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裙子”意象象征义探析

2020-06-08 10:21李楠楠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4期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裙子

摘  要: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书写了一段苦难的历史。荒诞与现实交融,形成一种无声却又震撼人心的力量。大量象征手法的使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本篇文章将从“裙子”的角度入手对其深层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铁皮鼓;裙子;魔幻现实主义

作者简介:李楠楠,女,山东师范大学2017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4--02

《铁皮鼓》描述的是从三岁开始拒绝成长的奥斯卡,用喊叫和敲鼓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后逐渐被这个世界同化,恢复清醒与理智,开始成长的故事。以外祖母的裙子开篇,裙子開启了荒诞与逼仄。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探究。

一、时代背景下的“避难所”

1.罪行的避难所

在故事开端,裙子就成了外祖父科尔雅切克的避难所。纵火犯科尔雅切克在被追捕时,逃到外祖母安娜·布朗斯基的裙子底下,躲过了追查。在那两个愚蠢的警察面前,他使安娜·布朗斯基受孕,生下了阿格内斯。

外祖母厚重的四条裙子可以容纳一切,里面包含着罪恶与野蛮,掩盖着科尔雅切夫的罪行。在科尔雅切克将其强奸之后,外祖母平带其回家,这是一种妥协。外祖母“丝毫也没有暗示出她那四条套穿着却又守口如瓶的裙子底下有着可以给人提供避难所的大空间”[1],当善良被贪欲裹挟,便成为了 罪恶的借口,而裙子,便是罪行避难所的开始。

后来,科尔雅切夫进入了一个个的避难所。把自己伪装成被淹死的符兰卡,冒充他嚼烟草、冒充他说话有缺陷,甚至要去救火立功。他对罪行的掩饰,被整个社会所接纳、所包容,甚至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真正的符兰卡。没有人去顾及别人的生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追问科尔雅切夫的两名警察选择了敷衍,符兰卡所在地的警察选择了视而不见,在迪科尔霍夫举报之前,整个社会对于科尔雅切夫的罪行都表示出了消沉的懒散与倦怠。

当时的社会正是这样,人们用近乎扭曲的“宽容”宽恕了罪行,甚至慢慢学会了习以为常。反抗的人们失败后,没反抗过的人们也不会轻易尝试,于是整个社会为罪行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避难所”。

2.躲避与救赎

外祖母的裙子是躲避现实的“绝佳去处”。母亲阿格内斯小时候便喜欢爬入外祖母的肥大的裙底,奥斯卡更是渴望,但他们都是选择了一种逃避,祖母的裙子意味着一种躲避,同时在这个“避难所”里,他们获得了救赎。

母亲维持了和表哥长期的不伦恋,在她怀上扬的孩子三个月后,受不了内心的谴责,狂吃鳗鱼自杀,最后在痛苦中死去。她渴望躲避的是不伦恋的罪过,是对自己也是对小奥斯卡的一种救赎。

小奥斯卡在看到母亲、表舅、爸爸三人之间荒诞的“三角恋”后,选择了停止生长,停留在三岁孩子的身体里。他渴望钻入外祖母的裙底,渴望逃避现实,逃避成人世界乱伦的丑态,渴望有人为自己阻隔外界的阳光。他的方式简单果断,将自己摔下去,停止生长,这也成了母亲责骂马策拉的理由。显然,在这一个三岁孩子的身体里,他装出愚蠢、无知和任性,躲避自己渐渐成熟的心智和洞察一切的眼睛,假装对这个成人的世界视而不见。他将外祖母的裙底看作是“城堡”,而他是唯一的主人。在这个“城堡”里,他获得了救赎。他在开始生长之前,都瑟缩在这个巨大的“城堡”中,一边挣扎一边反抗。

二、母亲与大地

在外祖母裙子底下,诞生了母亲阿格内斯。这是生命起源的地方,也是一切开始的地方。外祖母穿着这四条肥大的裙子,一生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处,并扎根于此,这是恰恰是人类起源的地方。人们起源于大地,扎根于大地,在大地生长。

1.生命的起源

故事一开始就是有悖于常情的,以冲击性语言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在土豆地里裙底下交媾的画面。这是安娜·布朗基斯所不愿承认的,生命却是从此处繁衍诞生。这也暗示着一个民族的诞生,这个民族,繁衍在黑色的恐怖中,在荒凉而萧瑟的时代诞生,从这里开始多舛的命运。

这是一种荒诞的生命诞生形式,生于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让人渴望摆脱这种压抑,重新回到大地的怀抱之中。于是大地,成了多少人的起源与归处,人们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会从容地走向大地,走向自己的来处,在大地深处得到安息。

故事的发生地但泽是一个最自由却又最不自由的城市,这里的人民很难找到自己的起源。这是一个在郊野诞生的民族,可是他们说着自己的语言。他们是卡舒贝人,这是他们生命的馈赠,是这个城市、这片土地能给他们的唯一的身份。

2.大地的创伤与包容

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外祖母那近乎土豆色的肥大裙子却从未改变,这恰恰代表着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的难以预料的事情,使得大地累累伤痕。可是它不动声色地接受。

故事里的人们反抗,却总是受到伤害,只有大地一味包容。在但泽这部多灾多难的历史中,大地承受住了一切的创伤,又给人以安慰、希望,让这个流泪的民族在黑暗的时候看到光亮。

尽管外祖母的裙子里有一股小奥斯卡难以忍受的黄油味,可是奥斯卡甘愿待在此处,这是他诞生的地方。但泽虽不完美,但它是卡舒贝人的源头,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值得用一生去怀恋的故乡。

三、情感的归属

祖母的裙子,是科尔雅切夫的藏身之地,是母亲和奥斯卡的眷恋之地。也是情感的归属。

1.对自由的向往

这实际上是格拉斯的一种愿望的个人化抒写。故事中的人们,渴望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地方,也渴望寻求像外祖母裙子一样能把外界隔离的地方。

外祖母的四条裙子也是四个民族的象征。她的裙子“昨天穿在最外面的,今天变成第二层,昨天在第二层的,今天到了第三层。昨天的第三层,今天贴身穿着。昨天贴着皮肤的那一条,今天可以让别人看到他的样式,或者说,看到它没有样式。”[2]外祖母四条裙子的轮换也是暗喻了在但泽这片土地上,随着时间的变换而有了不同的命运,可共同特点是一样的黑暗、没有色彩的冷漠。

人们被笼罩在巨大的黑暗中,他们渴望自由又得不到自由;渴望归属却又无所依靠。他们只能躲避在黑暗中,找寻精神寄托。

2.创伤过后的情感依存

奥斯卡在降临到这个世界后,经历了太多痛苦与绝望。他一直认为自己生下来是个错误,渴望回到母亲的子宫里。

裙底下是性和罪恶,是只能出现在黑暗中的。裙底下也是一种渴望和向往,人在孤独、痛苦时便会想到母亲的子宫,那里是最安全、最安心的地方。受到创伤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成人还是儿童,他们都渴望得到庇护。即使没有真实的存在,这种渴望与向往也可以支撑人们生存下去。

综上,《铁皮鼓》是一个寓意深刻的作品,外祖母的“裙子”是“避难所”,是“母亲”与“大地”,是情感依存。只有结合民族与历史记忆才能真正发掘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听见作品所诉说的时代伤痕。

注释:

[1]君特·格拉斯.铁皮鼓[M].胡其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第39页.

[2]君特·格拉斯.铁皮鼓[M].胡其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第6页.

参考文献:

[1]冯亚琳.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冯亚琳.君特·格拉斯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君特·格拉斯.铁皮鼓[M].胡其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赫伯特·乔治·韦尔斯.世界史纲[M].孙丽娟,江苏:译林出版社,2016.

[5]李强.君特·格拉斯传[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6.

[6]王光利.《铁皮鼓》的荒诞与真实:一个多声部叙事交响的象征世界[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19(04):79-82.

猜你喜欢
魔幻现实主义裙子
一百条裙子(四)
一百条裙子(二)
一百条裙子(一)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相信不可能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千变万化的裙子
裙子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夏天,我有花裙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