只需要看ΔS影响的方向.

例2如工业制粗硅、工业制水煤气,低温不能自发反应,高温自发.

解析这类高温反应下的反应,正向不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常温时,逆由于ΔH比ΔS影响更大,故逆向遵循该规律.不过高温和低温下,由于温度的影响,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及限度,故判断时应采用较为温和的常温更为合适.

综上所述,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应该为ΔH或ΔS引导的常温下的自发反应.高温时仍成立,但仍要按照常温下计算.反应必须自发进行,选出ΔH<0或ΔS>0引导的方向.根据此关系判断出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的方向,即可求出氧化性,还原性的大小关系.通常判断ΔS用s

猜你喜欢
还原性主导作用常温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党校主导作用下的红色文化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巧用化学中的“经验规律”化繁为简
“碳”疑解惑
富电子与缺电子对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影响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