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社区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6-08 09:48王娜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区参与

王娜

摘 要:社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层的一个单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当前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社区参与这一话题的社会关注程度随之逐渐提高。社区居民作为最为重要的社区子系统之一,在参与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文章着眼系统理论视角,总结居民参与社区参与现状及其问题,从宏观系统即政府等、中观系统即社区组织等,以及微观系统即居民自身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針对问题提出三层次的建议,希望通过政府给予更多自治权与资金支持,社区提升自治能力、居民提高个人能力、参与度与自觉性等措施推动居民参与、促进社区参与,达成良性协调。

关键词:系统理论;居民参与;社区参与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层的单元,与民众关系最为紧密,对其关注度也逐渐升高。因此,当前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政府也在政策上、实践中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和社区建设,重视社区发展并给予支持。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想要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其中建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社区营造模式是社区发展的原则之一。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强调通过居民自主参与和多元参与主体的互动,挖掘社区的资源,建立社区社会资本,培养居民社区意识,最终实现居民自治以及居民自服务,以希最大限度激发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新型社区相继建成,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共空间之间在距离上的疏离与情感上的疏远程度大大增加。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以及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都亟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参与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

二、居民社区参与

了解居民参与的概念首先要了解社区与社区参与。在国外的研究中,美国学者乔治对社区这一定义作了分析,认为社区的形成应当包括地理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心理归属感,社区参与就是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根据这些要素投身于社区建设之中;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参与社会的各种阶层的人们通过角色扮演,获得社会资源,以满足本人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可以称为社会参与。

在我国,将居民参与下落至社区层面,意味着社区居民要共同分担社区责任,同时共享社区建设的成果。居民参与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对各种决策及其实施过程进行民主管理的参与,为社区的共同利益做出贡献。在参与过程中,每个居民都得到了向当地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机会,因此居民参与也成为了现代社区生活中居民介入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内容方面来说,参与的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对社区思想建设与体制建设的参与等,这些内容有利于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区内环境的改善以及社区稳定的维持。

三、社区参与过程中居民参与问题分析

社区参与五个子系统中,“人”这一子系统的运作十分重要,起主导作用,因此要把“人”单独提出,作为主要系统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居民参与中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其中涉及围观居民系统与中观社区系统、宏观政策系统的联系。

(一)社区参与的行政化阻碍居民参与

从宏观层面来说,政府“自上而下”的社区发展模式会影响我国的社区发展。我国社区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政府职权下放与职能转变促进了社区的建设,也构成了社区建设的过程。从历史意义讲,社区建设初期,政府为帮扶社区采取了许多措施。发展到当前阶段,传统体制约束依然深刻影响着社区实际运作,从而在一定意义上阻碍社区获得有效自主自治,社区活动的行政性色彩也比较浓重,社区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政府购买项目的执行地。因此,在社区参与中,居民很难获得主导社区的权力。

其次,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促进居民之间的关系是社区参与的目的,然而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之一,社区近些年来所做的建设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在目的上对于指标过度重视,忽略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实际需求,注重组织活动过程而忽略参与活动的对象;在形式上以通知代替招募,以被动参与代替主动参与,以至于社区居民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居民参与度低、或被动参与的情况,与社区参与本应该达成的效果有所偏差。

(二)社区自身存在缺陷

除政府造成的阻碍之外,社区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当今社区呈现异质性强的特点,居民虽然住在同一区域,但彼此并不熟悉,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网络,以至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难以形成社区共同体以及居民共同体意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参与社区参与,更不能形成居民社区自治。

其次,社区在参与前期设计时和后期评估时都存在问题。在进行活动前,社区对于居民需求的调研不充分,初始设计便不符合居民意愿。而进行后,社区也很少进行居民回访工作,反馈机制运行不畅,无法准确评估社区事务的有效性。这也造成社区内容设置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具体策划根据项目制定而不是基于调研,缺少新颖的形式,以至于无法吸引到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

第三,社区内缺乏居民自发形成的社区组织。即社区无法把具有相同利益诉求、分散的个人居民整合起来,难以产生共同行动,从而大大降低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社区决策的能力。社区组织是政策、社区能较为直接与居民产生关系的组织,是居民与宏观、中观系统进行沟通的桥梁,也是居民达成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效参与方式。另一方面,社区自组织不同于社区居委会,而是完全由居民根据自身的需求所建立的,自组织的培育过程就是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参与的过程。社区发起的事务、活动、号召等均代表居民的共通诉求,居民也随之会积极响应、积极参与,但目前情况表明,社区内代表居民的社区组织较少存在。

最后,社区缺少资源。在参与过程中,尽管居民愿意参与,资源的缺少也会造成参与不充分的问题。在居民提出方案时,社区内并没有合适的资源进行提供,居民提议、社区参与便无法进行。大多数社区只局限在社区这一网络内,没有考虑到外部资源的引进。

(三)居民自身意识、能力存在局限

就参与意识而言,大部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较弱,居民自觉性缺乏,将社区看作是单纯居住地域或服务提供者,自身对于社区并不担有责任与义务。这种想法是居民“等、靠、要”的心理作祟,呈现出有引领才会进行,没有引领就不参与的状况。其次,大部分居民根据社区活动与自身利益的相关度高低来参与社区参与。如果社区居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医院就会大大降低。就居民自身能力而言,社区居民自身条件也有所局限。其局限性主要在于其年龄、健康状况与文化水平等限制上,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有所影响。社区居民中存在众多群体,其思想观念根据生活情况、经济水平、出生年代等因素呈现极大差异性,思想高度以及眼界也有所不同,在参与社区时表达不同需求。当方案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需求,居民互相之间又不愿让步时,便会出现矛盾,一定程度上使得居民不愿意继续参与。

四、系统理论视角下推动居民参与社区参与的措施

(一)宏观政府系统给予社区更多自治权

由于政府等原因,社区自治权不足,社区居民随之难以真正参与到社区的政治与经济等活动当中。对此,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将政府管理基础指向社区,在实施基层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做到“政社分离”。通过对社区自组织,社区资源的联结整合,逐渐使社区村委会、居委会脱离行政性,促进社区的自治。

对此,对于那些治理良好、工作人员素质较高、资源较为丰富的社区,政府应该把更多的自治权下放,同时维护社区的稳定,将不涉及根本问题的事务留给社区居民自主解决,够落实社区自治的权利,实行基层民主自治。因此,政府部门在和居民自治组织接洽的时候,不要过于行政化,而是适当给予行政支持。另外,社区活动得组织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财政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社区无法有效开展活动,居民也就无法得到应有的服务。为了解决这一缺陷,政府应该增加财政支持。

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让社区居民担负社区参与的责任。政府应在其中进行引导,减少行政命令,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参与,同时协调各方资源为居民参与提供支持,对此,从宏观层面来说,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相关政策,保证居民利益,明确居民责任与义务,以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

除此之外,政府应将社区参与纳入基层治理当中,由此可以将社区参与作为基层建设进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扫清障碍。在实践上,可以在居委员会中设置专门的工作部门,将居民作为部门主体工作人员,同时由社会组织及专业人士进行辅助。

(二)社区增强自治能力,培养居民参与意识

第一,社区应该主动推出策略,鼓励与培育社区居民进行自我建设,自我提升。在社区居民方面,让社区居民逐渐脱离“被动参与”的参与形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在整体方面,应发掘社区优秀骨干、优秀人才,以社区作为中间平台,鼓励居民自主发展各种关系,在可控制的前提下将各项事务甚至资金筹集交由居民讨论解决,使居民提升自我活动的能力,积极发挥社区代表与社区知名人物、社区组织的积极性。

第二,社区应细致而认真的对居民需求进行考虑,找到居民共同利益点并最大化,从而使得社区活动综合质量提高。“人”这一子系统,放在社区参与中即为社区居民,社区居民的需求就是“人”的系统需求。满足居民需求是最直接快速动员社区居民的方法。想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就有可能要继承并发展社区的文化,保护社区的环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参与得以开展,居民需求在社区参与中得到满足,进而增强居民共同意识。

另外,社区自组织发展有助于促进居民自主参与,培养居民参与和自治的能力;带动更多居民更好参与社区建设;培养情感共同体社区,因此对于社区自组织进行培育十分重要。通过培育组织进而培养的居民参与意识,以完善各项工作与活动。在教育方面,社区应尽可能举办讲座或开展学习培训小组等,提高居民学习能力,使居民掌握更多知识,了解当前更多新变化、新政策等,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以及自身意识、能力的提升。

最后,外部力量的支持如引进社区周边组织、社会资源的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促进居民参與,社区应该引导社区居民自发为社区引进资源,开拓路径。社区居委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社区周边企业、建设社区与企业的联盟等,拓宽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多样化渠道。

五、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参与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政府、社区、居民自身三方面因素都影响着参与程度、频次、质量等等。为此,政府应将权力适当下放于社区,提供资金、资源上的支持,社区也应倾听社区居民的各项批评和建议,广泛听取意见,完善社区活动形式、内容,吸引居民参与,并且主动推出策略,鼓励与培育社区居民进行自我建设,自我提升,通过多方努力,增进居民参与,促进居民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陈幽泓.《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精读[C].和谐社区通讯,2018年第1期(总第54期).

[2] Hillery, G.A. 1955.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 Areas of agreement. Rural Sociology, 20: 111-123.

[3] 段世江,安素霞.志愿者活动是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主渠道——兼论老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必然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3):40-45.

[4] 汪丽萍.社区参与简论[J].城市研究,1998(5X):53-55.

[5] 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J].社会,2005,25(5):78-95.

[6] 丁康乐,黄丽玲,郑卫.台湾地区社区参与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猜你喜欢
社区参与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困境与对策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居民感知公平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本土化研究
试论我国社区矫正中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优化路径
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