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教学空间设计

2020-06-09 03:34张健君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小学

张健君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得到了较好的推广。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更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不只是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综合素质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而教学空间是实施新教学理念的主要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学空间的设计,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笔者利用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对学校课程体系的影响,结合中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及常见问题,浅谈一下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方法。

关键词 新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

引言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低的原因,往往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对中小学生的培养,既要为以后的学习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中小学生领悟到课本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中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通过对中小学教学空间的科学合理设计,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全方面能力的目的。

1新的教育理念内容及特点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以人性化的原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特征,使学生具有开放性的思维。

1.1 中小学教学的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信心,更能给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向。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理论,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1.2 中小学教学的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率低,而且磨灭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缺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而新的教育理念,发扬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不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1]。还要鼓励学生展现个性,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1.3 中小学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性思维能够使中小学生突破传统单一角度,采用全方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够为中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4 中小学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多样化是新教育理念的一大特点,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点。提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空间和教学设备三方面同时进行。首先通过对教学空间的科学合理设计,为课堂教学提供便利[2]。然后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革新,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先进的设备辅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其中,教学空间的科学合理设计,不仅为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提供有利的场所,还能够为以后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中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及常见问题

尽管教学空间的设计,对中小学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中小学教学空间,仍是采用传统的建筑形式。传统的教学空间范围较小,学生之间的位置间距很窄。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导致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还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3]。新的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课程缩短了基础性教育的课时数,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课中。不仅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还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中小学生对知识理论的记忆深度。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实验室的利用率较低,同时缺乏实践课的场地[4]。不仅严重影响了新教育理念的推广,还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通过走廊将教室串联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教育理念的需求,对课堂教学也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

3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方法

3.1 满足多种课程教学需求

在进行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时,首先应满足课程教学需求。新的教育理念下,课程教学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仅有传统基础课程的学习,还有更多的实践课进行动手操作。所以对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应从课堂空间和公共空间两方面同时进行。通过对课堂空间的科学合理设计,能够扩大课堂教学的空间范围,提升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多样化设计,对公共空间进行改善。不仅能够增加丰富的空间组织活动,还能提升教学空间的整体美感,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多功能复合型设计

对中小学教学空间进行多功能复合型设计,主要从布局形式、多功能厅和建筑空间三个方面进行。传统中小学教学空间的布局形式较为单一,只能够满足填鸭式教学模式的需求。而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布局,应从多角度进行考虑。不仅能够满足课堂学习的需求,还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理论展开实践。即使是在走班制的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满足不同课程的教学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6]。除了对课堂教学场地的内部布局进行改善,还应对教学场地周围的教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传统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往往将科学类教室或劳技教室与教学楼相距甚远。这种情况会降低特殊教室的使用频率,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应将特殊教室设计在课堂教学场地附近。这样不仅能够增加特殊教室的使用频率,还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促进中小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增加多功能厅的方式,能够满足小型表演的需求,为中小学生提供自我发挥的场地。多功能厅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中小學生的学习过程。还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信心,为中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通过对连廊的合理化设计,可以满足教学成果展览的需求。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还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对中小学教学空间的多功能复合型设计,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3.3 灵活多变的设计风格

由于教学空间整体范围有限,为了满足教学时更多的需求,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设计风格。首先通过对室内电路的改良,使用轻便可移动的教学设备替代传统的固定设备,极大地缩减了占地面积。然后利用可移动墙体,增强教学空间的多变性。在两个教室之间,采用这种可移动墙体,可以提供更大的教学空间。而在教室与走廊之间利用可移动墙体,也可以拓宽教室内部的空间,为进行实践课程提供宽敞的场地。在进行可以动墙体的使用时,应注意隔音效果的处理,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4结束语

新的教育理念,对中小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众多的要求。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还要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而教学空间的合理化设计,能够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诸多便利。利用灵活多变的风格进行设计,能够提升教学场地的利用率,满足中小学生实践课的需求。对教学空间的设计,还能够增强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多功能复合型的设计,提供了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只有以实用性的原则,利用与时俱进的观念,才能够提升教学空间的设计水平。使教学空间更好地为教育工作服务,促进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二将.城市中小学校外部空间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9.

[2] 武瑜葳.城市小学教学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3] 孙琦.开放式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4] 焦尔桐,刘伟波,张建华.适应城镇民办中小学发展特征的校园设计——以潍坊峡山双语学校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33(3):76-82.

[5] 王黎晖.城市中小学教学拓展空间的设计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7.

[6] 涂愚.南京外国语学校燕子矶新城校区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中小学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浅谈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试论当前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