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的整合与利用

2020-06-08 10:09卢健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孙中山学会历史

卢健

辽宁省高考近些年来一直采用全国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是固定的的模式,分成必做和选做两大部分。45-47题总以选修内容冠名,以三选一选答方式设置改革、战争、人物三块;分数15分,分两问设置,考察提炼、概括、比较、评价等能力,内容上有原因、特点、影响等,是典型的新情境材料问答题,所出试题理在书内,材料在书外,选修教材的使用就变得重要起来。可是,从学习进度安排和高三复习的轮次来看,选修内容每课都讲不现实,蜻蜓点水又无实效。在全省的高考分数统计中不难看出,选修题的难度虽然不高,但得分率却很低,这可能就是选修教材处理不好造成。

经过对近四年高考的再研究,我觉得选修教材是个“宝”,必须用一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整合选修的考察内容和方式,选修教材利用好就可以有以下好处:

1.激趣

学生学历史向来对课本以外的内容更感兴趣,選修教材就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有一种读“野史”的感觉,阅读兴趣高。比如商鞅变法的改革专题,课本中加入了商鞅的生平简介,然后再给他们介绍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内容,学生兴趣极高,更加能够理解商鞅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变法带给秦国的巨大影响。

2.练级

学生每读一篇文章,都会潜移默化的提高阅读能力。读完每个改革都会想改革的背景、人物、成果、评价,读完每个人物都会去想人物的重大活动,对历史的影响,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在阅读中,学生会逐渐学会分层、学会概括、学会比较,材料的理解能力自然就会慢慢提高,而这就是高考的考察方向。比如,学生在学完《明治维新》后,自然就想到了中国的戊戌变法,两者的比较就顺理成章了。每一次阅读就是提升战斗力的练级过程。

3.信心

学生对历史的失趣一般来自于内容过多、记忆困难。当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重合交叉时,学生会有“我知道”“这个我会背”的成就感。如果教材整合恰当,会让他们的信心逐渐建立,并变为主动汲取历史。比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生总是糊涂,可学到选修内容时,竟突然明白了,原来新三民主义不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啊。这将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收获和自信哪。

4.重置

教材整合后,自然就是一个新情境的材料题,不必“百度”就唾手可得,而且权威性更强。比如,在学到孙中山的时候,让学生先制作孙中山的人物大事年表(叫简历也行),然后根据活动划分阶段,一一对应找到历史阶段,考题就形成了。这样的改编省时省力,比网上那些粗制滥造的试题可强多了。

整合历史选修教材的好处不胜列举,如何操作呢?我们今年的尝试就是“选取典型,为我所用”。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做法。

一、选取典型,相互补充

选取的原则就是与必修课本有重合交叉的内容,既可以温故,又可以知新。比如,改革我们可以选五个: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交叉内容少)、戊戌变法、梭伦改革、明治维新;人物选取孔子、秦始皇、孙中山、华盛顿四个。每一篇目都能与必修课本相联系,或者是把选修作为必修内容的背景设计,也可以作为必修课本历史事件的补充,还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总会有些效果。

其他未选取的选修篇目怎么办?作为每个专题的习题训练出现。比如,在学习明治维新时,可以把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简单所编,放在本课题型训练部分作为扩展,既在内容上熟悉,又把答题思路训练了一遍,一举两得。高考时遇到选修教材原内容的时候几乎没有,所以重点在“讲理”,“理”明“分”自高。

二、导学案编制

教研组分工合作,安排出进度和任务分工表,每人一个篇目就行了,大大减少工作量,也会有更多时间去组织、编写导学案。导学案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阶段特征梳理、思维导图建立、合作探究展示、限时训练检测。阶段特征梳理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宏观把握历史阶段,把历史事件立体化,学会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角度分析历史背景和特征,以弥补新教材时间混乱的不足;而思维导图的建立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会精简概括,提炼关键词,这样就既强化了记忆,又积累历史术语,弥补学生答题有话说不出的遗憾;合作探究展示部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小组为单位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存在,既给优生以锻炼,给别人讲明白自己更深刻,又让后进生有事做尽量跟进,能挑出毛病来那就更好了;限时训练检测一般安排到预习课完成,展示课里就是解决疑难问题了,学生能解释的坚决放手,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容易共鸣,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来,并提醒学生做好释疑笔记,做到学有所得。

三、课堂使用

无论课堂什么结构,都可以大胆地给学生一节自主预习课,该做的、该记的,都让他们尽量提前完成,解放老师自己,何乐不为?当然放手不是放纵,要求一定要明确。我以《孙中山》为例说明。比如这节就要求学生完成下列问题:根据必修找到孙中山的思想理论成果(其实就是新旧三民主义),结合选修编定孙中山的大事年表(即思维导图的重要事件),试着评价孙先生的进步性,特别是人格魅力(即精神品质),并完成合作探究和检测题。这样,就把必修三民主义、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等重点内容再次拣出,与选修形成自然结合,学生第二节课的展示就是他的第三遍巩固了。展示时以角度和短语为主,不要罗嗦的长句式,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讲解时要求层次分明,因果关系正确,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其他听者必须专心,否则无法评价(挑毛病),又带动了大多数学生。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会感觉乏味的重复,因为有选修内容的新鲜;也不会感觉生疏,因为主体内容他学过,有收获总是让人心情愉快。

四、形成模式

每节课都要不断反复的教给学生一类专题的学习模式,熟悉将来本专题的考察方式。这些都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对试题的认识能力,也就更能提高解题能力了。

总之,我对选修教材情有独钟,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境。可以预见,随着高考的不断成熟,选修教材必将作用越来越大。到时,我们就会更加珍视那几本放在学生箱底的书,更会坚信选修教材在我们的整合中会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猜你喜欢
孙中山学会历史
孙中山的绰号
学会分享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新历史
孙中山彰显气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