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的两件传世玉璧

2020-06-08 09:58张雨颖陈龙
收藏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玉璧孔径龙纹

张雨颖 陈龙

重庆市江津区位于渝西南,是川东平行岭谷区的西缘,属于古代巴蜀文化的分布范围。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藏有两件传世的玉璧精品,在川东、重庆地区并不多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龙纹玉璧

该玉璧系1959年举办国庆文物展览时白沙镇的李华明捐赠,后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图1)。外径7.8、孔径3.7、厚0.8厘米。上等白玉,一面周边大片红褐沁色,另一面为深浅不一的红褐沁色。局部有裂痕,后修复完整。双面饰相同的龙纹。龙首张口,卷吻,翘鼻,近“臣”字形眼,头上有角,使用双阴刻线和单阴刻线相结合的手法;龙身以单阴刻线为主,饰羽纹和勾连纹,与首尾相接处饰细密的网状鳞甲纹,双足紧贴身体,用连弧纹勾勒出爪的形状;龙尾以双阴刻线和单阴刻线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其卷曲的造型;龙首尾相衔,首、尾及首尾结合部还使用了透雕的镂空工艺;通体磨光。工艺精湛,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转折平缓。

龙纹是商周青铜器、玉器十分流行的纹饰之一。该玉璧龙纹造型明显源于商周,但线条及纹饰的组合灵活且更富于变化,风格和细节存在一定差异。其“臣”字形眼与商周者在细节上有区别,亦不见大斜刀的加工刀法。网状鳞甲纹也不见于商周时期,应最早不过春秋晚期。其网状鳞甲纹一端突出的装饰风格与宋代同类器较为相似,而足部纹饰的卷曲方式与成都温江区科技园区四通锻压设备有限公司Ml出土的螭纹玉璧相似。Ml出土的买地券纪年为南宋宝庆二年,故该玉壁的年代上限应不早于宋代。综上,这块龙纹玉璧应系后代仿造商周古玉,可能系宋代高仿古玉。宋代是金石学的兴盛期,但玉璧的螭龙纹多仿汉代,该馆藏玉璧的龙纹造型仿自商周,在细节上又体现出宋代的特点,不失为研究宋代仿古風尚的一则材料。

2素面玉璧

该玉璧系20世纪50年代初经人民政府收集后交文化馆收藏(图2)。青玉,大部有红褐沁色。外径11、孔径6、厚0.8厘米。外边缘局部有磨损痕迹。圆形无廓,制作规整,通体磨光。素面。

此类玉璧流行时间很长,而该玉璧又属传世品,判断其具体年代较为困难。金沙遗址2001CQJC: 474亦为素面圆形玉璧,直径10,55、孔径5.95、厚0.7厘米,形制与之相似,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至春秋前期,或可作参考。

《周礼》有“以苍璧礼天”、“疏璧琮以敛尸”、“成六瑞……子用毂璧,男用蒲璧”、 “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等记载,这虽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面貌,但玉璧在古代礼制、葬制中的重要地位却毋庸置疑。

(责任编辑:田红玉)

猜你喜欢
玉璧孔径龙纹
瓷器上的龙纹
浅谈中国古代龙纹的演变历程
吉庆祥瑞的东汉吉语璧
商周青铜器龙纹漫谈
激光预打孔接装纸透气度与孔面积数学模型的建立
民用飞机孔径偏离修理方法简介
制备工艺对活性炭中孔分布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孔径天线和阵列基础从理论到设计,制造和测试
浅谈元青花龙纹三式在器物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