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成教育入手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2020-06-08 18:01姚凤银
读写算 2020年9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德育策略

姚凤银

摘 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实行养成教育主要是通过日常的行为训练入手,结合其他的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为了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让小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教师必须重视养成教育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022-02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实行好养成教育就是现阶段小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养成教育的实行主要从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方面入手,从课堂和生活中的小事着手,在潜移默化中实行养成教育,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一、养成教育同德育教育的关系

一个人的举止习惯一经成形便基本固定,不易发生转变,而人的成长进步指的不仅仅是学識的累积,还包括思想价值理念的培养,养成优良的举止行为习惯,这对人的长远发展和进步而言至关重要。所谓的养成教育,究其实质便是对个人道德观念的培育,为此,针对小学生举止习惯的养成,教师除了应当做到及时给予学生优良举止以高度的赞许,还应当着重注意高尚道德观念的养成。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适当对学生进行表扬,树立优秀的榜样

小学生喜欢得到长辈的表扬,在他们眼里长辈的认可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所以,教师应该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点,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多用鼓励激励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正能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在表扬学生时,要有针对性、有价值地进行表扬,不可过分褒奖使他们养成自大狂妄的性格。在批评学生时,既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又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错误,要拿捏好批评的力度,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错改错,让他们欣然接受自己的错误,批评时要尽量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呵斥,可以采用单独谈话的方式交流。表扬学生时可以在课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加以褒奖,这样能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也可以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另外小学教师应该选择班级中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作为榜样,比如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等,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其他学生,进而帮助其他学生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

课堂教学是小学学生习惯养成的主渠道,学校应当让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时候,予以充分的渗透,做到“课课有德育”,以拓宽德育空间。例如在语文课中,教师可通过诗歌、散文等,引导学生体会我国的壮丽山河,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数学课中,可结合数学所具有的严密性与逻辑性特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英语课中,通过展现西方人活泼奔放的一面,弥补学生含蓄内敛性格带来的不足;在自然课中,可让学生在学习美丽的自然现象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美术课及音乐课中,可让学生通过赏析名作,提高审美情趣。

(三)在日常管理中实施养成教育

小学生正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所以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各项行为的约束。首先,每周小学教师都要带领学生仔细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严格根据上面的要求去纠正自己的行为,同时教师还要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和走廊上,从而强化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让学生能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其次,有部分学生在学校内会讲方言,为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在校内尽量讲普通话,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第三,教师需要定期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问题,比如学生衣着是否整洁、是否染发等。第四,教师应该大力培育优秀班干部群体,联合班干部加强对班级内各项工作的检查,这有助于发现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四)教师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在细微之处指导学生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为了充分发挥养成教育的效果,教师应该起到表率作用,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使用平和的语言,严格要求自己,积极维护公共秩序,注意个人卫生。唯有如此才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娇生惯养,并不具备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所以当班级组织大扫除活动时,很多学生都不会主动去打扫卫生,他们只会清扫自己的课桌区域,对于班级的公共区域却很少有人进行清理。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不要急着指责学生,而是应该亲自做示范,主动负责班级公共区域的清扫,告诉学生班级是一个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教师不能只顾着整理自己自己学习的区域,而是应该主动担起责任,完成班级公共区域的清扫工作。

(五)实施趣味教育模式,有效地感染学生

小学生比较贪玩,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所以如果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一些趣味教学方法将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比如为了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小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故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让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讲,笔者为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高士其在上小学时的时候学习十分认真,他在上课时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从不做扰乱课堂纪律的事情。有一次高士其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而他的同桌却在玩折纸游戏,他的同桌还经常打扰高士其,希望高士其可以和他一起玩游戏。可就算在同桌多次的诱惑下,高士其也完全没有动心,他依旧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教师发现了之后表扬了高士其,同时也批评了高士其的同桌。由于高士其多年来一直都保持着十分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最终他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的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学生在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明白了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学生。

(六)校园内外多管齐下

对于小学生来说,成长的环境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环境具有塑造人才的重要作用。因此,若是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那么小学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第一,小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德育教育和文化课程结合。为了强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小学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比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活动,“我是环保小能手”活动等。另外,小学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福利院、养老院等场所为孤儿、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从而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二,家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学生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家长应该致力于打造温馨、优良的家庭生活氛围。为了帮助学生家长在家中实行德育教育,小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亲情”作业,比如要求学生回到家后帮助父母做家务,为父母洗衣服等。此外,还要注意加强学校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行为,家长也要及时向校方提供学生在课堂外的行为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处理,维持校园教育同校外教育的一致性,让学生双重教育环境中养成优良的个人习惯。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应该重视养成教育方法的运用。小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纠正学生的行为,同时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实施趣味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养成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芳芳.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德育,2010(17):44-45.

[2]史玉丁.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基于渝东南三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2.

[3]龙小佳.小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以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小学德育策略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