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之花在石阡越开越艳

2020-06-08 02:59罗立军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军攻坚红色

罗立军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石阡县把挖掘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教育、锤炼红色作风作为重点,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点燃推进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红色引擎。

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全省18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的通告正式发布,石阡县榜上有名,标志着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消息传来,全县上下一片欢腾。302个行政村攻坚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相继收到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感谢信……

8 个月后,一个冬雨霏霏的午后,走进石阡县甘溪乡扶堰村,20多名帮扶干部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坡上坎下,与村民一道挥锄起垄,忙得不亦乐乎。

在扶堰村村委会墙上,挂着18个村民组群众自发送来的18面锦旗。村支书祝云海回忆,送锦旗那天天很冷,群众在2公里长的路上排得整整齐齐,敲着锣鼓,放着鞭炮。

甘溪乡是红色故土。1934年红二、六军团两度经过甘溪,同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展开轰轰烈烈的甘溪遭遇战,一路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深刻体现了工农红军攻坚克难的革命决心。

红色传承生生不息,为民服务永不停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石阡县把挖掘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教育、锤炼红色作风作为重点,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点燃推进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红色引擎。

将红色信仰融入干群血脉

2019年以来,各地2万余名党员相继来到石阡,先东后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补足精神之钙。东边,是甘溪烈士陵园,1934年,红二、六军团作为红军长征的先遣队,在这里展开甘溪遭遇战;西边,是困牛山烈士陵园,困牛山战斗中红军战士跳崖壮举传颂至今。两个烈士陵园东西相连,构筑起石阡的红色传统传承带。

红军两次经过石阡,留下了干群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构筑起红色传统教育的永续脉络。石阡多温泉,这里的人将温泉叫做温塘,如果你在老温塘里提起红军,会有一群老头和你聊半天。他们口中的红军故事有的是听父辈讲的,有的是儿时亲历的—这家给红军送过菜,那家的亲戚跟着红军部队走了……

如果说老温塘是红军故事的“集散地”,那么,石阡的大街小巷和乡村田野则是红军故事的“种子田”。东至坪山乡、西至河坝镇,每个乡镇都会有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对红军故事津津乐道。

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率县级领导干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时明确表示,要充分保护红色资源,尽力呵护红军后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把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转换成助推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今,《困牛山壮举》《红军长征在石阡》等书籍在省内外发行,红二、六军团在这片热土上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以书籍的形式传播开来。

将革命精神融于群众心中,展现在干事的过程中,这一点在石阡得到充分体现。在长征时期,观音岩、困牛山、老君山上,红军为民送布、为老人送粮送钱。现在的脱贫攻坚战场上,罹患癌症保持冲锋姿态的余启良、动了手术以工养伤的游龙、面对群众不理解依旧笑颜带领群众抓发展的许青,众多党员干部身上都生动体现出红色革命精神。

讲红色故事重温初心历史

“当数倍的敌人押着村民包围红军的时候,100多名红军战士为了不伤及乡亲,宁愿折断枪支舍身跳崖。在生死关头,人民的军队始终不忘打仗是为穷苦大众翻身的初心……”2019年9月23日,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率四大班子领导干部来到困牛山,聆听了一堂生动的党课。站在草丛中的讲述者,是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国玉。

张国玉的爷爷张朝贵11岁时亲眼目睹了困牛山战斗,被红军誓死不伤百姓、誓死不背叛革命的精神所感动,一直都以红军精神教育子女。张国玉把讲红军故事当作自己的使命,2005年困牛山烈士陵园建成后,她每年都要到这里给前来祭奠革命先烈的人们作讲解。

经核实,石阡共有红军后代直系亲属109户423人。2019年12月3日,该县为红军后代颁发“红军后代之家”牌匾,并组织红色小分队开展传颂演说。张国玉在全县500多名党员干部面前,又讲了一次红军战士跳崖的壮举。当天和她一同讲述的,还有红军战士李红的后代李海军、困牛山战斗幸存者陈世荣的女婿覃智学等。

“石阡红色教育资源丰富,采取以听为主、以走为辅的方式开展传统教育,形成听、学、感、悟、行一体的教育体系,对推动党员干部提升党性意识和担当意识有很大促进作用。”石阡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敖华介绍,该县以红色小分队、重走长征路、上好红心课等方式,不断扩大红色课堂的成效。

红色小分队由教师、机关干部、文旅系统干部组成,义务对红色故事进行集中传颂。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梳理汇总这些故事,再将其搬进课堂、搬上讲台。

“每次传颂都会流泪,台下聆听的人也大多流了泪。”传颂者游莎莎介绍,用这种方式使红军精神入脑入心,效果十分明显。2019年来她已经为省、市、县各级党员干部传颂红色故事近100场次。

用实际行动挑起使命担当

通过脱贫攻坚省级评估验收后,石阡县3000多名党员干部不松劲、不散劲,把红军精神践行始终,一如既往地把为民服务的使命扛实抓牢。

尤其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全县党员干部把为民服务实不实、群众满意度高不高、基础建设好不好、产业发展强不强作为调研整改重点,县四家班子领导带头深入现场、深入问题、深入群众中,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6件。全县各级党组织纷纷看齐,努力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的问题难题。

石阡县委组织部通过脱贫攻坚省级评估验收后,石阡县各个脱贫攻坚队相继收到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

县水利系统斥资近300万,扩建新修污水管理系统,以实际行动保护全县群众的母亲河——龙川河。

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国荣乡,全力实施一个田园综合体、10户龙头企业、百个专业合作社、千亩木苗、万亩苔茶、10万羽特色畜禽养殖和百万棒食用菌的“一到百万扶贫产业工程”。产业发展有条不紊,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遍地开花。

甘溪乡各票村生产的红苕粉销路不畅,3 0 多名帮扶干部上跑贵阳、下赶乡场,硬是把销路打通,实现年销售收益22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平阳社区群众收入不稳定,100多名帮扶干部主动牵线搭桥,帮助800多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开启幸福新生活。

红色革命传统在石阡脱贫战场上生动接续,形成了助推脱贫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乌江之滨到仡寨侗乡,从龙川河畔到佛顶山麓,“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泉都大地深入人心,干部群众状态好、斗志高、信心足、力量大。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红军攻坚红色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色在哪里?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十送红军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