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020-06-08 10:09谭雁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家庭幸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谭雁英

摘要: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

关键词: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品德良好     家庭幸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国内的大量调查: 10%~20%的中小学生已经存在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常见的有厌学、逃学、过度焦虑、人际交往障碍、自我中心,忧郁、强迫症等。另据调查,约有300万未成年人因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导致自杀等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成长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中小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出其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躁、粗暴等人格障碍。我担任班主任期间,就曾接触过一个学生,她原本学习成绩很好,对人有礼貌,平常在学校也乐于助人,班里的工作也很主动去做,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她。后来,因为她爸爸和妈妈闹离婚,整天吵架,有时大人斗气干脆不让那个女学生来学校上学,几次之后,她觉得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渐渐地人变得沉默不出声,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有时还偷偷地哭。很显然,这个女学生已经进入到了不平衡的心里状态(偏态),如果这时候,她自我调节无效,作为家长或老师又不对她进行疏导,那她就不能健康地成長,也将会给她的家庭带来伤害。所谓不平衡状态,是指个体心理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一旦个体处在不平衡状态,在通常情况下,他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通过他人疏导,使之消除心中的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作为班主任,我主动地跟她的家长联系沟通,反应他们孩子变化后的情况,绕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在小孩面前吵架,更不要把大人之间的矛盾转化到孩子的身上。后来,女孩的父母也意识到他们自己确实是做错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后和好如初。那个女学生随之也恢复了她原本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的常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简言之注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其正常地生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成长。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时,才最易于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道德规范,适应社会,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品德。个体的常态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在学校他会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学校的章程办事,努力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社会他会遵纪守法,按照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去做人。一些好的品德往往是建立在某些健康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的,因此,只有注重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才会形成其正常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利于其品德的培养。从反面来看,如果个体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则最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青少年,往往易于接纳不良的道德规范,从而逐步地形成不良的品德。同时,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时,个体往往会线性或非线性地发生非道德行为。要防止或消除青少年的这类非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令家庭更幸福

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成长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家长过分的溺爱,学生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得让他。所以,在学校稍有一点不如意,就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冲突,从而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做出一些伤人又伤己的事情;也可能是沟通能力欠缺,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学生产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灵魂”。所以,学生首先应该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样才会有充满活力的灵魂。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不稳定、不平衡就会滋生很多的社会矛盾。俗话说“健康,来源于健全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则不会患病”。对中小学生而言,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如果说身体不健康失去的是躯体,那么心理不健康失去的将是灵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而良好的心态,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的安全,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会更加的和谐,更加的温馨。“心理健康,受益你我他”。健康的心灵,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也是每一个家庭幸福的源泉。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令家庭更幸福。

综上所述,注重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参考文献:

曹梅静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  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家庭幸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我的快乐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幸福一家人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长相思·和谐社会颂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