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我的音乐教学中无痕渗透

2020-06-08 10:09王倩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竖笛乐曲爱国主义

王倩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培养人。

早在先秦时期儒家诸子就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这说明我们的先辈早就意识到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这是因为音乐教育是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之中。”下面围绕欣赏教学、竖笛教学、合唱教学,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德育教育。

一、德育在欣赏教学中的渗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欣赏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这不仅是教材中不少作品的音乐形象鲜明,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还在于这种形式有利于教师能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感受音乐形象,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二、德育在竖笛教学中的渗透(培养积极进取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十几年的初中音乐教学,我的课堂一直有笛声飘扬,坚持开展“人手一只小竖笛,每周一首小乐曲”的竞赛活动。竞争、互助的课堂氛围使一些懒得动脑、动手、动口的同学变主动了,我要学会吹竖笛,就成了全体学生努力的目标,通过这种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锻炼了同学们手、口的协调能力,也增强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意识。

教学中,我首先选取简单、熟悉的乐曲开始练习,视唱、视奏相结合,这样就克服了孩子们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感到掌握起来并不难,树立了吹好竖笛的信心。然后再选取有难度的乐曲练习,从浅入深,逐步地提高他们的吹奏水平。我也注重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也是为了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当同学们具备一定吹奏水平的时候,我选用了不同的乐曲,进行分析对比。《游击队歌》是一首节奏紧凑,欢快活泼的歌曲,应用单吐、双吐、三吐交替的吹奏方法来吹奏紧密的节奏型。学生吹奏后说:“短促富有弹性的吹奏,充分体现了游击队战士灵活、机智、勇敢、乐观的革命精神。”他们很容易就体会到了歌曲的内涵。而《小纸船的梦》是一首三拍子抒情歌曲,吹奏时应注意控制气息,尤其长音要保持气息,要吹的连贯,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吹奏时不知不觉地闭上了眼睛,身体随着乐曲轻轻摇晃起来,仿佛坐在满载理想的船上,优美的旋律把同学们带进了梦乡……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的梦想:有的说,长大我也要当一名音乐教师……用竖笛教学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画龙点睛的思想教育。

竖笛教学中,我也经常选择一些合奏曲,引导他们对比合奏和独奏的不同,在鲜明的对比下,在教师的点拨下,孩子们逐渐喜欢上了合奏,他们懂得为了合奏好一首乐曲,每个人都要努力,大家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竖笛虽然貌不惊人,但小巧、容易吹奏,易于携带,适合引入音乐课堂,它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还能使他们从“被动”走向“主动”,走进尽情表现的舞臺,更能让他们树立自信心、责任心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妙语意在言外,好诗功夫在诗外”同样,竖笛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也在于竖笛之外,它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吹一首歌曲,更重要的是在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德育在合唱教学中的渗透(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集体主义观念)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所以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多角度的。在合唱教学中,我首先告诉学生合唱是一项集体艺术,它所追求的是“合”而不是“个”,个人的声音再美也得与集体融合,不然就是杂音,各声部之间不合,再整齐也是乱的,唱与指挥、伴奏不合,更是不成功的合唱。让他们知道合唱要极力寻求共性,合唱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群体性”和“音乐的立体性”,合唱就是让我们所有人同呼、吸,共倾听。任何脱离集体、独自表现的个性声音,都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为了达到这些艺术上的“合”,合唱训练时,我严格要求学生按“规范的节奏、和谐的和声、一样的力度、统一的音色”等要求演唱,并在唱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倾听、配合,努力做到耳中有他声,心中有集体。所以合唱是一项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集体艺术。

在一次区观摩课上,同学们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了合唱曲《让世界充满爱》,赢得了听课老师的赞扬,一次成功的演唱,同学们享受到了合唱的幸福,懂得了在合唱时要养成看指挥的习惯,养成倾听的习惯,要齐心协力、团结配合,把“小我”融入“大我”中。

合唱对人的影响不是演唱的那几分钟,而是长期的合唱教学,通过长期的训练,以美启德、以情化理。长期的合唱教学会使人学会心静(因为心静才能听到要求)、倾听(倾听多声部的声音)、专注(专注地看指挥、专心倾听)、合作(没有合作就做不到和谐)、服从(按指挥的要求表现歌曲内涵),还会使人的自律能力、审美感知能力、文化理解能力、艺术表现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这些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做到的,这就是合唱教学的魅力所在,对人的影响无影无声。

总之,课堂教学是育德的主渠道,而在我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是无处不在的。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到:“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把童年时代的音乐教育看成是一生事业成就的基础。由此可见,音乐能育德,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音乐教育对人的影响力是强大的,其德育渗透力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而音乐在实现其德育教育的作用时,并不能靠灌输,它需要我们去挖掘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进行有机渗透,使学生们体验到“美”,感受到“乐”,动之于“情”,知之于“德”,春风化雨,立德于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浸染。

猜你喜欢
竖笛乐曲爱国主义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如何提高竖笛教学的质量
我们班的小能人
悲伤的乐曲
成功的背后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