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07 09:07管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心电图心肌

管洪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冠心病发病人数逐渐增多,给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在冠心病的发展进程中,通常伴随着心肌缺血症状,但大部分患者缺乏胸痛等明显症状,进而发展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由于该疾病无明显特征,临床诊断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准确诊断疾病,对尽早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动态心电图逐渐应用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能够记录更多的心电信号,帮助医生评估心脏活动状态,为心肌缺血的确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3]。本文将对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采用心电图监测诊断的价值展开讨论,详细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86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均确诊为冠心病,其存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同时排除服用改变ST 段的药物、并有严重肾脏疾病、其他心脏疾病所致的ST 段改变等情况。其中男性48 例,女性38 例,年龄最小43 岁,最大74 岁,平均(58.14±2.13)岁。本次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同时接受12 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详细记录心电变化,准确安放电极位置。告知患者记录1 d 中生活状态,包括日常活动和休息时间,同时进行适量的负荷运动。完成监测后获取相关数据,将数据输入电脑,通过软件结合患者病史资料分析心肌缺血症状在心电图中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心肌缺血诊断标准:①发生心肌缺血时ST 段存在明显位移,同时持续时间>1 min;②J 点后0.08 s 的ST 段在≥0.1 mV上呈下斜型或水平型;若患者已经下移,则在此基础上移动幅度≥0.1 mV;③反复发作间隔时间应在前次ST 段的压低恢复至基线后1 min 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ST 段改变情况

在所有86 例冠心病患者中,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共有60 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性ST 段下移,其中44 例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6 例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24 h 中心肌缺血共发作508 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432 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有76 次。

2.2 两类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对比

结果显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类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对比

表1 两类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对比

心肌缺血类型 例数 心肌缺血时间(min)有症状性心肌缺血 16 12.71±3.8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4 32.37±4.32 t 16.039 P 0.000

2.3 冠心病不同时间心肌缺血指标对比

结果显示,日间起始心率高于夜间,日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 段最大位移低于夜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冠心病不同时间心肌缺血指标对比

表2 冠心病不同时间心肌缺血指标对比

时间 例数 心时肌间缺(血m持i n续) (起次始/m心i率n)ST(段m最i大n)位移日间 86 22.27±2.12 78.61±1.43 1.49±0.31夜间 86 32.56±3.31 71.32±1.12 1.72±0.53 t 24.277 37.219 3.474 P 0.000 0.000 0.001

3 讨论

临床上冠心病属于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进而引发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现阶段临床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原因可能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后血管张力发生变化有关[4]。血管张力的变化提高了心肌耗氧量,导致心肌氧气供应量与需求量失衡,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心肌血液供应的减少与冠状动脉痉挛存在密切联系,同样冠状动脉血管收缩运动也会造成心肌供血减少,尤其在夜间冠状动脉张力上升,此阶段呈收缩状态,血流速度变慢,内皮舒张因子数量下降[5]。在此情况下,冠状动脉无法立即适应血管舒张活动,冠状动脉动力降低,最终导致心肌缺血。以往临床在冠心病的诊断上主要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或血管成像等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此类方式对人体均会造成损伤,尤其在老年患者中适应性较低[6]。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电图逐渐应用于临床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尤其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因其具有的操作简便、无创、准确率高等优势,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常规心电图在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结果会显示正常状态[7]。而12 导联动态心电图通过24 h 不间断监测,能够完整记录患者ST 段波动状态,获取无症状ST 段偏移情况,同时还能够有效显示心律失常情况[8]。ST 段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其下降幅度有效反映了心肌缺血的程度,临床通过观察该指标可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态。从本次研究结果得知,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以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原因可能是心脏内存在感受器,促进交感神经传入纤维兴奋,若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时,引发感受器活跃,刺激交感神经传入和传出纤维均表现兴奋状态,但同时抑制了迷走神经传出纤维,进而引发心率加快,ST 段大幅下降。同时本研究发现日间起始心率、日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ST 段最大位移与夜间差异较大,说明白天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高发时段。

综上所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心电图监测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有效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心电图心肌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4》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