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范例支架 细化习作过程

2020-06-09 12:20卓汉雄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

卓汉雄

【摘   要】范例支架是支架式教学常用的一种支架类型,它能提供各种可迁移使用的习作方法。在教学《那一刻,我长大了》时,教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针对立意、选材、编写提纲和细化表达等,搭建各种不同的范例支架,帮助学生选取写作的素材,明晰写作的思路,习得具体的语言表达方法。

【关键词】习作教学;范例支架;细化学习环节

支架式教学是近年来时兴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供实操的崭新视角。范例支架是支架式教学常用的一种支架类型,它能提供程序性知识,帮助学生选取写作的素材,明晰写作的思路,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也能给予支援。在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时,笔者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针对立意、选材、编写提纲和细化表达等,搭建各种不同的范例支架,以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一、搭建素材范例支架,选择写作题材

写文章要先立意。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立意的要点在于对“长大”的内涵进行挖掘。通过揣摩句子的意思可知,“长大了”指的是心理成熟了,指向于“孝顺父母”“懂得感恩”“变得自信”等心智上的成长。如果能引导学生观照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找到“精神成长”的某一点作为文章的中心并不困难,难点在于素材的选择。习作要求素材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长大是瞬间发生的,二是能促进精神上的成长,三是事情能准确表达中心思想。因此,搭建范例支架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显得很有必要。教材中的三个事件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提供了范例。为此,教师可设计如下练习。

同学们,请学习素材1,补充素材2,再写出自己選择的素材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1.素材: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

成长点:我懂得了体贴妈妈。

2.素材:最近爷爷起早贪黑,忙着采、晒野菊去集市卖,原来是为了给我买双新球鞋。接过爷爷递过来的球鞋,感觉手上沉甸甸的。

成长点:我懂得了 。

3.我的素材:。

我的成长:。

二、搭建习作范例支架,编写作文提纲

在确定了习作素材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以确定习作的基本思路。基于单元课文和习作类型,本次习作的谋篇布局要体现两点:一是本单元的课文《月是故乡明》和《梅花魂》都采用直接点题、首尾呼应的结构,这次习作也要体现这种结构;二是叙事类作文要写清楚整个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做到叙事完备、结构完整。要实现这两个要求,最有效的办法是提供一篇完整的范文,以供学生借鉴。为此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

1.在写习作提纲之前,教师出示下水文,指名学生朗读。

我选择了诚实

转眼间,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去年期末考试后的那件事,因为它使我长大了。

那天是公布期末成绩的大日子,妈妈说,只要语文能考上“优”,她就带我去黄山旅游。你可能不知道,我是多么渴望去看看黄山的美丽风景啊!

发试卷了,老师念着同学的名字,让他们到讲台上领试卷。念到我的名字时,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讲台,一个鲜明的“优”呈现在眼前,甭提我有多高兴了。我回到座位细看了一下试卷。咦,算来算去,怎么还是扣了12分啊?90分才能得“优”啊!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老师算错分数了。怎么办?如果直接告诉老师,那我的成绩就不是“优”了。如果我不告诉老师,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任何人会知道我的真实成绩,我照样可以去黄山旅游。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究竟是做个诚实的孩子,还是去观赏美丽的黄山风景呢?我左思右想,下不了决心。正在这时,微风轻轻地吹动了我胸前的红领巾,它仿佛告诉我: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少先队员!

我终于从矛盾中解脱出来。我举起手,老师很快来到我的身边。我坦诚地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分数算错了。”老师拿起我的试卷算了一下,然后用红笔把“优”改成了“良”。改完后,老师还不忘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我,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听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我的心里甜滋滋的。是啊,诚实才是最宝贵的品格,我为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而感到骄傲。

我拿着试卷回到了家。听了我的成绩由“优”变“良”的经过后,妈妈慈祥地摸着我的头说:“因为你的坦诚,我照样会带你去黄山。”

虽然时光过去了一年,但我只要记起这件事,就会感到自豪,因为在我举起手告诉老师的那一刻,我长大了。

2.学生读完后,教师出示范文的开头和结尾。全班集体朗读后,教师再指几名学生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要求习作时也用上这种直接点题、首尾呼应的方法。

3.学生再读例文后,同桌交流,看看每段写了什么内容。之后,教师总结并出示范文的提纲。学生根据范文模式,拟写自己的习作提纲,完成后同桌互评。

习作提纲

题目:我选择了诚实

开头:我忘不了那件事,因为它让我长大了。

正文:

1.妈妈答应我,成绩达到了“优”便带我去黄山。

2.我选择了诚实,成绩由“优”变成了“良”。

3.妈妈赞扬了我。

结尾:选择诚实,让我长大了。

我的习作提纲

题目:

开头:

正文:

1.

2.

3.

结尾:

三、搭建描写范例支架,习得表达方法

习作要求把成长的瞬间写具体,这是为了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那么,该如何把“瞬间”拉长,将其写得具体可感、细致入微呢?这既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也是本次习作的难点,需要借助支架进行聚焦学习。范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把瞬间写具体”的关键段落。教師在教学中以这两个段落为支架,解构其言语表达形式,以帮助学生从中找到表达的密钥。教学步骤如下。

1.要把“瞬间”写具体,就要设置叙述的环节。请看范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在环节设置上,它暗合了“起承转合” 的结构。

起:发现语文分数有误。

承:陷入矛盾之中。

转:红领巾提醒我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合:我选择了诚实,受到了表扬。

2.请看下面这个例子,然后根据自己选的素材,也用“起承转合”的方法来写写“成长瞬间”。

中心:懂得感恩。

起:看到妈妈的白发。

承:想到妈妈对我的付出。

转:我应该回报妈妈对我的爱。

合:那一刻,我懂得了感恩。

中心:

起:

承:

转:

合:

3.确定环节后,还要把每个场景都细致描写出来,这样“瞬间”才能变得具体。请看下面关于“起承转合”四个环节的场景描写。

(1)发现有误:紧紧抓住看到成绩为“优”时和发现分数有误时的心情,进行鲜明的对比。

(2)陷入矛盾:此处是典型的心理描写。对于“究竟是做个诚实的孩子,还是去观赏美丽的黄山风景呢”,作者作了精细入微的刻画。

(3)受到启迪:把“红领巾”拟人化,借它说出自己的心声,是转换场面的精彩之笔。

(4)选择诚实:这是战胜自己的描写,不但写出了最终的选择,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4.请大家也学学这两个方法,用15分钟的时间试写“成长的瞬间”这个重点段落。(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四、搭建片段范例支架,完善习作内容

以学生的优秀习作片段作为范例,能在鼓励优秀学生的同时,给其他学生提供二次学习的机会。教师点评习作时,应要求学生思考同学是如何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包括“起承转合”式的环节安排和具体细致的场景描写,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从而“把瞬间写具体”的。设计教学步骤如下。

1.读一读:写完的学生认真读读自己所写的片段,修改不通顺的地方。也可以同桌之间交换读读,提出修改意见。

2.想一想:结合范例提供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所写的片段有没有运用好“起承转合”这一写法,把“瞬间”写具体、写细致。

3.听一听:教师选取几个学生所写的优秀片段供大家赏析,提醒学生倾听时要注意同学的习作片段是如何写具体的,有什么可供借鉴的地方,然后给学生五分钟的修改时间。

4.加一加:教师要求学生给修改好的重点段落加上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再添上首尾呼应的开头和结尾,最终完成这篇习作。

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共设计了四种不同的范例支架,在写作题材的选择、写作思路的确定、言语形式的表达和写作成果的交流上给予学生帮助,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细致、贴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琼.那一刻,我长大了[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9(10):21-23.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民和小学   528400)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
习作评价表撬动小学习作教学的翻转
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探讨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谈新媒体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让作文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