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对卒中后偏瘫的疗效

2020-06-09 07:16刘瑞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泻法血府逐瘀汤通络

刘瑞

(登封市中医院 内四科,河南 郑州 45247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与年轻化趋势,易遗留偏瘫、吞咽困难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偏瘫作为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高达70.0%~80.0%,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降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在卒中后偏瘫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缓解其功能障碍。基于此,本研究选取84例卒中后偏瘫患者,分组研究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对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登封市中医院卒中后84例(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为49~74岁,平均(63.75±3.47)岁;偏瘫部位为18例左侧,24例右侧;疾病类型为30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为51~75岁,平均(64.23±3.29)岁;偏瘫部位为19例左侧,23例右侧;疾病类型为29例脑梗死,13例脑出血。两组基本资料(年龄、疾病类型、性别、偏瘫部位)均衡可比(均P>0.05)。本研究经登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偏瘫标准;(2)偏瘫侧肌张力Ashworth评分<2级;(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脑外伤史;(2)合并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3)近4周内有影响认知功能服用史;(4)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5)精神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血府逐瘀汤治疗。药方组成:甘草6 g,桔梗、枳壳、牛膝、赤芍、红花各9 g,川芎、桃仁、柴胡、当归各12 g,生地黄15 g。肢体麻木者,加木瓜、防己各10 g,伸筋草15 g;上肢偏瘫者,加桂枝10 g,下肢偏瘫者,加桑寄生、杜仲各10 g。水煎,每剂2次,每次200 mL,连续治疗4周。

1.3.2观察组 接受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血府逐瘀汤药方参照对照组。同时应用一次性无菌针(直径0.30 mm,长25~40 mm),由风池穴至两侧眼球方位以提插泻法刺1.2寸,由风府穴至下颌方向刺1.2寸,由通天穴、前顶穴、百会穴、后顶穴经皮内以提插泻法浅刺0.5寸,由列缺穴往上以捻转补法斜刺0.2寸,由气海穴、足三里穴以提插泻法直刺1.5寸,由太冲穴、三阴交穴、悬钟穴直刺0.8寸,由血海穴、曲池穴以提插泻法直刺1.5寸,由合谷穴直刺0.8寸,由昆仑穴、腕骨穴以捻转补法直刺0.5寸,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针灸4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治疗4周后疗效。显著改善,NIHSS评分降低≥90.0%;减轻,50.0%≤NHISS评分降低<90.0%;无效,NHISS评分降低<50.0%。总有效率=显著改善率+减轻率。

1.5 观察指标(1)疗效。(2)两组肢体运动功能,以Fugl-Meyer量表(FMA)对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测,共100分,分值与肢体运动功能呈正相关。(3)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认知功能,得分与认知程度呈正相关。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FMA、MMSE评分两组治疗前FMA、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MMSE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bP<0.05;FMA—Fugl-Meyer量表;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3 讨论

临床实践认为,卒中后偏瘫发生机制在于短期内颅内缺氧、缺血所致脑神经死亡,引发肢体障碍[3]。既往临床治疗卒中后偏瘫多以药物联合康复训练为主,但整体疗效欠佳,无法及时纠正步态异常,恢复步行能力。

祖国医学认为,卒中后偏瘫属“痿痹”等范畴,其发病机理为年老体弱、气血不通所致血凝滞郁而成瘀,或情志不顺、肝气郁滞,闭阻脑窍。因此治疗卒中后偏瘫关键在于活血、祛瘀、理气。血府逐瘀汤主要由川芎、桃仁、牛膝、赤芍、红花、当归、枳壳等中草药组成,其中桃仁为君药,能镇痛活血、通络祛瘀;川芎、牛膝、红花、赤芍、当归、枳壳为臣药,能活血止痛、逐瘀通经,诸药共奏,能兼顾气血,活血化瘀,通络行气。相关研究发现,在服用中药制剂的同时配以针灸,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加快疾病恢复[4]。其中风池穴、风府穴,能疏肝、散热、燥湿;通天穴、前顶穴、百会穴、后顶穴有醒脑开窍、舒经通络之功;气海穴、足三里穴、曲池穴有解痉、健胃、益气之效;列缺穴、昆仑穴、腕骨穴能通络舒筋,诸穴共奏,能通络化瘀、醒脑开窍、舒络通筋、益气活血。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二者联合能提高治疗效果。另外,现代药理学认为,血府逐瘀汤能阻碍血小板聚集,溶解纤维蛋白,降低全血黏度,促进周围血管扩张,降低血栓形成率,发挥舒经活络强效作用;针灸能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加快血肿吸收速度,建立侧支循环,激活神经细胞,重塑中枢神经功能[5]。观察组治疗4周后FMA、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提示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卒中后偏瘫,能显著提高肢体功能,改善认知功能。

综上,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卒中后偏瘫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肢体功能,改善认知功能。

猜你喜欢
泻法血府逐瘀汤通络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太阳穴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