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领唱”的素养要求及目标实现

2020-06-07 12:13卫晓怡姚红崔琳琳陆文蔚
文教资料 2020年36期
关键词:领唱高校

卫晓怡 姚红 崔琳琳 陆文蔚

摘   要: 为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担当起“唱主角”的重任,本研究通过访谈调研当前高校教工支部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着重分析支部书记“领唱”素养要求及体现,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基层支部“唱主角”意识和能力,提出以双带头人要求和业务培养、党建和业务齐发展、政策和经费双保障三大要素树立、展现和激励支部书记“领唱”角色,基层支部在党建活动舞台上以多姿多彩的“唱功”,和谐共鸣,唱响“主角”,并在政策保障、考核机制、创新能力、党建助力教师成长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工作实效。

关键词: 高校   教工党支部   支部书记素养

在当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是对新时期高校工作的总要求,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一定要强化党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1][2](50-52)[3](33-35),一定要着力加强教职工基层组织建设[4](62-65),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让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

教工党支部是联系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桥梁,成为传播科学、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创新理论和培养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5](15-17+51)[6](677-684)。本研究通过访谈调研当前我国高校教工支部党建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着重分析支部书记“领唱”素养要求和基层工作“唱功”的重心及特色,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基层支部“唱主角”意识和能力,为引领带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实现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历史使命,提供可借鉴的工作案例和策略参考。

一、分析支部书记“领唱”素养要求,明确角色认知与定位以激励担当作为。

高校基层的教工党支部书记,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支部书记的“领唱”形象,是支部唱响“主角”的根本基础。因此,清晰认识高校教工支部书记应具备的“领唱”能力和实现路径非常重要。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针对我国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本研究调研了8所上海高校,其中双一流大学3所。访谈提纲在参考相关文献研究、高校发布的组织政策、培训、教工支部党建等相关电子文本、新闻报道、论坛信息和报告等文献资料,结合党建专家修改建议及预访谈的基础上形成。本项目对上述高校的51位对象进行了实地或线上访谈,包括院校级党政负责人(编号DZ,7人)、支部书记(编号ZB,17人)、党员教师(编号JS,27人),每人訪谈计划时间20分钟,实际访谈时间最长31分钟,最短10分钟,平均时长约20分钟。建立支部书记素养能力要求的6个变量及15个可操作性定义的“节点”,从预访谈的文本编码者中,筛选出识别胜任特征行为指标准确率高、编码一致性高的编码者2人,以“DZ+序号\ZB+序号\JS+序号”的方式对51段访谈文本逐一编号,通过多次阅读和分析访谈文本的过程对关键信息进行编码,采用QSR 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即将访谈材料与节点相匹配,形成节点的“材料来源”和“参考点”,观测“访谈材料文本”对“节点”的支撑度,“材料来源”和“参考点”越多,说明支撑度越高,反之越低。表1显示了码号和对应节点的名称,文中遵照“一级码号代码+二级码号+文本编号”的方式标注访谈文本的出处。对高校教工支部书记“领唱”培育实现路径及素养要求的各因素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变量并不均衡(见表1)。

表1   受访者谈及实现和展现高校教工支部书记“领唱”素养的各因素编码及节点汇总表

数据来源:采用Nvivo10对51位受访者材料文本节点分析报告

(二)高校教工支部书记应具备的“领唱”素养要求及实现路径

采用QSR NVivo 10对51位受访者材料文本进行节点分析,结果如下:

1.双带头人的选聘要求和业务培养——选配能“领唱”的支部书记。

目前,各高校已实现“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全覆盖,正大力加强对支部书记业务能力的培养,大部分高校每年开展一次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履职尽责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双带头人选拔标准”和“支部书记专项业务学习”的“材料来源”极高,是选配能“领唱”的支部书记的两条要素。访谈内容显示:支部书记经过换届选举,新书记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上非常优秀,是科研团队的带头人(XB双带头人选拔标准JS06);担任支部书记多年,现推选为系主任,副教授职称,符合双带头人要求(XB双带头人选拔标准ZB04),学校每年开展1个月左右的专项业务培训,还有在线学习任务,对党建工作的提升很有帮助(PY支部书记专项业务学习ZB11)。此外,“行政校内任职/校外挂职”这个节点的支撑度略高,有高校明确要求二级单位党组织结合科研合作、校内外挂职等工作,积极为党支部书记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PY行政校内任职/校外挂职DZ01)。同时也有院校级党政负责人提到,学院党委帮助支部书记成长,关心支部书记的教学、科研、党建业务能力的提高,提高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PY上级组织指导DZ06)。由此可见,通过双带头人要求和业务培养配强支部书记,可以增强支部书记“领唱”的自信心和党员教师及群众齐声共“合唱”的信心。

2.激励政策和经费保障双到位——维护支部书记“领唱”热情。

访谈资料分析表明,“奖励”和“工作经费”是对支部书记“领唱”工作认可和支持的二大重要支撑点(表1),充分体现了上级党组织推动支部书记在基层“领唱”的决心。支部书记工作激励保障机制相较以前已有进一步提高,如有高校政策文件提出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享受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政策(JL奖励DZ04),有的提出在职教工党支部书记经历是学院党委干部选拔、推荐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工党支部书记岗位是学校干部培养的重要渠道(JL奖励ZB12)。有的高校根据实际将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计入工作量(JL奖励ZB14),给予相应的工作津贴(JL奖励ZB07)。这些措施均有效提高了支部书记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作经费”的“材料来源”和“参考点”较高,该节点被广泛认可为保障支部书记“领唱”工作开展,谈话记录显示:工作经费一般由学院党总支统一管理,按需申请使用(BZ工作经费ZB03);获得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系列培育创建项目有0.3万元—2万元经费支持(BZ工作经费ZB01);如果经费更充足一些,就会提高党建活动的丰富性(BZ工作经费JS13)。

3.党建和业务齐发展——展现支部书记“领唱”基本功。

从表1可以看出,“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这两项工作对应于“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教师思想、学生思政)”“专业学科建设的先进带头作用”这两项作用发挥,是“材料来源”和“参考点”节点中占比最多的,访谈对象普遍谈到这四个节点,由此看来,党建和业务齐头并进是支部书记“领唱”基本功的重要内容。此外,访谈内容显示,各高校进一步扩充了支部书记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如有高校提出党支部书记应参与讨论决定学院的中心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引进、任务安排、人员调配、教材选用、学术活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奖评优、意识形态、师德师风、学生表彰奖励、研究生推免、就业推荐等重要问题。“社会服务”也是重要节点(表1),参与志愿服务能增强教师社会参与度,倡导奉献精神、互助精神(GZ社会服务JS03),社会团体兼职无薪酬,但能拓宽社会联系的渠道(GZ社会服务JS27),这些社会服务工作能让群众眼里的党员称号更响亮(GZ社会服务ZB17),是展现基层支部唱“主角”形象的重要做法。

综上所述,健全完善教工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使用、激励的体制机制,搭建支部书记党建和业务双方面“领唱”能力的展现大平台,有利于深化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落地落实,切实展现基层支部“唱主角”的新风貌。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号召党支部在基層工作中“唱主角”,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筑牢党的执政根基[7](137-138)[8](91-93),然而,根据访谈调研情况及文献资料分析,高校教工支部在实际工作中面临政策保障、考核机制、创新能力、党建助力教师成长等方面的问题。

(一)支部“唱主角”,“舞台”很重要,搭建好“像样的舞台”,保障必不可少。由于经费金额少而支部活动受限、支部书记无经费自主使用权而缺少党建活动设计的主观能动性等问题普遍。此外,对于党务工作的成就和满足感是支部书记安心“领唱”的保障,然而各校的上升平台和激励措施差异较大,很多高校还有待制定出台。只有推动上级组织积极为基层解困、钱向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有活力。

(二)支部“唱主角”,衡量支部书记“唱得好不好”,要通过工作开展成效评判,不应一概而论,而应是有差别、有个性的。在新形势下,支部书记工作的先进性被赋予新的含义,不仅要重态度、重精神,更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绩效。高校中知识分子密集而个性差异明显,不同类型高校的青年学子风格不同,以专业、学部或科研团队等建制下的教工支部工作侧重点也不同,对于支部书记的“唱功”应给予多层次的理解和评价,杜绝生硬地照搬照抄他校制度和经验。

(三)支部书记在基层工作中如果没有创新工作、勇于担当,就只能人云亦云,工作的开展必然是“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难免沦为思想僵化“不想为”、意识淡化“不敢为”、知识老化“不善为”、能力弱化“不能为”,这些种种“难有所为”必然导致“难有成效”,很难担当起“领唱”角色。高校教工支部书记必须在党建形式上创新创活创亮,避免单调乏味,只有凝聚了人心和共识的“唱曲”才能发出最强音,才能让人满怀感情唱响主旋律,如以支部融合共建以开创和谐校园新局面和促进各项业务工作发展、引领志愿服务聚合力为精准扶贫贡献“高校思维”等,有利于提高党建资源利用率,不断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能量,提高党支部组织力、激发支部活力。

(四)支部“唱主角”,不能是支部书记的“独唱”,而是带领全体支部党员齐心“合唱”。在新形势下,由于教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当个人劳动成果的付出与应得利益无法实现时,难免产生不同的想法,甚至心理失衡,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在培养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同时,正视党员的正当利益,正确处理好党员的个人需求与集体事业发展的关系。在此,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找准结合点,把党建融于业务工作中,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任务上同担”。

三、结语

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担当起“唱主角”的重任,本项目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探讨高校在教工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要求的落实和推动情况,分析支部书记“领唱”素养要求及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提出以双带头人要求和业务培养、党建和业务齐发展、政策和经费双保障三大要素树立、展现和激励支部书记“领唱”角色。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moe_1417/201708/t20170823_311 692.html.

[2]陈春声.立德树人是高校党支部的根本任务[J].党建研究,2020(4).

[3]余奕.对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活动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8(23).

[4]张颖华.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巩固创新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9,33(1).

[5]石有总,黄观媛.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8(1).

[6]施鹏.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及其提升路径[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2(6).

[7]张青.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的基本思路[J].科教文汇,2018(427).

[8]陈静,宋晓欣,刘艳荣.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作用平台建设研究[J].北京教育,2017(1).

基金项目:2020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的实践研究”(2020ZX 099);2020年度上海商学院第二批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系列培育创建项目。

猜你喜欢
领唱高校
新年新春新开头(领唱与合唱)
献辞
轩辕柏之歌
向世界走来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