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生殿》中的帝妃形象

2020-06-08 09:43孟敏
锦绣·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长生殿唐明皇杨贵妃

摘 要:唐代以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历代文人笔下传唱不休。描写李杨爱情故事的《长生殿》因其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巨大被誉为四大名剧之一,本文以《长生殿》为蓝本,试分析其中帝妃二人的形象特点,并总结《长生殿》中帝妃形象与其他同题材作品的异同。

关键词:《长生殿》;杨贵妃;唐明皇

一、才貌双绝,一往情深的杨贵妃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来不乏“红颜祸水”、“美色误国”的声音。不论是新旧唐书或是民间传说,杨贵妃一直被认为是狐媚惑主、娇蛮放荡的角色。例如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论其创作主旨为:“开元至尊,为舞霓裳失政”,“亡家若无安禄山,倾国谁知杨太真”把“安史之乱”全部归罪于杨贵妃。白朴的《秋夜梧桐雨》虽没有直接批判责难杨玉环,但受戏曲体制的限制,整个戏本由唐明皇一人独唱,杨玉环不过是陪衬而已。

但《长生殿》中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杨贵妃的固有认知,使之从安史之乱的罪人变为政治斗争的牺牲者,塑造了一个才貌双绝、深明大义的贵妃形象。这样的改变首先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洪昇在自序中直言“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删去了杨玉环曾为寿王妃的事实,将李杨二人的爱情美化为盛世帝王与掖庭宫女的一见钟情,避开了李隆基强夺儿妇,杨玉环迎合从之的人伦大防,大大改善了李杨二人的形象。《长生殿》中也并未涉及贵妃与安禄山的私情,二人从未有过正面接触,安禄山倒是垂涎过贵妃的美貌,但杨玉环对此事却一无所知。这样的安排不仅洗脱了贵妃私通安禄山,穢乱宫闱的罪名,更使得安禄山为夺美人而挑起兵变成为无稽之谈。

要塑造一个完美的杨贵妃,仅仅删掉一些不利于主人公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洪昇耗费大量笔墨对杨贵妃进行了从从内而外的美化。首先,杨贵妃的身世不再是寒门陋质的普通女子,而是因微过被贬谪凡间的蓬莱玉妃。《春睡》中说她“生有玉环在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暗示其身份特殊。《闻曲》一出则借月宫仙女之口直接点明杨玉环仙人的身份。其次是对杨贵妃容貌与才华的赞美。《长生殿》中用大量篇幅直接描写杨玉环的容貌昳丽,姿态优雅,如《春睡》中说她翠钿红脂双蛾眉,粉容娇嫩只恐风吹。如《窥浴》中侍女唱到:“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岂止宫女被贵妃的美貌打动,就连坐拥佳丽三千的唐明皇也“凝睛睇,恁孜孜含笑浑似痴呆”。美貌不是杨贵妃唯一的资本,她玲珑聪慧,《制谱》一出中月宫仙乐经其修改,竟比从前更胜一筹。《舞盘》描绘贵妃舞于翠盘上“飘然来又往,宛若迎风菡萏翩翻叶上”的风采,突出了贵妃舞姿曼妙。再次是对杨贵妃内在品质的歌颂,《长生殿》里的杨玉环虽为贵妃,却不似其他文学作品中邀恩傍宠,盛气凌人的后妃形象。她对皇帝情之所钟,不能忍受“雨露均沾”的 背叛,所以她对皇帝与虢国夫人、梅妃的私情感到万分痛苦、愤怒。在洪昇笔下,比起贵妃,她更像一位妻子。杨玉环对皇帝的真情不仅可以同富贵,更能够共生死,《惊变》一折中,面对六军不发的危机,她清醒的认识到形势严峻,恳求皇帝赐死,“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矣”的直白将她一颗真心显露无疑。

二、瑕不掩瑜,真情不悔的唐明皇

唐明皇是《长生殿》中另一个主人公,洪昇对他的塑造也与前人有所不同。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他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帝王。洪昇在《长生殿》中也肯定了他的政绩,《定情》中提到“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统一皇唐”的太平景象,治国有方的帝王“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的愿望就显得无可非议了。除了将皇帝寻觅美色的欲望合理化之外,洪昇不仅没有描写唐明皇统治后期沉迷声色的堕落,反而在《制谱》中以“晌午已过未曾退朝”曲笔表现他的勤政,一反《长恨歌》中“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慵懒懈怠。

“情”是《长生殿》的创作主旨,因此,唐明皇身上也有“情”的影子。首先是对美人的痴情。李隆基得遇美人后百般体贴恩爱,《春睡》一折中虽喜爱贵妃却不舍得将其惊扰,《窥浴》一折,他与娇弱无力的贵妃“肩相并,手相携”,好一派恩爱光景。即便是与贵妃生了嫌隙,将贵妃放逐出宫,也抵不过思念与后悔,最终又派高力士复召贵妃回宫,还向贵妃赔礼道歉。在这位痴情的皇帝身上,似乎难以看到九五之尊的霸气与威严。痴情往往是短暂易变的,在李杨二人感情发展初期,李隆基曾与虢国夫人暗通款曲,也曾与梅妃旧情复燃,然而随着感情的发展,这些小波折已渐渐消散。在《密誓》一出中,贵为皇帝的李隆基放弃了坐拥佳丽三千的艳福,甘愿与杨玉环生生世世长相厮守,许愿永不变心。在《惊变》一出中,离京避难的李隆基非但没有抛下贵妃,反而忧心路途遥远,蜀道艰难,悲泣“累他玉貌花容,驱驰道路。好不痛心也!”自身尚且难保,却仍挂记妃子要受颠沛之苦,这哪是驱使天下人的帝王,分明是心疼妻子的丈夫。《埋玉》一出中,在六军不发的紧急关头,贵妃愿以身死护佑皇帝顺利西行,可李隆基却不愿放弃贵妃,大哭“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绝不肯抛舍你也!”。《长生殿》的后半部分几乎全是这位痛失爱人的落魄帝王凄怆悲切的内心独白,《闻铃》中的触景伤情,《哭像》、《看袜》、《改葬》的深切追忆,《觅魂》、《得信》的苦苦追寻,无一不体现着李隆基的一颗真心。

三、结语

纵观中国古代有关李杨二人的文艺作品,多是批判声音。《长生殿》却反其道而行之,在这里,贵妃不再是狐媚惑主、致使大厦倾颓的红颜祸水,皇帝也不是罔背人伦、不理朝政的好色之君,二人唯有一段真情长存天地之间,因此才能团圆于月宫,化长恨为长生。

参考文献

[1]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汤斌.杨玉环形象演变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学院,2014.

[3]钱叶春.《长生殿》人物形象的主体性色彩——再论“美人寄托与戏剧主旨”[J].戏剧文学.2010(07).

[4]谢柏梁.从《长恨歌》到《长生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5]卫疆娜.古典戏曲中李杨故事的嬗变——从《梧桐雨》到《长生殿》[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4):111-113.

作者简介:

孟敏(1997年-),女,汉,山东省临沂市,硕士研究生在读,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长生殿唐明皇杨贵妃
晚清民国报刊所见《长生殿》文献研究
长恨歌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杨贵妃死亡之谜
杨贵妃死亡之谜
月夜偷曲
月夜偷曲
月夜偷曲
论《长生殿》的现代改编缺位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