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2020-06-08 10:42王成科宋晓宇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民间游戏壮族

王成科 宋晓宇

【摘 要】本文论述壮族民间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从壮族民间游戏类型与发展壮族儿童游戏的意义出发,分析壮族民间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培养儿童正确情感价值观、促进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等儿童教育功能,提出壮族民间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措施: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改编壮族民间游戏;将壮族民间游戏元素渗透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各环节;培养幼儿自主制作壮族民间游戏材料的能力;实现壮族民间游戏与教育课程的良好结合。

【关键词】壮族  民间游戏  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174-03

充分挖掘民间游戏对儿童教育的价值潜能,构建完整、科学的游戏化教育模式,是现阶段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壮族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有意识地通过对周围世界、社会活动进行模仿而创造出的活动。壮族民间游戏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戏化儿童教育模式的融合,既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天性和认知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将论述其在儿童教育中的功能,探讨其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壮族民间游戏类型与发展壮族儿童游戏的意义

(一)壮族民间游戏类型

1.抛绣球。抛绣球是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民族习俗,也是壮族非常流行的一种民间游戏。抛绣球是壮族男女将绣球抛出去,让对方接到的一种游戏方式。抛绣球游戏可以将男女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两队中间隔有一定距离,并且在中间树一根高杆作为抛绣球的高度标准。

2.打尺子。打尺子是壮族中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主要在男童之间进行较多,比赛时间通常选择在秋季和冬季。打尺子的场地不需要太空旷,但要尽可能长,以保障游戏顺利进行。打尺子可以锻炼儿童的臂力、眼力和判断力,使得玩家的全身都得到锻炼,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益。

3.跳竹竿。跳竹竿又称竹竿舞,表演过程中需要有持竿者和跳舞者。持竿者既可以坐着,也可以蹲着,更可以站着。他们配合相应的背景音乐将竹竿相互碰撞,产生碰击声音,而跳舞者则在竹竿碰撞的间隙中敏捷地跳跃,并辅以舞蹈动作。

4.打陀螺。打陀螺对于壮族的儿童来说,是一种普通游戏,目前这种游戏已经被推广到各民族。陀螺是用一些树枝或者小树杆来制成的,有大、中、小三种尺寸。打陀螺对场地有要求,需要选一块空旷的地方,地面较为平坦,方便游戏的顺利进行。

5.板鞋运动。板鞋运动也叫三人穿板鞋。通过板鞋让几个人组成一队,大家共同穿着一双板鞋来赛跑,先到达终点者胜出。板鞋运动比赛过程需要所有的队员找准节奏,齐心协力,才能尽快到达目的地。

(二)发展壮族儿童游戏的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儿童教育资源。儿童教育资源不能局限于课程、教材中编排的内容,还需要融合丰富的社会资源。民间游戏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其作为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形成的。民间游戏所涉及范围较广,内容十分丰富,具备鲜明的益智功能,它所体现出的生活化特征、手工化特征等,恰恰符合儿童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领域。发展壮族儿童游戏,可以丰富儿童教育的课程资源。同时,壮族民间游戏的地域性、文化性也为儿童营造了学习民族文化的氛围,有助于加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有利于充分把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儿童正处在爱玩的年纪,在游戏中放松心情、感受生活,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一个必要阶段。壮族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游戏活动,能够为儿童创造释放天性和自由的身心发展的空间,在儿童教育中加以应用,可以很好地把握儿童的身心發展规律。

3.有助于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壮族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在儿童教育中的融合,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拉近儿童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加强儿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这对于培养儿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蕴藏在壮族民间游戏中的团结协作、坚韧坚定的精神品质,也能够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有助于发挥壮族民间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优势。受到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局限,这一阶段的儿童教育十分注重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壮族民间游戏种类丰富、玩法有趣,不局限于很特别的游戏材料和游戏场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民间传统游戏活动时应用起来非常简单、便捷。另外,壮族民间游戏的灵活性、可塑性较强,教师改造游戏活动也十分容易,从而有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壮族民间游戏活动为儿童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是有效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壮族民间游戏活动所具有的民族地域性、生活性、传统性特征,也为儿童教育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教育气息和氛围。

二、壮族民间游戏的儿童教育功能

(一)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儿童成长阶段,认知能力的有效培养,涉及语言、知觉、思维等多个方面。壮族民间游戏的有效应用,转变了传统以僵硬模仿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模式。儿童能够通过游戏活动,亲身体验,自然而然地感受和认知,从而有效加强认知能力。壮族民间游戏中的童谣、儿歌、俗语,能够有效扩展儿童的口头语言,在某种意义上也锻炼和发展了儿童的记忆力。例如,壮族民间童谣《水母鸡》:“水母鸡,游呀游,你莫飞上天,莫要去很远。就在咱壮乡,游在田里边。”在游戏中儿童通过反复吟唱,能够锻炼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壮族民间游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许多游戏所使用的游戏材料大都是自然界中的泥巴、石头、小木棍等。在儿童教育中应用壮族民间游戏,教师通过投放一定的简单的游戏材料,就能够很好地启发儿童进行想象和联想。总之,壮族民间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儿童表达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明显效果,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应当具备的理解他人、理解和遵守规则、良好合作、沟通的能力和品质。壮族民间游戏活动在推动儿童社会性发展这一主要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壮族民间游戏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起规则意识。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得知,这一阶段的孩子的规则意识并不强、自控力较弱。通过壮族民间游戏的应用,儿童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游戏规则,进而将这一影响迁移到生活、学习之中。壮族民间游戏抛筷子、掷石子等项目,能够很好地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组织纪律性。二是壮族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壮族民间游戏中的跳竹竿、板鞋运动等,这类需要儿童之间进行友好合作的团队性游戏活动,能够加强儿童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儿童在团队内自主商议对策,实现友好合作。壮族民间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对于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

(三)培养儿童正确情感价值观

在儿童时期,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壮族民间游戏鲜明的灵活性、趣味性,充分印证了寓教于乐的本质。壮族民间游戏与现代以教育为目的的游戏项目具有明显的区别,充分尊重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在进行壮族民间游戏活动时所表现出的自然、轻松、愉悦的状态,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游戏项目远远不能及的。儿童能够在壮族民间游戏活动中自由表达和释放自身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之间情绪的交流,能够培养儿童理解和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儿童通过自己体验、动手操作,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情感体验。壮族民间游戏的游戏规则、游戏内容都以儿童的兴趣为基准,因此,无论最终的游戏结果如何,绝大多数的儿童都能够通过游戏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壮族民间游戏的全过程中儿童都能保持良好的兴趣和活力,这对于培养儿童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和活泼的性格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对游戏结果的输赢,儿童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可以有效培养儿童的抗挫折能力。

(四)促进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

壮族民间游戏活动是锻炼儿童身体素质和推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发展的重要途径。相较于室内游戏、现代游戏,壮族民间游戏的场所更加开阔,更贴近自然。更加开阔的游戏活动场所能够更充分地释放儿童的情绪,发展儿童的天性。户外活动中儿童的自由度更高,能够欢乐地进行跑、跳等运动,从而很好地锻炼儿童的身体肌肉,进而有助于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此外,壮族民间游戏活动的场所大多在室外,室外新鲜的空气、充沛的阳光都有助于儿童释放压力和增强免疫力。许多游戏活动项目还具有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平衡力的作用。

三、壮族民间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改编壮族民间游戏

壮族民间游戏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明显,教师在儿童教育中应用壮族民间游戏时,不能不考虑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一味简单地进行游戏活动的搬运。民间游戏的应用,最好能够与现代游戏形成良好的结合,通过将两者的良好融合,发挥出游戏教学的最大价值。在进行应用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科学、合理的改编。同时,在展开应用之前,应当科学、仔细地分析壮族民间游戏的具体内容,排除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或者危险性较高的游戏活动。对于一些游戏内容积极健康、方式灵活、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游戏项目,要结合具体的培养课程,将其科学地融入儿童教育培养的体系之中。由于壮族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抛石头、玩泥巴等活动项目,对于儿童的人身安全、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威胁。这类游戏材料、游戏方式危险性较高的活动项目,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调整和改编。例如,可以将泥巴替换成陶土,石头替换成弹性较高、材质较软的小球等。总的来说,传统游戏的改编,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变和调整传统民间游戏内容。壮族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为了进一步丰富儿童的游戏活动内容,促进儿童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可以对有联系的游戏项目进行整合,进而实现儿童语言能力、身体素质、智力等的协调发展。二是关于游戏材料的投放,要遵循以原始游戏材料为主的原则,培养儿童自主创造游戏材料的能力。对于一些不适合儿童玩耍、使用的原始材料,可以采用一些具有相似特征的现代游戏材料进行替换。

(二)将壮族民间游戏元素渗透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各环节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壮族民间游戏应用于儿童教育,应当能够渗透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应用壮族民间游戏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儿童的生活经验和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满足儿童天性、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壮族民间游戏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渗透,需要教师先以儿童的实际需求、兴趣为基础,开发迎合儿童兴趣、天性的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项目与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融合,优化教学总体设计,让儿童在充满趣味性的民间游戏氛围中快乐成长和自由发展。教师应利用好一天中儿童生活的零散时间,如可以在零散时间展开较小型的民间游戏活动,为下一个环节展开良好的铺垫,从而促进教育培养各个环节的顺畅、贯通。通过一天的壮族民间游戏活动,儿童能够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和运动活力,保持充沛的精力。

(三)培养儿童自主制作壮族民间游戏材料的能力

壮族民间游戏中的许多游戏材料是源于生活、来自自然的,教师可以组织儿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简单的自然材料的改造,进而展开壮族民间游戏活动。壮族民间游戏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游戏材料的自制性,壮族民间游戏所使用的游戏材料区别于现代社会人们制造、加工出来的商品。兒童在游戏活动中自主选择原始材料,自主创造,进而完成游戏活动。这一过程往往能够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

(四)实现壮族民间游戏与教育课程的良好结合

壮族民间游戏活动种类丰富多样,所涵盖的游戏项目也比较多。教师在进行壮族民间游戏活动的设计、改编时,应当对不同的游戏活动进行科学分类,将游戏活动调整得更加适应儿童教育培养需要,实现游戏活动与课程培养的协调。针对民间游戏活动,可将其分成以下几类:民间传统体育游戏项目、语言游戏项目、艺术游戏项目、社会性游戏项目等。通过科学的分类,能够使儿童教育中民间游戏活动的应用更契合课程培养内容。教师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民间游戏的资源,加强分析和探究,找出游戏活动与儿童教育课程之间的良好交叉、嫁接部位,通过灵活的手段实现二者的良好整合。此外,可以结合相关的传统童谣,刺激和锻炼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儿童爱玩耍的天性,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课程,可以设置歌唱童谣等游戏活动项目,这样既可以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加强儿童的记忆力。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选择相适应的、契合的游戏活动,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会贯通,致力于促进儿童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总之,壮族民间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需要相关教师进行深入开发,切实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发展需要来加以选择和改编,以推动儿童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提升和社会性发展,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常娥.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发与利用策略[J].科技视界,2014(27)

[2]夏梦.幼儿园开发利用民间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4)

[3]龙符.《坡芽歌书》中《油蚂蚱》与壮族儿歌《水母鸡》之比较研究[J].民族音乐,2017(5)

[4]尼珍.民族民间游戏引入西藏地区幼儿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0)

[5]陈淑丽.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

[6]冯超群.民间游戏教育价值研究综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2)

[7]曹华梅.浅析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构建[J].才智,2017(17)

[8]王秀娟,冯璐.壮族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适用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2)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教育人类学视域下壮族儿童游戏的变迁与发展”(2019YB008)

【作者简介】王成科(1983— ),男,湖南衡阳人,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与健康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育人类学、幼儿体质监测;宋晓宇(1984— ),通讯作者,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工处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民间游戏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