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举措

2020-06-08 15:43刘魁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粮食生产

刘魁

摘要:为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政策落實到位,需要在推进创建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行政推动传递创建压力,重点突破打造示范亮点,明确责任主抓关键人员,政策扶持发挥资金效益,切实加大示范创建力度,制定落实扶持政策等对策,因势利导,因人施策,使农机农艺有效融合,实现经营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同时确保农村创建全程机械化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明确责任;资金效益

刘 魁. 江苏宝应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举措[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08):46+48.

宝应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核心,遵循“政府引导、装备支撑、技术引领、服务保障、协同推进”的指导原则,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重点突破机械化种植、粮食产地烘干和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过去一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农机局关心支持下,全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西安丰、曹甸、氾水、山阳镇4个镇顺利创成市级示范镇。2018年宝应县又成功获批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创建竞争性立项,成为省农机局第三批25个参创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县之一。对此,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和要求,创新思路补短板,注重实效谋发展,稳步推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行政推动,传递创建压力

坚持“党委重视、政府支持、部门作为、农民参与”的推进模式。

一是以县政府名义公布印发了建设方案、推进意见及由县长任组长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文件,明确了各镇创建序时进度安排,所有镇全部参与创建,形成全县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和压力传递。县政府在夏集镇召开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座谈会,强调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把握关键时机,在装备提升、补齐短板、部门协作和督查考核上出真招、见实效。

二是局领导班子赴基层开展工作对接,从年初开始,与夏集镇、小官庄镇、鲁垛镇、广洋湖镇、望直港镇等8个镇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面对面对接创建工作,争取党委政府领导重视。出台了《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挂包联系服务制度》,由局领导班子带头,选派17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派14个镇,协助各镇开展示范创建。

三是各创建镇行动迅速,均出台了创建实施意见和方案,及时召开了由各村支部书记、村农业生产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做好向基层群众宣传工作。

二、重点突破,打造示范亮点

水稻机插秧是宝应县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最大短板,也是农机化工作的难点。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打造示范亮点

参与创建的镇在打造示范片(方)的同时,整村推进的面达50%以上(机插率90%以上),消灭机插秧空白组。同时明确大镇要有2个万亩机插秧示范片,小镇要有1个万亩机插示范片,所有创建镇村村要有千亩机插示范方。今年,泾河镇的张北村利用扶贫政策,为本村添置了9台乘坐式插秧机等农机具,在为村级带来增收的同时,张北村下决心今年全村进行机插秧,甩掉“麦套稻发源地”的帽子。

2、抓好机插秧和育秧关键环节

目前全县共落实乘坐式插秧机211台,落实秧池田面积6092亩,鼓励动员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主进行大面积集中育供秧。今年,夏集镇清理雪后损坏的大棚作为集中育供秧点,面积达50亩。

3、推广应用育秧新技术

注重推广应用硬地育秧技术及新型机械化育秧摆盘机,促进育秧的质量和效率。县政府举办了送农机科技下乡活动,展示了一系列育秧摆盘机,赢得了大家的好评,目前已新增育秧设备64台。

三、明确责任,主抓关键人员

1、村支部书记

村支书是一个村的带头人,其思想通了,有压力了,村组干部的思想才能通过,创建工作才好推进。鼓励有条件的村干部带头实行机插秧,身体力行地宣传机插秧优势,影响并带动身边广大农户。

2、新型农机服务主体

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家庭农场是管理的对象,更容易做工作,要动员他们做好楷模,发挥创建主力军的作用。在全县农机新型服务主体服务全程机械化机插秧环节座谈会上,鼓励这部分主体利用当前利好政策,乘势而上,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其中。

3、种粮大户

大部分镇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土地流转发包的准入门槛,严格要求种田大户带头实行机插秧。目前,全县土地流转占比达60%以上,抓住种粮大户对推行机插秧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种粮大户切实感受到机插秧节本增效、稳产高产等好处。

四、政策扶持,发挥资金效益

今后两年,全县利用17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用于示范县建设,其中省级1000万元、县级700万元。主要用于新增机具作业补贴服务能力提升补贴和示范基地建设补贴等,其中作业补贴资金量占比超过50%。在去年补贴机具不变的基础上,新增对复式播种机和无人植保机的补助,将乘坐式插秧机每台作业补助6000元提高到10000元。

出台了县级作业补贴实施意见,并及时向各镇宣传解读补助政策。各镇及时响应补助政策,纷纷出台扶持文件,乘坐式插秧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补助基本在10000元左右,最高的开发区达到15000元。安宜镇、柳堡镇均出台了巩固提升意见,夯实创建成果,打造升级版示范镇。在资金使用方面,专门举办了8个创建镇的业务培训班,对照文件要求,结合已报账乡镇的经验做法,进一步规范资金来源和使用,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对创建工作的引导和促动作用。

五、强化考核,确保創建成效

1、开展创建绩效考核

要求各创建镇认真开展效益分析,特别是对薄弱环节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分析,剖析问题、总结经验。按照稻米平均出售价格比直播稻高0.1元/斤,5个创建镇仅机插秧环节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3000万元。

2、发布创建工作简报

从3月份开始,每个月组织发布一期创建专题简报,做到“四抓”(抓热点、抓亮点、抓难点、抓缺点),及时将县镇创建进度、主要机具推广情况、基层先进事迹、亮点建设等内容进行汇总,并抄报县长、分管县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镇党委政府及农技中心(农机站)。

3、专项安排第三方核查费用

聘请中介机构(县审计局)动真碰硬抓考核,核查范围主要是对集中育供秧、机插秧和机(条)播面积的核实,确保考评公平公正。

六、切实加大示范创建力度

1、培育和壮大新型服务主体

坚持以连片治理土地为基础,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提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规模化作业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稻麦增产、农民增收。

2、狠抓示范创建

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县)区、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方创建为抓手,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行动。到2019年,全市80%以上的涉农市(县)、区和80%以上的涉农镇(街道)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3、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加快建立新型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落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加强乡镇推广设施条件建设,确保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有序开展。

七、制定落实扶持政策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支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2、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农机综合保险试点,适度提高保费财政补贴,规范理赔操作方式,为农民和机手提供多险种、高保障的保险服务。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兴建农机具库棚和农机维修网点等,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经营组织粮食烘干用电享受农业用电,以及农机库棚、维修场所和烘干配套设施用地等政策,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

七、结语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宝应农机人将以踏实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继续做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以新型农机驱动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催变乡村面貌,奋力开启全县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粮食生产
梨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圆满完成
玉米垄侧免耕播种全程机械化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郑州市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浅论雷州市广垦东西洋米业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基于SFA河南省18地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