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06-08 10:22周凤
西部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执政能力调查研究毛泽东

周凤

摘要:毛泽东一生都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写了大量关于调查研究的文章,并亲自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确的决策来源于调查研究,调查不能离开实际情况,号召领导干部要亲自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方法是:(一)既要“走马观花”更要“下马观花”;(二)要做典型调查,解剖“麻雀”;(三)开好调查会;(四)在详细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综合。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在当代依旧具有重要的价值。学习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提高知识分子科研成效,有利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调查研究: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6-0020-03

毛泽东一生走访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切身实地地进行社会考察,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而究其来源,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不仅受到湖湘文化如王夫之的“言必征实,义必切理”的影响,还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启示,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及方法对英國的资本主义进行了几十年的考察,最终在掌握了切实而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写下了《资本论》这一光辉著作。毛泽东无论在调查研究实践还是在调查研究理论上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贡献。比如,在1925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系统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针对中国民主革命中农民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在《农村调查》中,毛泽东论述了一系列的基本观点和具体方法,使其调查研究思想走向成熟。

一、毛泽东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系统地阐释了调查研究在中国长期历史实践中的重要性。在毛泽东看来,不进行社会调查就对某一社会问题发表看法是不恰当的,亦没有规律可循,因为没有对这一问题的实际情况以及历史逻辑进行深入的调查,没有调查的发言就是“瞎说一顿”,就像瞎子摸像一样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逻辑。同时做调查研究的时候也要有正确的方法,不应该把调查研究形式化,不做正确的社会调查更没有发言的资格。因此,“瞎说一顿”并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放弃“瞎说一顿”的错误作风。更有甚者不做社会调查看到一点细枝末节就发表言论,指出这也属于“瞎说一顿”的范畴,因为这样的言论是不公道的,这一看问题的方式也不够全面。毛泽东还强调,在做社会调查的时候,要分清所遇到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社会问题,都要以问题的主要方面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进行社会调查。当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进行周全的调查是科学的方法论,并不是“狭隘经验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具备调查研究的思想就去指导工作也是危险的,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调查研究

在毛泽东看来,详尽周全的社会调查不仅仅是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而且是领导干部进行决策的重要基础。一个人或者一堆人如果不去做调查研究,而是坐在一起空想则是愚蠢的。不对问题的具体实际进行分析和掌握,就很难把握所遇问题的真实情况,那么做出的决策必然是错误的。同时,作为领导干部要学习孔夫子“每事问”,到其工作的范围去调查和收集材料,这样才能了解工作范围的具体情况和主要问题,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一味的绞尽脑汁去空想,不去调查真实的情况,在决策时必然陷入唯心主义错误。在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如果领导干部仅凭自己的“想当然”去做出决策,不去结合丰富的社会调查经验,不能够给出正确的指导以及具体的工作策略,那么决策结果必然是局限的。就好像看病讲究望、闻、问、切,领导干部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也要把握问题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做调查研究。

(三)正确的调查不能离开实际情况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在毛泽东看来,与实际相结合的社会调查能够“洗刷唯心精神”,因为有许多人在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忽略问题的实际情况,凭借自己的空想去制定工作计划,去指导工作行动,这样的指导必然是片面的。因为仅仅只是依靠想象去做事情,并没有从实际出发,这样的决策就失去了社会调查的支撑,不具备现实意义。在革命斗争中,以“本本”作为出发点去解决问题,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种行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主要特征,如果只是一味地去看别人所收集到的材料,不与当时的社会境况相结合,不深入到实际中去考察,我们很难发现社会中的主要问题,所获取的材料也有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是不真实的,那么这一调查必然是片面的。

(四)领导干部要亲自做调查研究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领导干部做出重要决策的必经之路,如果领导干部只是通过收取材料和听取报告来进行决策,这样的决策没有领导干部的社会调查参与只有他人的经验必然不够牢固,只有领导干部亲自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总结经验掌握方法,发现调查范围的真实问题,明白基层群众所需所求所思所想,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社会问题。如果领导干部都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亲自下基层去考察社会现状,那么也不能树立榜样作用,其他工作人员也必不会认真进行社会调查。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一)既要“走马观花”更要“下马观花”

在研究问题的时候,要把全部的精力去放在研究一个问题上,对一个问题追根溯源才能解决问题,“走马观花”就是多走点路,多问一些人,通过调查的范围和数量去了解所调查社会问题的普遍现象,从宏观上对所出现的社会问题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不能对问题进行深挖,这样就无法了解问题的深度,也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难度。哪怕一个人行万里路,不观花也是不行的,“走马观花”不够深入,“下马观花”则更完善更全面,“下马观花”就是在摸清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细节和特征进行更具体的把握。因此光是“走马观花”这种方法是不够的,要和“下马观花”一起,两种方法相结合,就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毛泽东通过“下马观花”这一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全国农民运动发展到高潮之际,毛泽东牢牢抓住湖南农民运动这个案例对其进行为期32天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当时湖南各阶层的发展状况,收集了许多有关农民运动的材料,由此发现了党内在对待农民运动问题的决策上所出现的错误。可见,“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相结合则是调查研究的最合格的方式。

(二)要做典型调查,解剖“麻雀”

所谓的典型调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所说的“重点论”,也就是在众多社会问题中找出最典型最具特点的例子,对这一例子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增强调查的针对性仔细性,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最终得出结论。虽然“麻雀”有很多,但是只要抓住典型,从典型特例进行深入解剖一两个“麻雀”就够了。寻找调查的典型就可以对所调查的材料中进行分类,从每一类中具有特点的方面进行调查即可。这一解剖麻雀的过程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很多领导干部不重视“麻雀”,在进行社会调查时虽然了解基层问题,但并不深入。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调查都要亲自去做,只要抓住一两个特例亲自去调查就可以了,其他的社会调查可以培养调查研究的团队,让他们去进行社会调查就可以了。

(三)开好调查会

同时,为了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有必要开调查会做讨论式调查,只凭借一个人去分享经验是片面的,也容易犯错误,应该提出实践活动的中心问题,让大家进行会议式的讨论,畅所欲言,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近乎全面的。所以,在开调查会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所调查到的人也应该是各行各业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调查某一具体社会问题时,只需要和这一问题相关职业、相关年纪或相关领域的人在场即可,其他与这一问题无关的人可以不在场。当然,调查会的人数则是依据调查会组织者的工作能力而定的,但是最低范围应该不低于三个人,不然就太局限,调查不到具体的普遍现状。最后,在调查会上,调查会的组织者也应该把会议的结论记录下来,这样方便总结经验、丰富经历。

(四)在详细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综合

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也是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步骤。当然,收集和整理材料也要调查人亲自去做,这些工作不是形式主义的社会调查所能代替的,这样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调查研究的经验和方法,并利用这些经验和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并不是所搜集到的全部材料都是有用的,分析与综合就是对材料进行整理,这就要分析所搜集到材料的主要方面,抓住最能体现社会问题也就是最有特点的一部分。分析材料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对材料进行分析,社会问题才能在分析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并利用经验和方法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三、调查研究的现代意义

(一)学习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在新时代的今天,国情、党情都与以往不同,我们也面临着新情况、新境遇、新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仍然对领导干部的指导工作有重要影响,因为调查研究工作不仅仅是领导干部进行决策的基础,也是检验领导干部决策正确与否的试金石。我们党内领导干部在面对社会问题时,通过社会调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这样有利于提高党内领导干部的工作效率。新时期的调查工作仍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相联系的最好形式,因此领导干部只有亲自下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放下架子与人民群众做朋友,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所以继承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是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前提。在当代社会,领导干部下基层进行调查的现象随处可见,但却没有明显的成效,那是因为很多领导干部都是为了调查而去调查,搞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群众中去。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应该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二)贯彻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给知识分子进行科学研究以启示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对今天的科学研究也有指导意义,不仅如此,这一思想还对在科学研究领域内的创新以启示。周全的收集材料是科学研究工作展开的前提。在《寻乌调查》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深入中国农村,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在收集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对浮现出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形成了一份周全而系统的调查报告。这一案例给予我们启示,即科学研究并不是以一些抽象晦涩的定义为出发点,而是应该以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作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分析事物发展在不同形式中所表现出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得出研究规律和研究方法。其次,毛泽东根据在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的经历,也多次提到调查研究的态度问题,在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就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这样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因此,知识分子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也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闭门造车妄自尊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知识分子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但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仍然要摆脱教条主义的限制,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找本本,上网查结果,要积极的运用网络上的学术信息,拓展科学研究渠道,丰富科学研究手段,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使得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

(三)贯彻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举措

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也尤为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进行决策的基础,也是检验决策正确与否的标準,因此要完善先调查研究后进行决策的决策机制,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的必经程序。同时就目前的社会现状来说,调查研究无论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还是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关系都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因此调查研究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文中提出:“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工作能力的根本方法。“情况明”是领导干部进行决策的重要指南,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放下形式主义与人民群众做朋友,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情况,只有保证情况的真实性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对此领导干部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到基层去进行调查研究,营造浓厚的政治风气。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也首先做出表率,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观察民生。

今天我们面临着新的社会形势,遇到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调查研究就更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秉持谦虚的态度,继承并发扬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执政能力调查研究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企业党组织应从五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网络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社会转型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思考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