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东西

2020-06-08 15:34张伟豪
安邸AD 2020年1期
关键词:设计师世界设计

张伟豪

PatriciaUrquiolaX赵扬

“我的设计原则是拥抱生活和与相关的方方面面。”永远充满能量的西班牙女性设计师Patrlcia urquioka以一席温暖的开场白打开了她缤纷设计世界的大门。充满炽热情感的Patricia显然不是一位冷冰冰的思想者.不论你是否与她相熟,她总能热情地与你侃侃而谈,并以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身份,向你展现她对世界的好奇之心,正如Patricia自己所言:“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或好或坏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设计来源。我要用心去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再以各种方式实现我对区个世界的表达

与烈阳般璀璨性格的Patricia相较,从大理赶来的中国建筑师赵扬则如涓流的溪水般缓缓,却积蓄着无穷的能量。从大都市归隐到乡间的赵扬形容此举并非一次地理上的迁徙。“归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的工作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归乡之旅,而是不断向传统和过去学习。“他的”归乡并非仅从国外到国内、从城镇到乡间的时间与空间历程,更是以建筑实例为表达的人生旅程。“建筑需要强烈的表现力,但更重要的是融入其存在的环境之中。但这种融入也并非一个瞬间的造就,它是随着光阴匆匆而逐渐生长的。”

AD:如何实现项目的深度与速度之间的平衡?

pairicia Urguiola:我有非常多的工作是同时进行的,有些花费的时间较长,有些则花费了较短的时间。但“短”并不意味着“浅”.我投入任何一个项目中的精力都十分充足,也十分专注。所以每个项目的最终成型都是经过深度思考的.时间并不是衡量项目深度的唯一标准。

AD:每位设计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吗?

赵扬:如果设计师总有自己独特风格特点可以融入到设计中,那对于他做设计来说或许会轻松一点儿作为建筑师,我需要应对不同的环境,也针对不同的环境做设计思考,这并不容易。我希望我设计作品中的一部分是融入于环境的。我不希望我的建筑作品有太多被设计出来的存在感和异于环境的独特性,我希望它可以是环境中最默默无闻,却又最与环境相融的一部分。

AD: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在设计中的融合?

Patricia Urguiola:中西方融合是一个非常有包容性的概念。我常常从人性的思考出发,再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詮释。这种文化融合的设计方式让我对不同的社会构成、不同的传统都有了解,也从融合的设计中了解到各自文化背景下的优势。我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AD:如何实现与设计团队的合作?

Patricia Urguiola:和每个人都实现积极有效的沟通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团队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整个团队要实现优秀的设计还要维持我们一贯优秀的形象这并不容易.每个人都要承担更多更努力的工作。但这些都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

AD:给年轻设计师的建议是什么?

赵扬: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听别人的建议!

Patricia Urguiola:我不愿意提太多建议.我年轻时也没有听前辈多少建议。我唯一想强调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对世界和生活的好奇心。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好的和不好的设计作品,但比“好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花时间去思考什么是“该做的设计”。

“我们有时需要将自己置身到纷扰的世界之外,去感受朴实的生活。而设计的灵感之源正来自对生活的炽热情感。”

RodolfoDordoniX李虎

“设计需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和努力,这个过程中有满足感,也有失落感。你需要对设计有足够多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去讲述和阐释。”在“大师班”现场,“不善言辞”的意大利著名设计师Rodolfo Dordoni便将他40年的设计生涯娓娓道来。但他始终强调“设计行业所产出的设计产品并非设计师一个人的功劳.这背后有庞大的团队沟通与合作,是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不同经历和思考造就的最终成果。”而擅长与各种团队协作的Rodolfo无论在演讲台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十分谦和,即便是第一次见面,你电能在与他的交流中感受到设计师“设计为人”的温柔与真诚。

一向以建筑师于人类世界职责为切入点去思考设计的中国建筑师李虎,以一席宏达的开场将我们引入对“建筑的精神”的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消费的年代,人类足迹正侵蚀和消耗着地球上的资源。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在他看来.建筑的精神是谦逊,而谦逊意味着包容,是空间对于社会关系的重构,谦逊意味着尊重,是我们对自身地位的认清并怀有敬畏之心的创造,谦逊意味着谦卑,是摒弃追名逐利.寻找真正的深度和意义。从李虎的建筑实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被其独特性所吸引和感动过。而其对于建筑精神性的阐释也让我们对剥离掉形式的建筑有了新的思考。

AD: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如何影响家具设计?

Podollo Dordoni:如今的消费者已不仅仅关注单一的生活物品,他们更希望从全角度去关注生活空间的营造,因而我与企业的合作更多是基于一个系列的产出,而非一件单品。这样的一个系列可以更好地阐释企业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战略.也可以更加匹配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AD:创作的切入点应是设计本身还职业责任?

李虎:如何创作是设计师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人做设计都和我一样,常常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来思考。今天你可以任何形式来出产一件作品,但你必须知道自己希望通过形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

AD:科技时代会对未来家具设计带来哪些猜想?

Rodolfo Dordoni:我无法预测未来的家具形式,但我理解世界正在朝著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工业设计的核心是让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关怀,当然科技也是。但对我来说,单纯的科技略显冰冷,而考究的工业设计可以让人感到温暖。

AD:有什么给年轻设计师的经验分享?

李虎:经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很难分享。无论做什么,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和改变现状的勇气。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生活在舒适圈中,而他们需要跳脱出来才能有所突破和创造。

Rodolfo Dordoni:世界变化飞快,我们需要将保护地球的意识放在首位。但是我们必须以一种乐观的精神去面对。悲观主义者只能哭泣,不能改变世界和社会。与此同时,我想告诉年轻人,设计不光是可以看到的,也是可以听到的。设计师要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有自己的坚守,但也要开放地接受不同人的意见。

“设计师要对自己真诚,只有相信并承认自己的感觉,才能以有情感的设计打动他人”

“每一位设计师都应该坚持做自己,并对违背内心的妥协勇敢说不!”

FcrruccioLaviani×陈飞波

“每个设计师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我不愿自己被定义。“著名意大利设计师FcrruccioLaviani成长于一个主曹小提琴制作的地方小镇.他在年轻时也曾做过小提琴。或许是这样的多元经历造就了他如今在设计领域里的“不拘一格”。“大师班“一开场,他便用40多年来的创作历程为我们讲述他对设计的热情。他的作品中展现出极强的个人风格.这源于他对自我性格的保留和对现实束缚的不妥协。“我非常庆幸在最初的几年能与FcrruccioLaviani等诸多优秀设计师合作。虽然我现在有了小小成就.但我不会忘记最初的起点。”

以跨界身份在室内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设计师陈飞波形容自己的工作具有循序斩进的复杂性.但他颇为享受。“我学服装设计出身,毕业后又做了10年的平面设计.后来逐斩涉足空间设计和家具设计.接触不同领域里所涉及的各种材料。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用跨界可以描述的。”从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他自发研究材料来推进项目,又通过项目来认识新的材料.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又开发了很多家居产品。“有时有人会问我设计灵感来自哪里.我会说,我的灵感来自不超过身边1米以内的生活感知。“

AD:你们和不少客户本身就是朋友,在与他们就设计项目沟通时,有何秘籍?

Ferruccio Laviani:与客户交流时,我会非常注重对自我想法的表达,让客户最大限度地理解我的想法。我的这种坚持并不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更是因为我坚信自己的方案对他们有帮助。当客户选择我时,我们就是利益共同体,拥有一致的最终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彼此信任。我不太喜欢与私人客户合作,这种合作往往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和满足客户的想法上,而妥协不是我的性格。

陈飞波:我在做私宅项目时也遇到很多沟通上的困难。很多时候需要在方案上做出妥协。但我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客户愿意与我沟通有趣的想法,愿意与我共同实现一场有趣的设计冒险。当我们的想法一致、沟通顺利时,就会得到一件很好的作品。

AD:你们眼中未来的设计和未来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陈飞波:科技在进步,我们也尽可能在家中融入科技所能带来的生活的可能性,努力与智慧生活产生联系。但科技无法弥补内心的情感,所以我希望未来的家依然是最基本的家的样子,希望把中国传统生活中的有趣和优雅与当代的生活方式做一些连接。

Ferruccio Laviani:对此我实在石去给出确切答案。如今的科学技术的确给了我们很多想象空间。但作为设计师.我更倾向于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设计或什么样的生活体验.然后从设计师的角度予以实现。

AD:你们俩都从事平面、室内、产品等各类设计,对于也想要跨界的年轻设计师有什么建议吗?

Ferruccio Laviani:勇敢发挥自己的创意。当你做设计时,往往会受到周围很多事物的影响。但你要时刻清醒,坚持做自己,不要陷入对别人的模仿。对不擅长和不喜欢的事可以选择拒绝,不要轻易妥协。

陈飞波:我的经历已经不能简单用“跨界”来概括。但过去的工作经验,包括我对构成的敏感、对色彩的认知都对我现在所从事的设计工作有很大帮助和推动。我用生活方式定义空间形态。而我的想象力、过去积累的经验、对生活的理解等都可以启发我的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师世界设计
我是小小设计师
BUBA台灯设计
创意设计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